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掌心血与伞上凤 (第2/2页)
叶昭凤看着表格,又看看他冻得发红的耳朵,忽然想起暴雨那天他修车时的专注。“现场演示一下。”她放下设计图。楚凡立刻拿起材料演示,手指灵活地折叠、固定,动作行云流水。当他展示如何用一根绳子固定箱内物品,确保运输中不会晃动时,叶昭凤忽然开口:“这个结叫什么?”“双套结,我爸教的,货车司机常用,牢固又好解。”
比赛结果出人意料,楚凡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奖金虽不如冠军,但也够买半个月的药。颁奖时,叶昭凤亲自为他颁奖,递奖杯时轻声说:“你的设计很好,下周把详细方案交到技术部。”楚凡愣了愣,看着她眼中难得的温和,心跳漏了一拍。
技术部很快采纳了楚凡的设计,投入试用后效果显著。叶昭凤在高管会上表扬了物流部,特意提到:“基层员工的实践经验,往往比坐在办公室里的空想更有价值。”会后,她让林薇通知楚凡:“调他到技术部辅助包装研发,薪资按技术部标准发放。”
楚凡接到调令时以为自己听错了。从负一层的仓库到12层的技术部,隔着的不仅是楼层,更是两个世界。报到那天,他穿着唯一一套还算体面的休闲装,站在技术部门口,手心全是汗。部门经理笑着迎上来:“楚凡吧?叶总特意交代,让你直接对接她的专项小组。”
楚凡的工位在靠窗的位置,抬头就能看到顶楼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他看着桌上崭新的电脑,和印着“叶氏科技”字样的工牌,忽然觉得像做梦。午休时,他去茶水间打水,遇到几个技术部的老员工在议论:“听说了吗?那个仓库来的小子,不知道走了什么运,居然能进专项小组。”“肯定是巴结上哪个领导了呗,不然叶总能亲自点名?”
楚凡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转身想走,却听到一个清冷的声音:“他的设计方案为公司节省了百万损耗费,这叫实力,不是运气。”叶昭凤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咖啡杯,“还有,技术部只看能力,不看出身。”老员工们脸色尴尬,连忙散开。
楚凡看着叶昭凤的背影,心里又暖又涩。她走到他面前,将一杯热可可放在他桌上:“别在意别人的话,用成绩证明自己。”热可可的温度透过纸杯传来,像暴雨那天的雨伞一样温暖。楚凡低头道谢,却没看到叶昭凤转身时,嘴角扬起的细微弧度。
叶昭凤回到办公室,看着监控里楚凡认真工作的侧脸,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她让林薇调来了楚凡的设计原稿,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甚至还有几个被否决的方案草图,每个方案旁边都标注着优缺点和改进思路。“这小子,倒有点韧劲。”她低声自语,忽然想起古代史书里的记载——那位摄政王楚凡,最擅长在绝境中另辟蹊径。
深夜的加班——
包装研发项目进入关键阶段,技术部全员加班。楚凡作为新人,承担了大量基础数据整理工作,常常忙到深夜。他发现技术部的咖啡难喝又昂贵,便从家里带了茶叶,用保温杯泡好,分给熬夜的同事们。
“楚凡,你这茶叶真香。”实习生小李捧着保温杯,“比叶总办公室的进口茶还好喝。”楚凡笑了笑:“我妈自己种的,不值钱。”他不知道,这话刚好被来巡查的叶昭凤听到。她站在门口,看着楚凡给同事们分茶叶,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柔和,肩胛骨的龙鳞胎记透过薄毛衣隐隐可见。
项目遇到瓶颈——新型缓冲材料的成本始终降不下来。技术部经理愁得掉头发,叶昭凤在例会上拍了桌子:“一周内必须解决,不然影响新品上市。”散会后,楚凡看着材料样本发呆,忽然想起小时候帮爷爷编竹筐的经历。
深夜的技术部只剩下他一人。他找来废弃的硬纸板和麻绳,反复折叠、编织,试图做出低成本的缓冲结构。叶昭凤加班结束路过技术部,看到里面还亮着灯,便推门进去。楚凡正蹲在地上摆弄纸板,像在搭积木,地上散落着十几个失败的样品。
“在做什么?”她的声音吓了楚凡一跳。他慌忙站起来,手背在裤子上擦了擦:“叶总,我在试一种新的缓冲结构,用硬纸板编织,成本能降一半。”他拿起一个半成品演示,“你看,这样折叠后有弹性,能吸收冲击力,材料还是回收的硬纸板,更环保。”
叶昭凤蹲下身,拿起样品仔细查看,指尖触到粗糙的纸板边缘,忽然想起梦里那个在军帐中研究战术图的摄政王,也是这样专注而执着。“明天让材料组测试承重和缓冲效果。”她站起身,“别太晚了,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