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51章 《人民文艺》不发,我们发

第151章 《人民文艺》不发,我们发

第151章 《人民文艺》不发,我们发 (第1/2页)

按理说老马这年纪,早都不能在招待所干了,该退休了。可终究他是一个人,招待所的领导觉得他要是一个人回去,也没人照顾。在招待所,好歹有食堂,不用做饭。
  
  “您老看起来越来越精神了?”刘一民纳闷地问道。这倒不是说好话,还真的是。身子转移着笨拙,但是面相红润了不少。
  
  周兴手里面握着煤铲,笑着说道:“刘一民同志,我也觉得,马爷非说我诓他。这阵子,是有精神了!”
  
  刘一民将手里的东西给老马放下,上次看他从人艺走出来的时候不正常,想来看看,但一直没时间,看他这么有精神就放心了。
  
  “小肉带着酒,喝到九十九啊!”老马得意地摇了摇头用戏腔唱着说道。
  
  聊了一会天,刘一民送他了一张戏剧票,是燕京京剧团的。
  
  2月份,燕大准备放假,《人民文艺》发不发散文的事情还没有定下,刘一民听说讨论的非常激烈,甚至连会不会引起外事纠纷的帽子都喊了出来。
  
  刚开始是编辑部里面讨论,但编辑部毕竟跟作协的关系放在那儿,作协的人是不可能不过问的。先是编辑部里面吵,接下来是作协里面吵。
  
  吵着吵着好家伙,作协旗下的《文艺报》也卷进来了,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讨论的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多。
  
  崔道逸夹在中间十分难办,找到刘一民问要不要改。
  
  刘一民请崔道逸在长征饭店吃了一次饭,笑容可掬地说道:“还是不改。师兄,能改的我改,事实怎么改?师兄,你有没有在长征饭店吃过饭?”
  
  崔道逸看了一眼周围的布局,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来过几次,怎么有变化了?没看出来啊!”
  
  刘一民指了指周围,还有厨房:“变是肯定在变,世界上最大的不变就是变,但它再变也是长征饭店,长征饭店啊!”
  
  刘一民特意将“长征”两个字咬的很重,崔道逸瞬间便明白了是什么意思,长征精神,还是不改呗。
  
  实际上,刘一民真没觉得这里有什么大问题,没想到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人家提问的时候还没有顾及外事关系,回答的倒是在担心外事纠纷。
  
  刘一民觉得,太显得小心翼翼了。
  
  崔道逸道:“也是正常的,法国跟咱们关系还是不错,所以.”
  
  走出饭店,刘一民伸出手掌感受着雪花,笑着道:“又下雪了!”
  
  “是啊,下几天的雪了!”
  
  “你看那竹子都快被压弯了!”
  
  “等雪化了就直了!”
  
  刘一民冲着崔道逸摆了摆手,回到了燕大。
  
  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轻雪如棉。刘一民念诵完后,又摇了摇头,他念这几句显得太矫情了。
  
  曹禹找到了刘一民,也谈了谈这件事,刘一民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老师,与其一些人天天通过分析我个人怎么怎么样,倒不如我通过散文直接表达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别让他们猜来猜去,我也烦,人家也累!”
  
  刘一民的话,逗笑了曹禹:“你人还挺好,怕别人累着!”
  
  “先人后己嘛!”
  
  “那是不是应该夸你几句,我再给你写副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曹禹的话很严肃,但脸上哪有半分严肃的意思。
  
  “我给您老研墨!”
  
  “没个正形!晚上去家里吃饭,你师姐专门给你做了酱牛肉,回家的时候顺便带点。”
  
  “好!”
  
  晚上,跟曹禹一起来到了家里面。万方早已经等待多时了,看到一民,竟然伸手捏了捏刘一民的脸蛋。
  
  “师姐,你这!”
  
  “怎么了?小师弟,我看看你最近瘦了没,挺好,没瘦就行。”
  
  李玉如招呼刘一民脱下外套,洗洗手准备吃饭。又跟万方将饭菜端到了客厅里面,笑着讲起刚才做饭时候的一些趣事。
  
  刘一民闻着肉香四溢的酱牛肉笑着说道:“早就想吃师姐做的酱牛肉了,师娘的红绕肉也好吃。”
  
  “早就想吃,你怎么不早说?早说早吃。”万方递给了刘一民一双筷子,让他赶紧尝一尝。
  
  李玉如在旁边夸着万方做的酱牛肉比自己做的红绕肉好吃:“有时间跟小方好好学一学。”
  
  万方做的酱牛肉十分入味,入口不柴,酱汁和肉味挂在齿间,又不觉得腻,剁碎夹着烧饼吃的话,口感更好。
  
  “师姐,你这做酱牛肉的手法比复顺斋都好吃,你要是卖酱牛肉,整个燕京卖酱牛肉的都得关门。”
  
  刘一民竖起拇指夸奖道。
  
  万方十分受用,开心地眯起了眼睛,给刘一民的碗里面夹了一大块:“好吃多吃点!”
  
  “别人上学吃不饱,我上个学要吃胖不少。”现在刘一民以前脸上的蜡黄等营养不良的肤色象征全都消失不见。
  
  脸圆润了不少,但整个身材仍然不是很胖。皮肤倒是没有白,还是正儿八经的正黄旗。
  
  “放心吃,没啥事儿!”曹禹说道,嘴里说的是吃,指的则是稿子。
  
  翌日,刘一民见到了《燕京文艺》的周燕如和《十月》的张守任,刘一民看着两人,纳闷这两人怎么走到一起了。
  
  《十月》的张守任刘一民见过,《十月》杂志的创始人,文代会的时候找刘一民约过稿子,只不过被他以手头没有稿子给拒绝了。
  
  《十月》这杂志的名字代表着十月发生的几件大事,他们索性直接以此命名。
  
  “两位今天怎么一起来了?”
  
  “谁跟他(她)一起来的?”
  
  “那这是?”
  
  张守任撅着胡子说道:“门口碰见的。”
  
  周燕如哈哈大笑:“想到一块去了,我们两个今天来都是为了你的散文而来,《人民文艺》不发,我们《燕京文艺》发。”
  
  原来是为这个而来,讨论的人多,《十月》和《燕京文艺》听到了消息也正常。
  
  张守任眯起了眼睛,瞥了一眼周燕如,说的挺好听。我们两个一起来,说到发表,就是《燕京文艺》愿意发了,丝毫不提《十月》的事情。
  
  想到这里,张守任就开始头疼起来。刘一民跟《人民文艺》和《收获》都有香火情,《燕京文艺》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也扯上了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