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403章 :他这讲学大计!如何能猜得到!

第403章 :他这讲学大计!如何能猜得到!

第403章 :他这讲学大计!如何能猜得到! (第2/2页)

“哦?还有本相?”
  
  曹操意外的胡须抖动,饶有兴致的看着张叶。
  
  后者忙点头,道:“不错,没有丞相举贤任能,怎能会有大汉如今贤才辈出呢,天下恐怕仍然还在战乱之中。”
  
  “说得好,”曹纯松了口气,总算是放下心来了,他之前生怕这张叶一直夸赞子泓,惹来丞相不快。
  
  “你们这里也在自发的组建商队,不是你回来主张的?”许泽好奇的问道。
  
  这种惠政实际上暂且只在扬州推行,别的地方因为观念陈旧,又或者对前景并不看好,所以还在观望之中。
  
  而张叶前年参与过扬州大水的抢险,曾经不要命的和许泽入水下锚,差点死在水里,被救起来的时候肚子都大了好几圈。
  
  所以他是知道扬州商道主张的,回来引领清河士人行商也就不算奇怪。
  
  张叶笑着道:“在下还未来得及主张,家中族老依旧不与在下往来,但他们的确已经自发这样做了,恐怕是华刺史的功劳。”
  
  “嗯,”曹操和许泽对视一眼,对华歆的能力感到赞许,华歆本来就是南方人,所以明白许泽的主张也是常事。
  
  “很好,子和,你去带着他们将钱粮、马匹归营,记录账簿,按照新颁布的汉律军规,为他们家族免除人头税务。”
  
  “多谢,多谢丞相!”
  
  “至于想见子泓,待回来时还在这里,你等若是有心,便可一同来相庆。”
  
  “诶,好!”
  
  张叶千恩万谢,点头哈腰,他万万没想到今日本是带人来求见许泽的,却和大汉丞相说了几句话。
  
  当真和传闻一样,行事豪爽霸气、雷厉风行,而且每句话都带着极强的信心,这种信心甚至能感染他人,果非常人也。
  
  ……
  
  “子泓,有清河商贾如此,倒是提醒了我,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在冀州好好督巡一番,在各地都看看。”
  
  两人并肩走在河边,身旁有精锐宿卫百人,典韦许褚等也紧随在列。
  
  许泽闻言答道:“其实早就该如此了,自取下魏郡之后,丞相只是和百姓约定秋毫无犯,归还田土、宅邸,可是却没有拿出精细的筹划来,甚至未曾公示于民。”
  
  “丞相当年入仕之时,为雒阳北部尉,设立五色棍于堂前、大门,以示威严,那时是等同于开着门做事,现在却要将衙署关起来,且设守卫于门前,那百姓不就看不到了吗?看不到就会猜忌,猜忌便生嫌隙。”
  
  “还不如将告示写明,且施行如一,自丞相开始,曹氏及亲族自发效仿,越让利就越得利。”
  
  “嗯,”既是闲聊,曹操也是兼听不同的主张,许泽一直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说问题,而曹操不是,但有时将这些理念一同深思,其实会大有收获。
  
  他行路时想了许久,笑道:“这又要回到水能载舟覆舟的问题了,治民如行舟,的确应该告知他们,子泓,你的意思是他们其实在告示上未必想看一个精细,想看的无非是官府的态度。”
  
  “对了!”
  
  许泽咧嘴而笑,这就是本质,因为告示也出自于衙署,怎么写那自然是府吏的事,如何做决定也是官吏商议的结果,但百姓能看到,至少心中有个底。
  
  “那就去看看。”
  
  曹操下定了决心,趁此时机在冀州境内走动寻访,问问各地的百姓,再看各驻地的情况,让此次北行不仅仅只是赴袁绍之约。
  
  ……
  
  三日后。
  
  曹操在安乡驻军查看了军中的账目,且问询当地百姓,发现曹氏、夏侯氏子弟在此占据的房屋有几处,军中将士占据的宅邸田地则更多。
  
  那就不对劲了,譬如军中一个小校蒋宜,便有一千余亩良田,那可是良田不是荒地,这收成怕是都比得上一些贫瘠地方的侯爵了。
  
  一年再欠收,几千石的存粮恐怕还是有的,他一个小校凭什么呢?
  
  “这难道,又是冒名?”
  
  曹操回头看向许泽,这安乡可是许泽的封地,日后迟早是要定为县侯,然后全数封给许泽的。
  
  只是现在爵位的这些赏赐还有些混乱,许泽每年食邑的收成按照人头足数给他,是从少府直接割财,不用经过安乡。
  
  还没有到让许泽来治理安乡的地步。
  
  “是啊,”许泽点了点头,“到处都存在这种事,丞相当初说了全数归还,自然就会有人想到这种办法冒名顶替。”
  
  “因为告示不明,许多人想拿回自己的家产却无证据,只能吃哑巴亏,有些想闹事的,恐怕连命都要丢。”
  
  “所以小婿当年才会说出那句话,知政之人在于野而不在于朝,庙堂内的目光都太高了,看不到山野之中。”
  
  许泽叹了口气,道:“丞相还记得当初小婿做的那个棋盘放米的小把戏吗?”
  
  “记得。”
  
  每个格子放一粒米,后一格比前一格倍增,到后面是一个不可计算的数字,也就是崩塌的开始。
  
  而现在就已开始初见端倪了,因为有人在大肆揽财。
  
  许泽笑道:“大汉新立之后,历经荒芜,而功勋便可占据强势,夺得钱财权势;再久后便是士人清流,轻慢功勋而大兴文治;之后又是党派纷争彼此争权而滋生贪腐,因为每一个阶层融入都需要兴致相投,说好听便是和光同尘,不好听就是同流合污。”
  
  “如此往复,三兴大汉也不过数百年耳,而唯一的好处就是,无论处于各种战乱,百姓都期盼着天命之人会结束乱世。”
  
  “数百年……”
  
  曹操低头沉思着这段话,现在曹氏、夏侯氏所做的便是在占据土地、钱财,取得“强势”,便是打着勋贵的旗号。
  
  往前数,其实无论高祖时的大汉,还是光武时的大汉,亦或是那短暂的新朝,都历经了这些兴衰变化。
  
  难道,真是逃不脱的演变?
  
  “子泓,你北来,果然还有自己的大计,”曹操笃定的抬头。
  
  许泽轻笑道:“不错,我想先请岳丈沿途多看多听,而后与袁绍见面时,小婿要当着雄主英才,谈此兴衰之道。”
  
  曹操双目陡然放大,他竟想在这里讲学!许都那帮人如何猜得到!
  
  何等豪迈,乃至狂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