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次任务(1) (第2/2页)
苏雨晴点点头:“紧张是正常的,但记住你的训练。遵循协议,保持冷静,不要逞英雄。任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源力装置不落入不当之手,其次才是收集信息。”
“日升研究会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林暮秋问道,“他们为什么对这些古代技术如此感兴趣?”
“东洋国在二战后军事发展受到限制,但他们一直在寻找替代技术来维持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日升研究会表面上是一个私人文化研究机构,实际上得到了政府某些部门的秘密支持。”苏雨晴解释道,眼神变得锐利。
“他们特别关注古代东亚的共同文化遗产,认为这些源力技术原本也属于他们。石井隆一是他们的核心研究员,曾在多个国家的考古现场出现,尤其对武器相关的古代技术有特殊兴趣。”
林暮秋思考着这些信息:“那么,我们与他们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情况比那复杂,”苏雨晴回答,手指轻轻敲击车窗,“政治上,各国都在表面维持合作研究的姿态,同时暗中竞争。有些技术确实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复原和理解,但没人愿意完全共享。天机局的立场是优先保护炎夏境内的遗迹和技术,同时监控其他国家的研究进展,防止危险技术的滥用。”
他们到达机场后,被直接引导至一个私人航站楼。一架中型喷气式飞机已经在等待,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公务机,没有任何特殊标识。
登机后,林暮秋发现机舱内部配备了先进的通讯和监测设备。除了他和苏雨晴,机上还有两名技术人员和一位林暮秋没见过的中年男子,对方穿着随意但举止沉稳。
“这是郑鸿博士,考古语言学专家,”苏雨晴介绍道,“他将协助我们解读遗址中可能出现的文字和符号。”
郑博士与林暮秋握手,微笑着说:“久闻大名,林同学。听说你在古代符号解读方面有特殊天赋。”
飞机起飞后,苏雨晴展开了一个全息投影,显示出工地的卫星图像和初步考古报告。
“目前已知的情况:三天前,阳洛城东一处商业中心地基开挖时,工人发现了一系列地下结构。当地文物部门初步确认这是东汉时期的建筑,可能与阳洛观星台有关。”
郑博士补充道:“汉代的观星设施通常与政治和宗教紧密相连。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象变化反映帝王统治的正当性,因此观星台不仅是科学设施,也是政治和宗教权力的象征。”
苏雨晴继续:“特殊之处在于,初步调查发现地下建筑中存在大量不明金属构件,这在同时期遗址中极为罕见。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金属似乎形成了某种与天文观测相关的大型装置。”
她切换到另一张图片,显示出一个金属圆盘的局部照片,上面刻有精细的纹路和符号。
“这些符号,”林暮秋凑近看,感到一种奇怪的熟悉感,“它们不只是描述天体运行,还记录了某种能量流动模式。”
郑博士惊讶地看着他:“你能看出这些?这些符号的组合非常罕见,我只在极少数古籍中见过类似记载。”
林暮秋不太确定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只能诚实地说:“这些符号。。。对我来说似乎能直接传达信息。自从那次在洞穴中的经历后,我对某些古代符号有种直觉上的理解。”
苏雨晴和郑博士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正是我们需要你的原因,”苏雨晴说,“如果你能现场解读这些符号,我们就能更快理解装置的功能和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