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前所未见的新戏剧! (第1/2页)
当台上的两个人物开始对话时,观众最初的震撼才渐渐消退,将注意力集中到舞台上的剧情来。
灯光柔和地照亮了这间华丽的客厅,一个年轻的女仆正拿起一个药壶,往杯子里倒药。
一个穿着管家制服的中年男人正在擦拭着客厅里的家具,但是动作十分轻浮,显然是在敷衍。
女仆不断用手巾扇风、擦拭着额头,显得这个屋里十分闷热。
【纪尧姆:芬妮,你听着,我再跟你说一遍,见着你妈妈,别忘了把夫人赏你的新裙子拿出来给她瞧瞧。
芬妮(不耐烦地):听见了。
纪尧姆(语气自傲):叫她想想,是你爸爸在拉维尔涅老爷家当差有眼力,还是她有眼力。
芬妮(语带轻蔑):自然您有眼力啊!
纪尧姆:你还别忘了告诉你妈,你在这个拉维尔涅庄园里吃的好,喝的好。
白天侍候太太少爷,晚上还是听她的话,回我们自己的房子睡觉。
芬妮:那倒不用告诉,妈妈自然会问。
纪尧姆(贪婪地笑着):还有呐,钱,你手下也有许多钱啦!
芬妮(惊慌着):钱!?
纪尧姆:这两年的工钱,赏钱,还有那零零碎碎的……
芬妮:那您不是一块两块都要走了么?喝了!赌了!
纪尧姆:你看,你看,你又那样。急,急,急什么?我不跟你要钱。
喂,我说,我说的是——他——不是也不断地塞给你钱花么?
芬妮(惊讶地):他?谁呀?
纪尧姆:大少爷,爱德华。
芬妮(红脸):谁说大少爷给我钱?爸爸,您别又穷疯了,胡说八道的。
……】
当纪尧姆提到“大少爷爱德华给芬妮钱”时,他那意味深长的停顿和贪婪的笑容,立刻被观众捕捉到了。
一阵带着“理解”意味的低笑在观众席中响起。
在这个时代的法国,少爷与年轻女仆之间的风流韵事几乎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家庭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有人甚至侧身对同伴低语,语气暧昧:“《雷雨》?看这开场,该不会是一出‘香艳戏’吧?
“芬妮”的脸红和急于否认,在观众看来更是坐实了猜测。
然而,随着父女俩对话的深入,观众的笑容渐渐收敛。
这并非简单的风流轶事,台词中蕴含的信息量极大,迅速勾勒出这个家族内复杂的人际关系。
“纪尧姆”的贪婪、无耻,以及对女儿的利用;“芬妮”的单纯、不安,和那份隐藏在娇憨下的痛苦……
这些都通过演员近乎于“生活化”的表演,清晰地传递出来。
没有过去戏剧中常见的夸张手势和朗诵腔调,他们的对话就像真正发生在巴黎某个豪宅角落里的日常。
这种“真实感”牢牢抓住了观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戏剧还是如此演绎。
尤其是舞台上巧妙布置的各种光源——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将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呈现在观众眼前。
这彻底革新了演员的表演方式。
紧接着,纪尧姆开始抱怨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芬妮的母亲,并且提到了自己的儿子“马塞尔”:
【纪尧姆(滔滔不绝):哼!我跟你说,我娶你妈,我还抱老大的委屈……
芬妮(不愿听):爸爸。
纪尧姆(骂得高兴了):哼,谁知道我是替哪个下水道里的老鼠养的儿子。】
台下观众皱起了眉头。
纪尧姆的粗俗令人厌恶,他对儿子“马塞尔”的辱骂,进一步加深了这个家庭的矛盾阴影。
同时也让观众们意识到还未露面的“马塞尔”和他的母亲,似乎有着非复杂的过去。
【芬妮:哥哥哪点对不起您,您这样骂他干什么?
纪尧姆:他哪一点对得起我?当兵,拉货,干工厂的机器匠,念书上学,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
好容易我推荐他到了拉维尔涅先生的矿上去,他又跟工头闹起来,把人家打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