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 (第1/2页)

“陛,陛下!”
  
  当李靖与阎立德踏入咸池殿,目光触及御案上的物件时,两人顿时大惊失色,脚步都下意识顿住。
  
  只见李世民手中正把玩着一枚新式手雷,底部的麻绳被他捏在指间,轻轻晃动着。
  
  随后进来的温禾,瞥见这一幕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悄悄将脚步挪到一旁的柱子后头,只露出半个脑袋,眼神紧张地盯着李世民手中的手雷。
  
  这躲躲闪闪的模样恰巧落在抬头的李世民眼中,他先是对着李靖、阎立德摆了摆手,语气轻松:“药师、阎卿家莫慌,这手雷里的硝石已经取出来了,不碍事。”
  
  随即话锋一转,没好气地看向柱子后的温禾。
  
  “你个竖子,躲什么躲?方才在热气球上,你抱着一袋子手雷都不怕,到了朕这儿倒怂了?”
  
  温禾从柱子后探出头,脸上带着几分讪讪的笑意,连忙解释。
  
  “呵呵,陛下,主要是这新式手雷刚造出来没多久,稳定性还没完全摸清,您是九五之尊,还是小心点好,万一出点岔子,臣可担待不起。”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轻笑,随手将手雷放在御案上。
  
  一旁的高月见状,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目光死死盯着那枚手雷,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它会从案上滚下来。
  
  先前他在禁苑见过手雷爆炸的威力,那轰鸣声、飞溅的碎石,想想都让人后怕。
  
  “你和那些将士们都敢把它握在手里,朕身为大唐天子,又有何惧?”
  
  李世民语气轻描淡写,打量着眼前的手雷。
  
  “不过朕也好奇,为何这新式手雷无需明火点燃,只需一拉这麻绳就能引爆?你且给朕说说这里面的门道。”
  
  说着,他便将手雷底部的麻绳捏在手中,轻轻拽了拽,吓得阎立德连忙上前一步,声音都有些发颤。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轻动啊!此物危险,即便取了硝石,也怕有其他隐患!”
  
  “阎卿莫要紧张。”
  
  李世民笑着抬手制止他。
  
  “朕早就问过工坊的工匠了,他们说这手雷里的硝石、硫磺都已清空,只剩个空壳和引爆机关,不会爆炸的。”
  
  闻言,阎立德和李靖才长长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下来。
  
  温禾也从柱子后走出来,凑到近前,暗中打量着御案上的手雷。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手雷好像和平常用的没什么区别,可距离稍远,也看不太清细节。
  
  “说起这引爆的法子,莫非是和燧石有关?”
  
  李世民看向温禾,眼中满是好奇。
  
  此前他听工匠提过一句,说新式手雷的引爆不用火折子,而是靠石头摩擦。
  
  温禾点头,说道。
  
  “陛下说得没错。”
  
  “这手雷的底部藏着一个小机关,拉动麻绳,就能拔出里面的木销,木销一掉,里面的燧石就会滚落,与锯齿状的熟铁条相撞摩擦,产生的火星会点燃熟铁条锯齿上涂的硫磺粉,硫磺粉燃烧后,再引燃下方的硝磺麻线。”
  
  “而这硝磺麻线的另一头,原本是插在顶部的火药里的,一旦麻线点燃,大概五息的时间,火药就会爆炸,也就是臣方才说的‘轰’的一声。”
  
  说到最后,他还故意抬手做了个爆炸的手势,惹得李世民轻笑出声。
  
  “而这下方的木柄与上方的陶瓷用插捎连接,方便组装和填充。”
  
  李世民听得似懂非懂,却也觉得这机关设计得十分巧妙,连连点头。
  
  “这般复杂的机关,也亏得你能想到,不错,不错。”
  
  “这可不是臣想出来的。”
  
  温禾连忙摆手,笑着将功劳推了出去。
  
  “臣只是给工匠们提了个方向,真正琢磨出这法子的,是工坊里的工匠。”
  
  话音刚落,一旁的阎立德便上前拱手,对着李世民禀报道。
  
  “启禀陛下,此前高阳县子在工坊与工匠们讲解火药爆炸的本质,随后工匠们便动了心思,反复试验了月余,才最终确定了这燧石摩擦的法子,造出了这新式手雷。”
  
  “那个工匠叫叶大贵。”阎立德话音刚落,温禾便补充道。
  
  这个叶大贵就是之前察觉到火炮原理的那个年轻人。
  
  其实温禾自己原本并没有造拉线式手雷的想法。
  
  因为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不可能做到
  
  一来他不懂如何制造雷管,二来大唐目前也造不出黄色火药,至于能引爆火药的雷酸汞,他只知道是由水银、乙醇和浓硝酸制成,可具体的比例、炼制的步骤,却是一窍不通。
  
  所以他只是在工坊里给工匠们提了个方向。
  
  没成想叶大贵竟真的另辟蹊径,还真给造出来了。
  
  有时候,温禾都不得不佩服这些古人的智慧。
  
  “是,是叫叶大贵。”阎立德说道。
  
  其实他根本没记住那个工匠叫什么。
  
  但既然温禾有意提起,阎立德便顺水推舟。
  
  李世民闻言,指尖摩挲着御案边缘,意味深长地看了温禾一眼,慢悠悠开口:“既然叶大贵有这般巧思,那便赏十贯钱,再……”
  
  “陛下!”
  
  温禾突然上前一步,出声打断了他的话,目光炯炯地望着御座上的帝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陛下可听说过‘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典故?”
  
  说着,他竟学着御史奏事时的模样,拱手而立,摇头晃脑地念道。
  
  “传说春秋之时,孔子有两位高徒,一位名端木赐,字子贡,一位名仲由,字子路。鲁国有律法,凡能从诸侯之地赎回沦为奴隶的鲁人,可向国库申领赎金,子贡赎回鲁人后,却执意不肯受赎金,自以为行君子之事,可孔子得知后,却叹道‘子贡此举,错矣!’”
  
  李世民看着他这故作老成的模样,忍俊不禁,手指点了点他:“你住口吧!这典故,朕在你这般年纪时,早就能倒背如流了。”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接着温禾的话往下说。
  
  “孔子说,子贡不受赎金,看似高洁,实则断了鲁人赎奴之路,日后鲁人再见奴隶,若受赎金,便会被人比子贡的‘高洁’,若不受,又要自损家财,久而久之,谁还愿多管闲事?”
  
  “而子路救了溺水者,那人赠他一头牛,子路坦然收下,孔子却大喜,说‘鲁人自此必争相救落水者’,正因受赏不损品行,反能激励旁人效仿,是这个道理吧?”
  
  温禾连忙点头,语气更恳切:“陛下英明!臣正是想借这个典故说。”
  
  “叶大贵这般突破性的创造,只赏十贯钱,看似不少,可传出去,其他工匠会怎么想?”
  
  “他们会觉得即便累死累活搞出新技术,也不过这点赏赐,日后谁还肯花心思钻研?就像子贡赎人后无人再愿效仿一般,若是赏罚不相称,反倒会寒了工匠的心啊!”
  
  李世民挑眉,指着他笑道。
  
  “所以你是觉得朕赏赐太少,怕日后工匠们都不愿学叶大贵?可你可知,十贯钱,已顶得上寻常工匠三四年的月俸了,并不算少。”
  
  “那只能说明,眼下工匠的月奉本就不公!”
  
  温禾梗着脖子,语气不自觉拔高。
  
  “庸庸碌碌的富家子弟能纸醉金迷,勤勤恳恳为国家造军械、改良工具的工匠,却要为温饱发愁。”
  
  “那些搔首弄姿的歌姬能被众星捧月,受赏无数,为国为民钻研技艺的匠人,却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
  
  “若一个国家,站在光环下的都是戏子伶人,为国效力者反倒默默无闻,那迟早会国将不国啊!”
  
  “啪!”
  
  温禾话音刚落,李世民猛地一拍御案,茶盏都被震得微微晃动,脸色沉了下来。
  
  “竖子,放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阎立德和李靖都暗自心惊。
  
  好端端的议事,温禾怎么突然动了这么大的火气?
  
  即便说的是实情,也不该用国将不国这般重话,未免太过冲动了。
  
  可温禾却没有半分退却,依旧挺直脊背,迎上李世民的目光,眼神里没有惧意,只有几分执拗的认真。
  
  两人对视了许久,李世民看着他这副认死理的模样,突然失笑,摇了摇头。
  
  “你这竖子,总是敢说旁人不敢说的话。罢了,朕不与你计较。那你倒说说,朕该如何赏赐叶大贵?总不能因为这点功劳,就赐他爵位吧?”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瞥见温禾眼中亮起的光,像是瞬间抓住了什么机会,当即话锋一转,加重语气:“你想都别想!若因改良一个手雷就赐爵,那满朝文武、边关将士该如何自处?”
  
  “明日朱雀门外,怕是要挤满来奏请的官员了!”
  
  温禾撇了撇嘴,心里也清楚这是实情、
  
  唐朝爵位制度森严,哪能轻易赐爵?
  
  他不过是想想罢了。
  
  “臣不敢求赐爵,只求陛下能为叶大贵除去贱籍,再多加些赏金,日后让工部以‘技师’之职雇佣他,月奉也提一提。”
  
  温禾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叶大贵本是贱籍工匠,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有出头之日。若陛下能为他脱籍,不仅能让他安心钻研,更能让天下工匠看到,只要有真本事、能为国家出力,哪怕出身低微,也能得陛下赏识,改变命运!”
  
  “启禀陛下,臣以为高阳县子言之有理!”
  
  阎立德连忙上前附和、
  
  “工匠是工部的根基,若能以叶大贵为例,激励更多匠人钻研技艺,日后我大唐的军械、农具改良,定能事半功倍。若叶大贵后续再有成果,便能凭技艺入仕,这也是一段佳话啊!”
  
  其实他自己也是有一些私心的。
  
  若是工部的工匠因此受到激励,那便是他的政绩。
  
  或许他便能在四十岁之前,进入三省。
  
  李世民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扫过温禾、阎立德,又看向一旁始终未开口的李靖。
  
  李靖会意,微微点头、
  
  “陛下,军器改良事关军情,工匠用心,则军器精良,赏罚分明,方能激励人心,臣也赞同温县子的提议。”
  
  “罢了罢了,朕便依你们所言!”
  
  李世民终于松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不仅是叶大贵,日后凡是立功的贱籍匠人,皆可凭功劳免除贱籍。赏金按功绩分等,像叶大贵这般突破性的贡献,赏五十贯钱。至于月奉……”
  
  他本想说“六百文”。
  
  这已经不少了。
  
  可抬眼看到温禾那直勾勾、满是期待的目光,像是怕他再挑刺,无奈地改了口、
  
  “月奉提至一贯钱,归入工部技师籍,日后若有晋升,按技艺高低定品级!”
  
  一贯钱,对工匠而言,已是极大的优待。
  
  温禾闻言,脸上瞬间露出喜色,当即郑重地朝着李世民行大礼。
  
  这一次他是真心诚意的。
  
  “微臣代天下工匠,谢过陛下!陛下此举,不仅是赏叶大贵一人,更是给天下匠人指明了出路,臣相信,日后定会有更多能工巧匠为大唐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