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失落的泰诺人神庙!(万字合章,不水。) (第1/2页)
【凌晨3:55】
林予安浮出水面的那一刻,瑞雯感觉自己那颗悬了半个多小时的心,终于落回了原处。
她快步上前,借着微弱的头灯光,看到了林予安脸上那难掩的兴奋,心中便知,这次危险的侦察必有重大收获。
“情况怎么样?”她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同时伸手帮他将沉重的侧挂气瓶从身上卸下。
“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林予安言简意赅地说道,“而且……也更复杂。”
他没有立刻详述,而是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潜水电脑:“潮水已经开始回涨了,我们必须马上离开这里,麦克还在等我们的消息。”
两人不再多言,迅速回收了引导绳和荧光棒,以最快的速度沿着来时的水道开始撤离。
回去的路,因为熟悉和涨潮带来的些许浮力,变得稍微容易了一些。但当他们快要抵达水道出口时,却感受到了来自大海的力量。
原本和缓的水流,此刻已经变成了一股强劲的、向内涌动的暗流,推着他们前进,也预示着大海正在重新夺回它的领地。
“快!”
两人奋力游出水道,回到了开阔的海岸线上。
回头望去,仅仅半个多小时,潮位已经上涨了近半米,那片原本裸露散发着腥气的泥滩,大部分已被海水重新覆盖。
再过一个小时,这里又会恢复成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岸,将所有的秘密都重新锁进深处。
“幽灵巢穴,‘幽灵一号’、‘二号’已安全返回观察哨。”林予安对着对讲机,向远方的麦克发出了归来的信号。
“收到!干得漂亮,孩子们!”麦克的声音里充满了如释重负的喜悦,“我在这里等你们,已经煮好了热咖啡!”
返回营地的路,因为卸下了心中的一块巨石,变得轻快了许多。
当他们披着一身寒气和疲惫,在凌晨五点左右回到那个隐藏在丛林深处的废弃种植园时,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瞬间驱散了他们所有的疲惫。
麦克早已等在车旁,他递上两个装满了滚烫咖啡的保温杯,眼神里充满了关切和期待。
三人围坐在依旧温热的引擎盖旁,就着星光和营地微弱的红光,林予安将那三十分钟水下侦察的所有发现,一五一十地全部道出。
他讲到了那条幽闭曲折的水下隧道,讲到了那令他震撼的、证明了古人足迹的泰诺岩画。
当他说到通道尽头那两个神秘的岔路口——一个向下通往未知,一个向上溢出空气时,瑞雯和麦克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林予安喝了一口滚烫的咖啡,做出了最终的结论,“所以我觉得,宝藏可能就在那个向上的岔路口之后,那后面可能是一个干燥的溶洞。”
“太好了!”瑞雯兴奋得差点跳起来,“那我们明晚直接从那个岔路进去就行了!”
“是的,”林予安点了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表情变得凝重,“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我们只带了基础装备,对于那个溶洞的大小、结构、内部环境一无所知。”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两位同伴,说出了自己最大的顾虑和一个惊人的猜测: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预料到,主通道会被堵死。我怀疑……下方的通道,很可能是被人为堵死的。”
这个结论让瑞雯和麦克都愣住了。
“人为堵死?”麦克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这么说?喀斯特地貌的洞穴,因为塌方而被堵住不是很正常吗?”
“不,不正常。”林予安摇了摇头,开始详细阐述他的理由,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说服力。
“我在那个向下通道的入口处,看到了大量非自然的、平行的磨损划痕。如果是天然塌方,堵住洞口的应该是大小不一的碎石。”
“但那些痕迹,更像是有重物从那个狭窄的缝隙中,被硬生生拖拽进去时,留下的摩擦痕迹。”
“还有水流的反常,我在洞口能感觉到持续的吸力,证明整个洞穴系统是联通的。但当我靠近那个向下的主通道时,那里的水流几乎是静止的,甚至有微弱的回旋。”
“这不符合流体力学。唯一的解释是,通道的内部,在不远处,就被一个巨大的障碍物给‘封喉’了,导致水流无法顺畅通过。”
他做出了最后的,也是最令人心惊的推论:
“结合这两点,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藏宝人利用的是这条完整的主通道。但在他之后出于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在离开时从内部将这条主路给封死了。”
“只留下了那个位于上方的通风口作为唯一的出入路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们取宝藏的时候不会更困难吗?”瑞雯感到疑惑。
林予安摇了摇头表示他暂时也想不到原因:“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那条向上的岔路是安全的,万一那只是一个无法进入的‘天窗’怎么办?”
“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制定一个能够应对下方主通道危险的备用方案。”
麦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林的猜测不无道理,在探险中,PlanB永远比PlanA更重要。”
“我们必须假设,那条向下的路已经被封死,而向上的岔路,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同时,也要为一些超乎我们预料的东西做好心理准备。”
“好了,现在休整,”林予安看了一眼东方已经开始泛白的天际,“天亮之后,我们有整整一天的时间,来为晚上的决战做准备。”
【航行第十一日,白天】
一夜的休整,让三人的精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当太阳升起,将温暖的光芒洒满这片废弃的种植园时,营地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战术工坊。
麦克负责维护和升级装备,而林予安和瑞雯,则承担了另一项同样重要的任务——“制造不在场证明”。
林予安说道,“我们不能一整天都在营地,万一那两个巡警心血来潮过来慰问,发现我们人不见了,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我们的身份是纪录片摄制组,那就必须做些该做的事。”
于是,两人带上了一套专业的摄影器材,一台挂着长焦镜头的单反相机、一个三脚架,以及一台用于航拍的无人机,离开了营地,向着“鲸鱼之口”相反方向的另一片海岸线走去。
这片区域同样属于洛斯海地西斯国家公园,遍布着许多有明确标记的泰诺人洞穴。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光明正大地进行拍摄,为自己一天的活动留下合情合理的“证据”。
阳光下,瑞雯换上了一身探险家风格的卡其色短裤和衬衫,显得英姿飒爽。
她像一个真正的考古学者,举着相机,对着那些暴露在外,绘有简单图腾的岩壁进行拍摄。
林予安则操控着无人机,从空中俯瞰这片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海岸线,记录下宏大的风景。
他们的行为,完全符合一个学术考察团队的正常活动。即使有人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也找不出任何破绽。
中午时分,就在他们坐在一处洞穴的阴凉处,吃着简单的午餐时,对讲机里传来了麦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幽灵巢穴呼叫,有情况。”
林予安和瑞雯心中一凛,立刻回应:“收到,请讲。”
“大约十分钟前,一艘没有开启AIS的快艇,从外海高速驶入,正在向鲸鱼之口的方向靠近。看它的航线,不像是普通渔船。”
这个突发状况,让林予安和瑞雯瞬间警惕起来。
“是巡逻警察吗?”瑞雯猜测道。
“不确定,”麦克的声音很沉稳,“我已经用高倍望远镜锁定了它。船上三个人,他们没有靠近海岸,而是在距离红树林大约一海里的地方下锚,然后……开始钓鱼了。”
“钓鱼?”这个行为让林予安感到了些许困惑。
“是的,看起来像普通的游客。”麦克继续说道,“但我总觉得不对劲,我会持续监视他们。你们那边注意安全,按原计划活动,不要表现出任何异常。”
“明白。”
这个小插曲,如同一片阴云,为这次探险增添了一丝不确定的因素。他们不知道这艘船的来历和目的,但它的出现,无疑让明晚的行动,增加了一重潜在的风险。
下午,林予安和瑞雯结束了拍摄工作,带着满满一存储卡的“素材”,回到了营地。
“那艘船还在吗?”林予安问麦克。
“还在,”麦克摇了摇头,“他们真的就在那里钓了一下午的鱼,傍晚时分就离开了。应该真的是我想多了。”
现在,他们没有时间去深究。夜幕,已经开始降临。
最终的决战,即将来临。
三人围坐在地图前,进行着最后的战术布置。
“情况有变,计划也要升级。”林予安的声音异常严肃,“考虑到那艘不明船只的存在,我们必须假设,我们可能不是这片海域唯一的玩家。”
他指着地图,制定了最终的行动计划:“今晚,我和瑞雯一同下水。我们携带全部装备,包括备用气瓶和两百米的引导绳。”
“麦克,你的任务比昨晚更重。你不仅要作为我们的通讯中枢,更要作为我们的哨兵。利用雷达和夜视仪,监控半径五海里内的所有动静。”
“一旦发现任何船只或人员靠近鲸鱼之口,立刻通过水下通讯器向我们发出警报。警报信号为三声长脉冲,10秒重复一次。”
“收到。”麦克重重地点头。
“水下部分,”林予安看向瑞雯,表情严肃,“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那个被我怀疑是人为堵死的向下主通道。我们必须在进入上方岔路前,最后确认一次它的情况。”
他从装备箱里,取出了一个外形如同大号手电筒,前端有着一个圆形换能器的手持式声呐扫描仪。
“瑞雯,你的任务很关键。在洞口外你负责用这台声呐,对那个向下的通道进行扫描探测。我知道在这样狭窄的岩石环境中,信号干扰会非常严重,我们可能得不到一张完整的3D地图。”
他顿了顿,点着声呐的屏幕,强调道:“但你不需要构建完整的模型,你的目标只有两个。”
“第一,通过回波的强度和衰减速度,判断封堵物的大致材质——是松散的密度不均的天然落石,还是更平整、密度均匀的人造物,比如水泥墙。”
“第二,通过最大探测距离,估算出封堵点离入口大概有多远。”
“我则利用这段时间,携带装备,重新检查和固定通往上方岔路口的安全绳索,做好随时进入的准备。”
“最终,只要你的探测结果,能佐证我‘人为封堵’的猜测,我们将立刻执行B计划,从那条向上的、更安全的路径进入。”
“如果我们成功进入溶洞后,瑞雯负责外围警戒和打捞准备,我负责核心区域的探索。我们的目标是,在六十分钟内,完成所有探索和初步打捞,然后立刻撤离。”
“都明白了吗?”
“明白!”
夜色渐深,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仿佛已经凝结成了实质。这一次,他们将不再是侦察兵,而是志在必得的攻坚部队。
三百年的秘密,即将在今夜,被他们彻底揭开。
【行动日当晚,凌晨2:45】
“九十分钟窗口期,正式开始。”对讲机里,传来麦克沉稳的报时声。
海岸线上,林予安和瑞雯已经穿戴好了全套的潜水装备。与昨晚的轻装不同,今晚,他们是真正的“重装上阵”。
每个人都采用了更专业的侧挂瓶配置,保证了充足的气量和在狭窄空间中的灵活性。
除了潜水刀,瑞雯还背着一支小巧的鱼枪以备不时之需,而林予安的腰间,则多了一个防水袋,里面装着用于清除障碍的微型工具。
“麦克,海面情况如何?”林予安做着最后的潜伴检查,仔细确认了瑞雯浮力控制器上每一个快卸扣的位置。
“一切正常,雷达干净,夜空晴朗。看起来,今晚是属于你们的。”
“很好。我们出发。”
两人再次踏入了那条熟悉的,通往秘密的红树林水道。有了昨晚的经验,他们的行进速度快了不少,很快便抵达了那个隐藏在岩壁之下的洞口。
“还记得昨晚的流程吗?”林予安做着最后的确认。
“当然,”瑞雯熟练地检查着自己的侧挂气瓶,“进入主通道,沿着引导绳前进大约五十米,到达你标记的岔路口。然后,执行我们的计划。”
“完全正确。”林予安不再多言,对瑞雯打了个手势,两人一同潜入了水中,消失在黑暗的入口之后。
水下的世界依旧寂静无声,只有两人吐出的气泡声在耳边回响。
林予安在前方熟练地铺设着那条长达两百米的全新引导绳,瑞雯则手持大功率潜水手电,紧随其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岩壁上那些古老的泰诺岩画,以及林予安昨晚留下的那个发光的荧光棒锚点。他们到达了那个决定命运的岔路口。
他们不需要任何语言,所有的交流都通过最简洁高效的方式进行——光语和手势。
林予安停了下来,转身面向瑞雯。他先用手指了指下方那个黑不见底的主通道裂缝,然后又指了指瑞雯挂在腰间的声呐扫描仪,最后做了一个代表“询问”的摊手动作。
“轮到你了,开始探测吧。”
瑞雯心领神会,对林予安回了一个清晰的“OK”手势,然后游向了那个主通道裂缝。
她从装备挂点上,解下了手持式声呐扫描仪,小心翼翼地将探头对准了通道深处。她打开仪器的开关,一个荧光绿的屏幕在黑暗的水中亮起,照亮了她专注的面庞。
林予安没有闲着,他游到一旁,用头灯仔细地检查着通往上方岔路口的岩壁情况,同时保持着对瑞雯的绝对警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瑞雯紧皱着眉头,手指在声呐仪的控制面板上飞速地调整着。屏幕上的杂波信号让她感到有些烦躁。
突然,她的动作停住了。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迅速游到林予安面前,用手电的光柱吸引了他的注意。
然后,她开始打出一连串精准的潜水手势:
她首先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自己的眼睛(代表看)。
然后用手做了一个平面的手势(代表平整)。
接着,她伸出右手食指,左手握拳砸在食指上(代表“坚硬”)。
最后,她伸出一根手指,然后又伸出五根手指,重复了一遍(代表数字“15”),并用手指指向下方通道。
林予安瞬间解读了这组无声的情报,“我在下方15米处,发现了一个平整的坚硬物!”
这个结果,完美地印证了他昨晚“人为封堵”的大胆猜测!
林予安对瑞雯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干得漂亮”。然后,毫不犹豫地指向了那个位于上方的,溢出着微弱气泡的岔路,并做了一个前进的手势。
——“信息足够了。下方主路已死,我们执行B计划!”
两人不再有任何迟疑,一前一后,向着那个更狭窄的岔路口游去.
岔路口比昨晚看到的更狭窄,几乎只容一人勉强通过。
林予安率先熟练地卸下一侧的侧挂气瓶,将其推到身前,然后将身体完全侧转,才像穿过针眼一般,勉强从嶙峋的岩石缝隙中挤了进去。
瑞雯也以同样的方式紧随其后,冰冷的岩石擦过她的潜水服,传来一种令人心悸的幽闭感。
穿过只有三四米长的短小通道后,前方豁然开朗,两人几乎是同时感觉到了那股强大的向上浮力。
他们立刻停止了打动脚蹼,放松身体,任由浮力将他们缓缓地向上托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