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涮羊肉 (第1/2页)
这碗麻辣烫是连锁店的版本,尽管味道不错,引进宋代仍需进行本土化的改良。
至于如何改良,吃过这顿饭,吴铭已然心中有数。
现代的麻辣烫多采用自选菜品、称重计价的模式,这一模式并不适用于吴记川饭,毕竟宋代没有电子秤,称重计价不仅涉及算术,操作起来效率也低,单靠李二郎一人难以胜任。
吴铭决定采用火锅的模式,各色菜品按份卖,诸如羊肉30文每份、鱼丸10文每份、鹌鹑蛋8文每份、藕片6文每份、豆腐5文每份、菘菜5文每份……六种菜品起售,不限荤素。
根据他的预估,每份的均价应在五十文左右,符合吴记川饭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
菜单他上午已经拟好,这会儿便取来笔墨纸砚,让徒弟誊抄十份。
“师父,店堂里卖麻辣烫,那雅间哩?”
“雅间卖涮羊肉。”
“涮羊肉?”
“将羊肉片薄,浸入沸汤里烫熟,佐以蘸料食用。”
谢清欢恍然。
以锅为器具经加热以水或汤来烹煮食物是非常原始的烹饪方式,真要追溯起来,自人类会使用火和制作煮食类烹饪器具时,火锅就完全可能产生了。
东汉时期有一种名为分格鼎的炊具,类似今天的九宫格,将鼎分格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肉汤串味,从而达到一鼎多食的简便功能。
至北宋,入冬后,东京的酒楼食肆便会推出类似涮锅的菜肴,燃起风炉,置于餐桌中央,炉中烧水,众人围聚炉旁,随意夹取肉菜下锅烫熟,蘸料而食。
涮羊肉不仅做法简单,同时也能营造出热闹轻松的就餐氛围,档次也够高,用作雅间的主打菜再合适不过了。
谢清欢没再多问,涮锅嘛,并不稀奇,家里过冬时常吃。
第二天上午,当师父带回来几个造型奇特的炉子时,她就知道自己错了,涮锅固然简单,但师父到底是灶王爷,仙人的吃法岂会和凡人一样?
“哦哟!你这是要做老东京涮羊肉啊!”吴建军一眼认出那四口金光灿灿的炭火锅,“你可千万注意通风,别让客人一氧化碳中毒了。”
“我晓得。”
吴铭吩咐李二郎把锅洗净,跟老爸一起出门买菜。
新的一天,新的一月,新的开始。
因为不开早市,何双双师徒辰正才到店,一进厨房便看见李二郎在刷某种造型奇特的锅,紧跟着发现今日采买的肉食里,竟有大量的羊肉。
一问才知道吴掌柜今夜打算卖涮羊肉和麻辣烫。
“麻辣烫是什么?”
三个厨娘一边卤菜一边闲聊。
过不多时,父子俩拎着大袋小袋归来。
今天不仅采买的食材多过往日,吴铭还抱回来两大袋木炭,相较宋代的木炭,现代的更便宜也更优质。
晚上的事晚上再说,先筹备中午的菜料。
巳时刚过,李铁民一如既往地登门收税。
这种小事本无须他亲自走一遭,在东京诸多川饭店中,也只有吴掌柜有此待遇。
“咦?”
账簿里缺了八月十六日至八月二十五日的“流水”,这自然逃不过李铁民的眼睛。
“因店面翻修歇业十日……”
李铁民抬头环视店内,诧异道:“贵店翻修了?恕李某眼拙,我似乎没瞧出太大的变化……”
“主要翻修外部,且将隔壁改造成小店的雅间。”
“我道隔壁为何也挂出贵店的布招,原来如此!”
李铁民接着查账,见雅间的账款动辄七八贯,不禁暗暗咋舌。
“我可否看看贵店雅间的食单?”
“孙福——”
吴铭让孙福取来食单,给李行老过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食单上竟没有低于一百文的菜!多数菜的定价都在三百文至五百文之间,贵的能卖到一贯以上!
这定价比包括状元楼在内的许多正店还要高,吴记不过一陋巷小店,哪来的底气?
吴铭见李行老满面惊疑之色,忙问:“可是有何不妥?”
“倒没什么不妥……”
行里只对菜品定价的下限有所规定,上则不封顶,全凭店家自行决定。
他所惊疑的是,如此高的定价,按理说,该当问津者寥寥才是,可适才查验账簿,分明颇受食客追捧!
“我可否上贵店雅间一瞧?”
吴铭点头称好,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李行老自店外进入隔壁雅间。
李铁民本以为吴记的雅间装修得极其精美,故而食客乐意支付“溢价”。
他想多了,此间甚至不如自家分茶的雅间敞亮精致,更别说和正店相较。
视线被墙上的墨宝所吸进,观其署名,竟不乏颇具名望的文人雅士,心中惊诧更甚。
很显然,吴掌柜意欲效仿清风楼,广邀天下名士,为店铺宣传。
又想到:吴记的雅间开张不过短短数日,竟引得这许多文人留墨于墙,足见吴掌柜人脉之广!
李铁民心下感慨,吴记川饭开店三月有余,当真一月一个样!
照此趋势发展,何愁做不成正店!
“叨扰了。”
“哪里的话,是小店有劳李行老了才对。”
李铁民不再多言,收下账簿和税钱,登车离去。
……
经过这些天的预热,吴记川饭将开夜市之事,一众熟客早已悉知。
夜市的客流量通常会比午、晚两餐低不少,但开张首日,肯定会引来许多食客尝鲜,吴铭今日备足了菜料。
事实也确实如此。
欧阳发先前被父翁禁足,没能和昔日同窗一聚,恰逢吴记首开夜市,便约上二三好友,于今夜聚首。
午间,欧阳发仍至吴记用饭,进店第一句话便是:“吴掌柜!我要订今晚的雅间!”
吴铭只能说一声抱歉:“实在不巧,今晚雅间均已订出。”
“谁订的?”欧阳发眉头轻皱,“有哪个客人像我这般日日光顾?这等事,难道不该先紧着老主顾?”
“令尊订的。”
“……当我没问。”
欧阳发气势顿消,心下自我宽慰:罢了,店堂里不也有新菜可尝么?倒不必非争那雅间……
不止欧阳发,二程、刘几等太学生也已约上各自的好友意欲今夜光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