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天狼诀2 > 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

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

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 (第1/2页)

李长松在曲江池的画舫上见到了当今太子。月光铺在水面,太子手里的酒盏映着满池残荷,忽然问:“道长可知,为何天启年间的莲种,到了启泰年便开不出并蒂莲?”
  
  “因为有人在池底埋了三十具死囚的骸骨。”李长松望着水下晃动的黑影,那些是他昨夜命人打捞上来的陶罐,“十年前焚船案的死者,不止采莲女的父亲。”
  
  太子忽然将酒盏掷进水里:“那些掌柜是前隋旧部,父皇登基后他们假意归顺,实则在池底私藏兵器。那日焚船,烧的本是兵器库。”
  
  画舫外忽然传来甲胄声。李长松掀帘一看,见数百禁军举着火把围住莲池,领头的正是当年带他见皇帝的那位官员。
  
  “陛下有旨,太子勾结妖道,意图谋反!”官员声如洪钟,却没注意自己靴底沾着的腐骨粉正在火把下泛出绿光。
  
  三个月后,李长松站在玄云山的瀑布前。明远捧着新抄的《道德经》跑来,说长安传来消息:太子被废为庶人,那位官员因私藏腐骨粉被处斩,佛骨舍利前的香火比从前更盛了。
  
  “师父,您说我们还会再去长安吗?”明远指着天边的云,那云团正化作长安城的轮廓。
  
  李长松接过经卷,指尖抚过“道法自然”四个字。山风卷着瀑布的水汽扑来,他忽然想起曲江池的采莲女——那女子被流放前托人送来一包新采的莲子,说:“待到来年春,莲池该长出新藕了。”
  
  丹炉里的艾草又燃起新的青烟,这一次,烟雾在窗纸上凝成了并蒂莲的形状。
  
  长安城的雪夜,大慈恩寺的钟声带着诡异的回响穿透夜幕。玄真道人李长松刚回到客栈,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开门一看,是大慈恩寺的小沙弥,他脸色惨白,声音颤抖:“道长,不好了,寺里的十八罗汉像,眼睛流血了!”
  
  李长松心中一凛,随小沙弥匆匆赶往大慈恩寺。此时的大慈恩寺已乱作一团,僧人们围着罗汉堂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惊恐。玄奘法师站在罗汉堂门口,眉头紧锁,见李长松到来,连忙上前:“玄真道长,此事蹊跷,还望道长相助。”
  
  李长松点头,走进罗汉堂。只见十八尊罗汉像的眼睛处都挂着鲜红的血珠,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他走近一尊罗汉像,伸手摸了摸血珠,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不是血,是胭脂。”
  
  “胭脂?”玄奘法师一愣,“怎会有胭脂出现在罗汉像的眼睛上?”
  
  李长松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罗汉堂角落的一根柱子上。柱子上有一个淡淡的脚印,像是女子的绣鞋留下的。“昨夜有人潜入罗汉堂,”李长松沉声道,“而且是个女子。”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僧人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法师,这是在罗汉像脚下发现的。”
  
  纸条上用朱砂写着一行字:“佛道本一家,何必争高下?若要太平日,需还莲池魂。”
  
  李长松心中一动,这纸条上的内容,似乎与之前的采莲女和佛骨舍利事件都有关联。“看来,背后有人在刻意挑拨佛道关系,”他对玄奘法师说,“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为了查清罗汉像泣血之事,李长松在大慈恩寺住了下来。连日来,他仔细勘察罗汉堂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多线索。
  
  这天,李长松正在寺内的藏经阁查阅典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藏经阁,只见一群僧人围着一个身着异域服饰的僧人争吵不休。
  
  “你这西域僧人,竟敢在我大慈恩寺门前妖言惑众!”一个年轻僧人怒喝道。
  
  西域僧人却不以为意,他身材高大,高鼻深目,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我只是实话实说,佛骨舍利生霉,罗汉像泣血,都是上天对你们的警示。”
  
  李长松走上前,打量着西域僧人:“这位大师,不知你从何处来?所言警示,又是什么意思?”
  
  西域僧人看了李长松一眼,微微颔首:“贫僧来自天竺,法号鸠摩智。我观长安城上空怨气冲天,恐有大难降临。佛骨舍利和罗汉像之事,便是先兆。”
  
  “一派胡言!”玄奘法师闻讯赶来,怒视着鸠摩智,“我大唐国泰民安,何来大难?你这妖僧,休要在此蛊惑人心!”
  
  鸠摩智却只是淡淡一笑:“法师不信,不妨拭目以待。三日之内,长安城必有怪事发生。”说完,他转身便走,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李长松望着鸠摩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个西域僧人,言行举止都透着诡异,他说的话,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罗汉像眼睛上的胭脂,成了李长松追查的重点。他询问了长安城所有的胭脂铺,终于得知,这种胭脂名叫“醉红颜”,是城西一家名为“百花楼”的胭脂铺独家售卖的。
  
  李长松立刻赶往百花楼。百花楼的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名叫花娘。见李长松到来,花娘热情地招呼道:“道长,想买点什么胭脂?我这百花楼的胭脂,可是长安城最好的。”
  
  李长松拿出从罗汉像上取下的胭脂样本:“花娘,我想问一下,这种‘醉红颜’胭脂,最近有谁买过?”
  
  花娘看了看样本,想了想说:“‘醉红颜’是我这里的招牌,买的人可不少。不过,要说最近买得多的,倒是有一个人。”
  
  “是谁?”李长松追问。
  
  “是安乐公主府里的侍女,”花娘答道,“前几日,她一下子买了十几盒‘醉红颜’,说是公主要用。”
  
  安乐公主?李长松心中一惊。安乐公主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向来骄纵跋扈,她买这么多“醉红颜”做什么?难道罗汉像泣血之事,与她有关?
  
  李长松谢过花娘,转身离开了百花楼。他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为了查清安乐公主与罗汉像泣血之事的关系,李长松决定潜入安乐公主府一探究竟。
  
  当夜,月色朦胧,李长松施展轻功,悄无声息地翻过安乐公主府的围墙。府内戒备森严,巡逻的侍卫往来不绝。李长松小心翼翼地躲避着侍卫,在府内穿梭。
  
  他来到一处院落,院落里种满了各种花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一个房间里亮着灯,隐约传来女子的笑声。李长松悄悄走到窗下,透过窗缝向里望去。
  
  只见房间里,安乐公主正与一个男子对坐饮酒。那男子身着锦袍,面容俊朗,正是当朝的武三思。
  
  “殿下,那罗汉像泣血之事,做得天衣无缝,想必现在长安城的人都以为是佛道争斗所致吧?”武三思笑着说。
  
  安乐公主抿了一口酒,得意地说:“那是自然,本公主的计策,怎么会出错?等再过几日,我再让他们做点别的事,让父皇彻底对佛教失去信任,到时候,道教就能成为国教,而你,也能得偿所愿。”
  
  武三思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多谢殿下成全。”
  
  李长松听到这里,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罗汉像泣血之事,是安乐公主和武三思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挑拨佛道关系,让道教成为国教,从而为武三思谋取更大的权力。
  
  就在李长松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轻喝:“谁在那里?”
  
  李长松心中一紧,转身一看,是一个侍卫发现了他。他不敢恋战,施展轻功,迅速逃离了安乐公主府。
  
  回到大慈恩寺,李长松将在安乐公主府听到的一切告诉了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听后,脸色凝重:“没想到,此事竟牵扯到公主和武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李长松沉思片刻:“现在我们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轻举妄动。一旦打草惊蛇,恐怕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那我们该怎么办?”玄奘法师焦急地问。
  
  “只能暂时静观其变,”李长松说,“同时,我们要尽快找到证据,揭穿他们的阴谋。”
  
  接下来的几日,长安城表面上平静无事,但李长松知道,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他听说,安乐公主和武三思频繁接触,似乎在策划着什么。
  
  这天,李长松正在街上行走,忽然看到一群官差正在抓捕一个人。那人衣衫褴褛,正是之前在西市遇到的那个西域魔术师的徒弟。
  
  李长松连忙上前,拦住官差:“官差大哥,这人犯了什么罪?”
  
  官差看了李长松一眼,不耐烦地说:“他涉嫌盗窃皇家财物,我们奉武大人之命抓捕他。”
  
  李长松心中一动,他知道这少年虽然之前犯过错,但并非盗窃皇家财物之人。这一定是武三思故意陷害他,想杀人灭口。
  
  “官差大哥,这里面恐怕有误会,”李长松说,“能否让我带他走,我会查清此事,给你们一个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