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准备转型 (第2/2页)
何雨柱面露微笑:“坐吧,不用拘束。”
乐惠珍悄悄打量着这位商业传奇人物。
他比报纸照片上更加威严,眼神锐利却不见锋芒,举手投足间带着久居上位的从容。
趁着去洗漱换家居服的间隙,乐惠珍悄悄的问何耀祖:“我想采访伯父,可以吗?”
何耀祖挑眉,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这个我可帮不了你,我爸他很少接受采访,更别说专访了。”
“这样啊,好可惜,这可是香江的商业传奇啊!”
“那你咋不采访采访传奇之子呢?”何耀祖调侃道。
“你有什么好采访的,你还有我不知道的事?”
“那可不一定哦。”
“好啊,你居然有事瞒着我,哼,看我,看我怎么收拾你。”乐惠珍瞪了他一眼。
看两人如此做派,陈兰香和小满对视一眼,露出笑容,感情很好么!
何雨柱下来后,乐惠珍还是鼓起勇气开口:“伯父,我是《港岛日报》的记者。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接受一次专访?”
客厅顿时安静下来。
何耀祖错愕了一下然后看向父亲,何凝雪则偷偷对乐惠珍竖起大拇指。
何雨柱笑着道:“我原则上不接受媒体采访,不知道乐记者想要采访什么?”
“我想知道您如何创建的商业帝国。”
“哈哈哈哈,这可是商业机密哦!”何雨柱笑道。
“那,那我想问一下黄河集团未来的发展呢?”
“这个也是哦!”
乐惠珍的脑袋耷拉了下来,太挫败了。
“柱子,你就不能跟人家小姑娘好好说话,有你这么当长辈的么?”陈兰香开口了。
“娘,她问的问题确实是商业机密,当然她个人想听我给她讲故事那就没问题。”
“老豆,讲,讲啊,我也想听呢。”这时何凝雪开了口,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我们也想听。”何耀祖和何耀宗兄弟也开了口。
“那,我就讲讲?当然这个可不能见报哦,乐记者!”何雨柱笑道。
“嗯,嗯,我可不敢,我还想继续做记者呢!”乐惠珍连连点头,能听到一个商业传奇的故事也赚到了,即使不能写出来发表出去。
何雨柱看着家人们期待的眼神,笑了笑,开始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
他从最初来港出差,机缘巧合结识霍生讲起,如何盘下第一个店铺,如何开起金店和酒楼,如何创建冰箱厂。
然后一家子过来后又如何开始建汽车厂、涉足港口,其中的危险,都被他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什么“遇到点小麻烦”、“当时资金有点紧张”、“跟一些人谈了谈”,别人不着调可小满却知道背后的惊心动魄。
她不坐在何雨柱身边拉起了何雨柱的手,有些崇拜的看着她的柱子哥,根本不在乎儿子和闺女还有未来儿媳妇希冀的目光。
何大清和陈兰香也听得入了神,他们只知道儿子在外打拼不易,生意做得很大,却从未如此具体地了解过这其中的波澜壮阔。
“.所以说,很多时候,机会就藏在风险里,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抓住,以及,抓不抓得住。”何雨柱以一个简单的总结结束了讲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客厅里安静了片刻,何凝雪率先鼓起掌来:“老豆,你好厉害!”
乐惠珍听得心潮澎湃,虽然不能写成报道,但这段经历本身对她而言就是极宝贵的见识。
她由衷地说:“伯父,您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传奇,谢谢您愿意分享,不知道您以后会不会出一本自传。”
“这个我还没考虑过,要不然等我孙子帮我写一本?”说着何雨柱还冲乐惠珍眨了眨眼。
乐惠珍一下子脸就红了,这暗示太明显了。
小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慧珍啊,你想不想嫁给我们家耀祖?”
“嗯!”乐惠珍声若蚊蝇。
“妈咪,她答应了,我听到了。”何凝雪喊道。
“你这丫头,总是这么一惊一乍的,就不能像个女孩子样?”
“我怎么不像了,我青春靓丽,活泼可爱,谁不喜欢我?时不时老豆!”何凝雪扬起脑袋摆了个造型。
“是,是,你最好,下次把男朋友带回来。”
“老豆,你这么聊天就不讨人喜欢了!”何凝雪嘟着嘴道。
“哈哈哈哈。”一家人都大笑。
乐惠珍更是笑得花枝乱颤,她可没见过何凝雪吃瘪,就那一张嘴没啥人是她对手。
又聊了一会,何耀祖在一片叮嘱声中跟乐惠珍离开了何宅。
到了乐惠珍公寓楼下,乐惠珍没有立刻下车,她靠在座椅上,侧头看着何耀祖,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
“耀祖,”她轻声开口,“我在想,如果我我是说如果,我以后嫁到你们家,有没有可能像伯父那样,也创造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成绩?”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向往。
何耀祖转过头,认真地看向她。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我爸常跟我说,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眼光和胆量。你想做任何事,家里都会支持你。不用想着去复制谁的路,找到你自己想做的,然后全力以赴。只要你想,只要你敢,当然可以。”
乐惠珍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心里那点忐忑渐渐被一种踏实感取代。
她反手握住他的手,嘴角弯起:“听起来,我好像给自己找了个很不错的后盾。”
“不是后盾,”何耀祖纠正她,眼里带着笑意,“是同行的人。”
两人相视一笑。
乐惠珍解开安全带:“我上去了。”
“嗯,早点休息。”
她下车,站在路边朝他挥挥手,看着他的车缓缓驶离,融入夜色,这才转身走进公寓大楼。
夜风微凉,她的心里却暖融融的,似乎这样一个婆家很不错呢,豪门她不是没见过,可何家不一样。
内地逐渐明朗,上面HJ的消息传来,何雨柱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即将开启,黄河集团在国内的布局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
许大茂和何雨鑫哥俩被何雨柱叫回了香江。
“雨鑫,大茂,国内的新阶段要开始了。我们的产业也需要‘更新换代’。”
“哥,怎么换法?”何雨鑫道。
“我决定,逐步放弃掉一部分产业。”
“放弃?哥,你指的是?”何雨鑫有些不解,那些厂子效益都还不错。
“冰箱、彩电、摩托车,还有饲料厂这些。”何雨柱点了几个名字,“这些领域,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会被逐渐摊薄。对我们而言,继续投入精力的意义不大了。”
许大茂反应很快:“哥,你的意思是卖掉?”
“对。”何雨柱肯定道,“合资方有能力就让他们买,那些独资的也要寻找合适的接手方,可以是地方国资,也可以是其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两种方式,要么整体打包卖断,要么我们以技术和设备入股,管理权交出去,我们只保留部分股权和分红的权利。这件事,大茂你主要负责接洽。”
“我明白了,哥。甩掉这些包袱,集中资源投向更核心的领域,我回去就尽快办。”许大茂道。
“嗯。”何雨柱应了一声,转向何雨鑫道:“雨鑫,你那边有更重要的任务。立刻以集团名义,在内地注册一家新公司,就叫‘黄河重工’。”
“黄河重工?”何雨鑫重复了一遍,光听名字就感觉到一股厚重感。
“没错。”何雨柱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点在中部区域,“厂址,就选在江汉平原。那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也好,非常适合大型装备的制造和运输。”
“那我们的大型农机还谈不?”
“谈,这是两码事。”
“哦,哥你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