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再骗一次吴三桂 (第1/2页)
赤水河北岸。
四川总督李国英脸色平静,他是一个真正的乱世枭雄,军事民政两开花,性格沉稳内敛,喜形不露于色。
他观察了一会被绳索捆绑着的吴军俘虏300余人。
“本官是四川总督李国英,你们愿降吗?”
无人回答,死一般的沉默。
李国英欣慰的点点头。
“本官看出来了,你们都是能征善战的勇士,平西王待你们不薄,你们知恩念旧是好事,本官也钦佩忠贞的汉子。这样吧,等平西王兵败战死之后,你们再考虑改换门庭也不迟。”
说罢,大手一挥。
众俘虏被驱赶至附近一处矿场暂且充作苦役。
……
望着离去的众人,李国英百味杂陈,他很害怕自己刚一劝降,俘虏们就呼啦啦跪倒一地,纳头就拜。
那样的话,手软不得!
这是一种独属于上位者的矛盾心态,既希望敌人投降,又害怕敌人投降的过于干脆。
受降是一门艺术。
既要为天下人竖立榜样,又要让来降之人知足,还要让自己人满足。
投降更是一门艺术。
既不能太迅速,又不能太积极,还不能拒绝的过于坚决导致甲方父亲恼羞成怒。
关二爷名垂青史,老于禁身首异处。
张骞万古流芳,李陵黯然神伤。
回去之后,李国英立即手书一封,令人急送长沙。
一来献上忠诚。
四川愿服从中枢。
二来提出条件。
条件也不多,就三条。
第一,四川的文武官员、世袭土司委任需由他委任,吏部只走个流程。
第二,中枢每年需支援四川粮20万石,白银100万两。
第三,中枢从周边调拨年轻女子5万人入川。
李国英和王进宝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王进宝是纯粹的打工人心态,他清楚自己的斤两,他只想在既有的大平台上享受高官厚禄。
李国英位列封疆,已是打工人天花板,他也不想自己创业,但是他希望成为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
……
马宝和刘玄初在接到吴三桂的亲笔信后,几乎没有犹豫,立即下令放弃辎重粮草大炮,率军轻装进入罗霄山脉。
罗霄山脉是湖南江西两省府分界,山势险峻,山路陡峭。
山上还在暴雪,气温刺骨。
大军举步维艰,不断有人滑落山崖,不断有人离队逃走,士气沮丧到了极点。
可无论怎么难,都得坚持。
因为:忠诚>战术。
马宝和刘玄初是忠于吴三桂的,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坏了。
驻扎在圣母堡的孟乔美发现当面之敌窜逃之后,并没有追击,几千人追几万人很容易被反包围。
不智!
不如收服失地和搜查缴获。
当陕甘绿营和八旗兵一起进入位于袁江之畔的吴军废弃大营后,所有人沸腾了,辎重、粮草、骡马,甚至还有火炮。
发财了!
所有人兴奋的瓜分财富。
这也是刘玄初的初衷,留下巨量财富让敌军心情愉快,如果把物资付之一炬,搞不好敌人会愤怒的衔尾追杀。
财帛动人心嘛。
拿人钱财,与人方便。
孟乔美一边向后报捷,一边偷偷瓜分缴获,按照433的比例分,4分上交,3分军官分,3分士兵分。
督标和西安镇一边派人往老家送缴获,一边上书积极求战。
爱戴孟总兵。
爱戴蒋首辅。
爱戴朝廷。
打仗嘛,就是为了发财。
选择赌命很残忍吗?
并不。
哪怕贵为一二品大员也要赌命,何况普通人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