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稀土之争 (第2/2页)
“他们清楚,还敢这么卖?”
“这个.”
“行了,这个我会找人问问,你说你的来意吧。”
“外面的金融危机周叔知道吧?”
“略有耳闻,这跟你说的有关系么?”事实上外面的情况对国内影响真不大,所以不是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部门还真不怎么关心。
“关系大了,我们想趁这个机会弄点技术回来。”
“这跟稀土有什么关系?”
“我们想引进稀土分离和提纯的技术,但小日子那边把技术捂得很严实,常规途径根本买不到,因为有稳定的稀土来源,那些公司经营稳定,外面的风暴对他们没啥影响啊。”何雨鑫笑道。
“原来你们打的是这个主意,真够损的!”周父笑道。
“对小日子和欧美有什么损不损的,你这么说可不对。”
“哈哈哈哈,你小子有意思,对,小日子不值得同情,欧美一样!”
“那您看这个事.”
周父缓缓靠向椅背,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办公室内一时安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周父才开口。
“雨鑫啊,你知道这牵扯有多大吗?出口创汇是硬任务,很多单位指着这个完成指标。突然收紧,影响的不只是一两家企业。而且,这涉及外贸政策,不是哪个部门能单独决定的。”
“我明白这里的难处。所以,我们黄河愿意出面以现有出口价上浮百分之五十买断至少一年以上的国内计划出口的全部稀土初级产品。这样,相关单位的出口任务和外汇收入,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增多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窗口期,一个能让小日子坐下来认真谈技术转让的机会。”
周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买断至少一年的全部出口额度?这需要动用一笔惊人的资金。
“这事你哥知道么?”周父问道。
“这事就是我哥吩咐的。”何雨鑫点点头肯定道。
“你们这是要赌一把大的啊。”周父沉吟道。
“周叔,这不是赌,这是战略投资。技术拿到手,以后我们自己卖不好么?以后也不会被卡脖子。”
“这个技术就算拿回来应该你在你们手里拿不住,除非你们不在国内建厂,而且国家这么搞会引起不小的动静,也不会让你们独家用这个技术,你们求的是什么?”
“这个.我要说我们本来就没想用这个技术呢?”
“什么,怎么可能,那你图啥?”
“以后能稳定供应给我们成品就好,另外邮电部跟我们黄河有点龌龊,这个看看能不能协调一下,您知道我们集团有通讯业务,而且体量不小。”
周父一愣,成品的事根本就不是事,邮电的应该问题也不大,什么事在国家进步前面都会被推平,更何况还是龌龊事,周父不用想就知道邮电那边在搞什么东西。
想了想周父道:“这件事,我帮你去问问,应该需要点时间,毕竟需要和几个相关部门的同志沟通。”
“我清楚。”
“不过,你们如果还有什么筹码是不是一次性拿出来,更好谈。”
“其实我们黄河做了很多了,周叔,从设备进口到技术引进再到特种半导体件进口,如果这些还不够,我真不知道我们黄河回国内投资到底对不对了。”
周父愕然,严肃道:“这话你哥让你说的?”
“不是,我哥其实应该不在乎这点小的得失,但是我们在国内办事的难啊,想做点事太难了。”
“我明白了,看来邮电那边让你们吃了大亏,寒了心了,这话以后跟谁也不能说了,知道不?”
“我清楚,今天您要不问那一句,我根本不会说,我是真的.诶。”
“好了,你这个大老板也要学会宰相肚里能撑船么,什么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直不改变。”
“我懂,只不过有些事如果过了风口,那口汤喝不喝意义就不大了,也代表我们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了。”
“你小子,跟我这诉苦来了,不过你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我只负责一个部门。”
“总归是有点希望不是,如果不行,那我们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好,还有别的事没有,没有你小子就走吧。”
“那我就不打扰您办公了,对了过一阵子我要去花城,您有没有什么要带给白鸽的。”
“还真有,你走前跟我说一声,我让人把东西给你送去,都是东北的老战友捎过来的土特产,说是对孕妇和孩子好。”
“行。”
从周父办公室出来,何雨鑫立刻给香江的何雨柱回了电话,详细汇报了见面情况。
“你小子怎么就没忍住?”
“茂哥都跟我说了多少回了,这个坎迈不过去,我们真的要落后很多。”
“说了就说了吧,不一定是好事。”
“啊”
“也未必就是坏事,让上面看到问题,总归是要解决问题的。”
“呼那就好,那就好。”
“行了,那你就等消息吧,我估计不会太久,你去计算机公司的实验室看看,你把实验室弄了就不管了?”
“哦哦,我明天就去,明天就去。”
第二天何雨鑫去了实验室,黄令仪提了一堆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设备的事情,还有一些就是要资料、论文。
何雨鑫跟新加坡实验室沟通了一下,那边说是尽快发过来,黄令仪才满意,然后就没何雨鑫什么事了,没人搭理他,都忙的很。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鑫一边处理公司日常事务,陪陪女儿,跟老婆宝宝电话粥。
一周后,周父让秘书打来电话,请何雨鑫再去一趟。
这次见面,周父的表情轻松了一些。
“雨鑫,我跟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初步沟通了一下。你们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大家原则上是认可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非常复杂。”
周父递给何雨鑫一份文件草稿:“这是初步设想。可以上面牵头,成立一个专项工作组,协调外贸、冶金、有色这几个部门。先选定几个主要的稀土品种,尝试与日方接触,以长期供货协议为筹码,捆绑技术转让谈判。”
何雨鑫迅速浏览着草案:“也就是说,不再是我们黄河单独出面,而是由国家层面来谈?”
“对,你们黄河可以作为技术引进后的承接方之一,参与后续的产业化。但前期谈判,必须以国家的名义,力度才够。另外,关于邮电部那边的问题,“也会有同志去了解情况。”
“周叔叔,恕我直言,我并不看好这个什么专项工作组,这事如果他们能做成早就做了,另外这么做跟我们黄河其实已经没有关系了,我们就当出出主意,后续我们也不参与了,当然如果真能谈下来那后续的产成品我们会按照市场价购买。”何雨鑫道。
“你为什么不看好,依据是什么?”
“就我所知,我们的外汇虽然缺也没缺到少了这一项就过不下去的程度,您知道我们的稀土出口在世界多少么?”何雨鑫道。
“多少?”周父其实知道一些数据,可是还想听听何雨鑫怎么说。
“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而我们收到的外汇是其他原矿出口国的三分之一可能还要少一些。”何雨鑫道。
“嘶”周父倒抽一口凉气。
“我想这个事情那些部门在会上没有说吧,或者数据跟我说的不一样。”何雨鑫道。
“我明白你说的什么意思了,如果真有这么多,如果我们停了,那外面就热闹了,所以如果不我们不在乎什么投资或者部分技术引进,其实是我们控制这个产业的话语权。但是这样我们都搞不来技术,那问题肯定不是什么协议搞定的,是这个意思吧?”周父皱眉道。
“嗯。”
“诶,我会再找他们开一次会,这个东西你就当没看过好了。”周父收起那份东西。
“好,那我先走了。”何雨鑫道。
“去吧.”周父挥挥手,情绪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