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第115章 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第2/2页)

巴金和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听说后,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文学评论本身就是依附于文学创作展开,文学评论跟文学创作平起平坐,这岂不是有喧宾夺主的意思?”巴金问道。
  
  “在批评家眼里文学创作来自于灵感和智慧,文学评论也是如此,既然都是灵感和智慧的产物。为什么不能平起平坐?如今的法国文坛主张通过各种新的形式和结构来诠释文学的意义,对主体和真实持着怀疑态度”徐驰和高静静地听着法国作家发言,对这一崭新的形式充满了好奇。
  
  刘一民听明白了,其实就是法国的先锋文学。先锋文学主张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去用各种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创新来展示自己的“新”。
  
  徐驰和高后来成为先锋文学派的作家,刘一民觉得,这次法国之行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深远。
  
  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先锋作家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深受法国先锋文学的影响。追求各种新奇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来解构主体文学,试图重建一个以自身为标准的主体。
  
  但往往是东施效颦,刻意挑战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就像是逆反心理的孩子,你让他往东,他偏偏往西走。语言和形式上的离经叛道来不断地刺激、取悦读者,刚开始的时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终究会慢慢地被读者所抛弃。
  
  余桦就是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只不过这家伙比较鸡贼,感觉先锋派要完蛋,迅速地转变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向传统文学回归。
  
  巴金和李晓林也在思索着这一形式,等法国人说完,巴金说道:“文学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探索,要不然只能是一潭死水。”
  
  讲完后,国内的代表开始讲自己的看法,轮到刘一民的时候,巴金笑着看向他示意他别紧张。
  
  参加的法国作家也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年轻人,在中法两国的代表团中,刘一民是最年轻的那一个。刨去刘一民,最年轻的也已经三十多岁了。
  
  “巴老师,各位法国同行。我个人觉得先锋文学的出现对于文学的发展具有探索意义,有创新才有进步。但另一方面,我认为形式上的新不能掩盖内容上的新,我觉得内容相对于形式而言更加的重要。追逐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无疑是一种舍本求末的行为。
  
  马哲上说,内容才决定形式!”
  
  刘一民说完,法国的作家看着刘一民笑了。乔治·佩雷克说道:“年轻人,你还是一位主体论的作家。我觉得形式上的新颖才能创作出更加有张力的作品,更加有深层意义的作品。有些情感难以表达,我要用难以表达的形式来表达难以表达的情感。”
  
  乔治·佩雷克是著名的先锋文学作家,他的风格是情节任意交错、叙事风格独特。作品甚至很难被翻译成中文,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缺字写作、回文写作、甚至据说还有个人设置的文字密码。
  
  这特娘的谁能翻译?
  
  “巴金先生,这位年轻的先生是?”有法国人问道。
  
  刘一民进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只是随从人员,没想到也是一位参加交流的作家。
  
  “一民.刘,中国文坛出现的年轻人,十分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我看过他的诗歌。”法国人安妮·埃尔诺笑着说道,她看过访问团的资料,知道有位年轻人参加。
  
  佩雷克嘴角上扬:“哦?年轻人你是否知道魔幻现实主义?你觉得魔幻现实主义是否是先锋派的一种?”
  
  “魔幻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分支,只是采用了魔幻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但内容上依然遵循了现实主义,是形式和内容的相结合。这说明,现实主义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受到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但魔幻现实主义本质是现实主义。
  
  各位先生嘴里面将先锋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联系起来,那说明先锋文学也并没有脱离现实主义,但又极力的摆脱现实主义的影响,处于一种相对拧巴的处境中。但如果真正完成了对现实主义的脱离,那么先锋文学将没有生存的沃土。”
  
  “为什么?”佩雷克再次问道。
  
  “因为没人能真正脱离现实!”
  
  会场爆发出一阵低笑,代表团的其他人除了巴金和李晓林,大家对于魔幻现实主义还真不了解,都是一头雾水。
  
  巴金能够阅读内参文件,对世界文坛保持着密切的关注,所以他知道原创于美洲的这一文学形式。
  
  佩雷克看了一眼其他的法国同行,双手一摊,大声地说到:“C'estunesurprise!”
  
  翻译没听懂是什么意思,巴金笑着说道:“佩雷克说一民是这次代表团的惊喜。”
  
  佩雷克问道:“年轻人,你有没有什么作品,我想读一读你的书!”
  
  刘一民看了一眼巴金,巴金点了点头,刘一民从手提包里面拿出了自己的书递给了佩雷克一本,其余的几个法国代表看向刘一民,于是他将自己的书再次送了出去。
  
  “中文,可惜没有法文版!”
  
  刘一民说道:“佩雷克先生,这正是一个学习中文的好机会。”
  
  所有人因为刘一民的话笑了起来,佩雷克表示自己会向巴金学习,精通多国语言,做一名语言大师。
  
  巴金看着刘一民,赞许地点了点头。
  
  接着法国人询问起中国的伤痕文学,以及十年期间的文学现状。巴金没有过多的谈论伤痕,而是谈及知识分子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反思自己和时代,将文学写作超越于个人的苦难之上。
  
  第一天见面比较正式,接下来在巴黎的时间交流就比较随意,一起去游览各个地方,一边游览一边谈论文学。
  
  “巴金先生,接下来你最想去哪里?”法国人问道。
  
  “我希望去一次拉丁区地纳尔旅馆,看一看罗曼罗兰和海明威先生住过的地方。”
  
  “好,我们会安排!”
  
  走出报告厅,门外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和记者。
  
  佩雷克在被法国《世界报》采访的时候说道:“巴金先生幽默风趣,文学素养极高,跟这样的人交流,是中法文学界的幸事。
  
  另外,来自东方的那位年轻人,让我印象深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