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 (第2/2页)
旁边的职方司员外郎李默更是悄悄往后缩了缩,额头上瞬间冒出细汗,心里不停打鼓。
‘近日我可没敢多拿好处,就收了下属送的两匹绸缎,应该不会被查到吧?’
几个郎中和员外郎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慌乱,最后都默契眼观鼻、鼻观心心。
温禾察觉到众人投来的目光,对着他们善意地笑了笑,想缓解一下气氛。
可没成想,这一笑反倒让众人更紧张了。
王楷猛地挺直脊背,李默甚至悄悄咽了口唾沫,连忙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个礼,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段志玄和卢承庆坐在主位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却只当没看见。
温禾上次查军饷确实震慑了不少人,如今有人怕他,反倒能让兵部的风气更清正些,何乐而不为?
“都坐吧。”
段志玄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厅内的尴尬。
“今日叫你们来,是为了辽东的急报,先看看舆图。”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找位置坐下。
只是没人敢靠近温禾。
原本温禾身旁还有两个空位,可李默宁可挤在王楷身边,半个身子悬在案外,也不愿意坐到温禾旁边。
其他官员也纷纷避开,把温禾周围的位置留得干干净净,像是中间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温禾对此倒不在意,只是拿起案上的辽东舆图,仔细看了起来。
舆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墨笔标注了各国疆域。
新罗位于半岛东南部,都城金城被红色圆圈圈出,旁边用小字写着“百济、倭国联军逼近”。
高句丽在半岛北部,疆域最广,却没有任何兵力调动的标记。
百济则在西南部,与倭国的连线密密麻麻,显然往来频繁。
段志玄指着舆图上的金城,沉声道。
“营州都督传来急报,百济与倭国组成的联军已攻克新罗三座城池,如今离金城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新罗国王金白净已派人向高句丽求援,可高句丽王高建武至今按兵不动,态度不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急报需尽快呈给陛下,但在此之前,咱们得先拿出个判断,是建议陛下出兵,还是坐视不管?”
话音刚落,王楷便率先开口。
“樊国公,依属下之见,可坐视不管,新罗与我大唐虽有盟约,但半岛局势向来复杂,百济、倭国与高句丽三足鼎立,即便新罗亡国,倭国势力大增,高句丽也绝不会坐视倭国独大,定会出兵制衡,到时候半岛依旧能归于平衡,我大唐没必要为了新罗,耗费兵力财力。”
这话一出,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王郎中说得有理!我大唐刚收复朔方,正需休养生息,不宜再卷入辽东战事。”
“倭国远在海外,即便占据新罗,也难以对我大唐造成威胁,让他们互相牵制才是上策。”
卢承庆也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笃定:“《左传》有云‘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如今辽东局势,利小而害大。”
“出兵则需调动边军,耗费粮草,若高句丽再从中作梗,恐会陷入持久战,不出兵则可保全实力,还能坐观半岛局势变化,待其失衡再出手,方能事半功倍。”
众人都觉得卢承庆说得有理,纷纷点头称是,议事厅内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可就在这时,温禾突然抬头,看着众人问道:“大唐需要一个平衡的半岛做什么?”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转头看向温禾,眼神里满是疑惑、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希望周边政权互相制衡,避免出现独大的势力威胁边境,温禾这话,难道是想打破这个惯例?
段志玄也有些意外,随即笑着问道:“你是觉得大唐应该出兵支援新罗?”
“出兵倒不必。”
温禾摇了摇头,手指在舆图上的高句丽疆域上点了点。
“新罗灭不了,高建武虽优柔寡断,但绝非蠢货,他知道新罗一旦灭亡,百济与倭国下一步就会对付高句丽。”
“即便高建武真的糊涂,高句丽的大莫离支渊盖苏文也不会坐视不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肯定。
“渊盖苏文此人野心勃勃,且极有远见,他比谁都清楚,比起新罗和百济,倭国才是最大的威胁。”
“倭国擅长海战,若在半岛南部站稳脚跟,日后定会北上,威胁高句丽的安全。”
“所以他现在按兵不动,不是不想救,而是在等。”
“等什么?”
卢承庆蹙着眉头问道,他对渊盖苏文也有所了解,知道此人确实不好对付,但没想到温禾对他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等大唐的反应。”
温禾抬眼看向众人。
“渊盖苏文想知道,大唐对半岛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真的想保新罗,还是只想坐视不管。”
“若是我猜得没错,用不了多久,高句丽和新罗的使者就会同时来长安,一个求援,一个试探,到时候陛下的态度,才是决定半岛局势的关键。”
这话一出,众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温禾怎么能如此肯定?
只有温禾自己知道。
当然是因为郑元璹传回来的消息了。
卢承庆沉思片刻,突然皱起眉头,语气凝重。
“若是金城真的能支撑到使者来长安,那便说明,渊盖苏文和金白净很有可能是故意放缓攻势,想把我大唐拖入局中。”
“金白净想借大唐的力量击退联军,渊盖苏文则想借大唐的态度,判断后续的战略,甚至可能想让大唐与倭国结怨,他好坐收渔利。”
温禾暗中看了卢承庆一眼,心中暗自赞叹。
这人果然有远见!
段志玄虽是武将出身,勇猛善战,却在权谋算计上稍逊一筹。
而卢承庆虽武力值不行,却能从局势中看出背后的算计,比其他官员强太多了。
其实从看到郑元璹送来的密信时,温禾就有了这样的猜想,如今卢承庆能和他想到一起,倒省了不少口舌。
“既然如此,那我大唐只管拒绝便是!”
段志玄皱着眉说道。
“不管是高句丽的试探,还是新罗的求援,都一概不接,让他们自己解决,省得被拖入局中。”
王楷等人也纷纷应和。
“樊国公说得对!我大唐不掺和,他们自然不敢把主意打到咱们头上。”
可就在这时,温禾和卢承庆却同时摇了摇头,异口同声地说道:“不可。”
众人一愣,连忙朝着两人看去,眼中满是疑惑。
为什么不能拒绝?段志玄也有些不解:“为何不可?难道真要出兵?”
卢承庆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担忧。
“若是大唐明确拒绝,高句丽很可能会彻底放弃新罗。渊盖苏文和高建武不是傻子,他们会担心,高句丽和倭国开战,大唐会不会也趁人之危?如此渊盖苏文便很有可能坐视新罗灭亡。”
温禾也点了点头,补充道:“卢侍郎说得没错,渊盖苏文和高建武这两个人更像是赌徒,若是大唐没有表示,他们绝对不会出兵去对付新罗。”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段志玄问道。
温禾忽然狡黠地笑了起来,手指在舆图上的新罗都城金城点了点。
“咱们不派兵,但是可以给一些援助嘛,卖点东西给他们啊,新罗不是缺粮草、缺军械吗?咱们可以卖给他们,粮食、铠甲、甚至是一些过时的弩箭,都可以卖,而且要高价卖。”
他顿了顿,故意叹了口气。
“咱们大唐如今国库空虚,正需要钱充实军备,支援朔方移民,卖些东西给新罗,既能赚些钱,又能帮他们拖延时间,还不用咱们出兵,岂不是一举三得?”
这话一出,议事厅内的官员们都愣住了,随即嘴角不住地抽搐。
大唐穷吗?
“穷,当然穷了,我等做臣子的要为陛下多多考虑啊。”
温禾笑道。
既然高句丽和新罗想要薅大唐的羊毛。
那么不如就将计就计。
段志玄不敢做主,向着卢承庆看去。
二人往日虽然不怎么对付,但在这种国事上,他们二人不会因为私下的恩怨不顾大局。
“我等只做谋划,不做决策,还是入宫吧。”
卢承庆说道。
段志玄没有犹豫,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那些郎中和员外郎闻言,便要起身告退了。
温禾见状,便也起身。
他刚才就是想来打探一下消息的,何况建议他也给了。
至于后面的事情,那就是段志玄、卢承庆和李世民他们的事了。
“高阳县子且慢。”
可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卢承庆却叫住了他。
段志玄赫然来到他的身旁,笑脸盈盈。
“方才那建议可是你提的,所以啊,有劳你随着我们一同入宫了。”
“额……”
温禾顿时愕然。
段志玄也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一把握住了他的手腕,拉着他便朝着外头走去。
“等等啊,我还要等代国公呢?”
“代国公现在也在宫里,我直接带你去见他。”
段志玄怕温禾跑了,干脆就和他共坐一匹马,入了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