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能力训练 (第1/2页)
周六的清晨,天才蒙蒙亮,林暮秋已经在校门口等待。他带了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换洗衣物和一些必需品,心情既紧张又期待。这将是他第一次作为天机局成员参与实地任务,尽管只是一次“适合初学者”的考察。
准时七点,一辆普通的黑色SUV停在了校门前。车窗降下,露出苏雨晴那张熟悉的面孔。不同于训练时的严肃装束,今天她穿着一身休闲装:深蓝色的牛仔裤和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看起来像普通的年轻人。
“上车,”她简短地说,“路上要三个小时。”
林暮秋坐进副驾驶,发现后座上还有一位中年男子,正专注地操作着一台特殊的笔记本电脑。
“这是王工程师,”苏雨晴介绍道,“负责这次任务的技术支持。”
王工程师友好地点点头:“你就是林暮秋啊,听说你的能力很特别。期待看到你在现场的表现。”
车子驶离燕京,向河北方向行驶。一路上,苏雨晴向林暮秋介绍了此行的任务细节。
“这是一处最近由建筑工地意外发现的古代遗址,初步判断可能是汉代或更早的地下建筑。有趣的是,工地的挖掘机在接近某个位置时全部失灵,电子设备也出现干扰。这些都是源力场存在的典型迹象。”
“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林暮秋问道。
“首先评估遗址的性质和重要性,”苏雨晴回答,“如果确认存在古代源力装置,我们需要确保它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接触。同时,收集可能的信息和样本进行研究。”
王工程师补充道:“我负责检测和记录能量波动,以及必要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你的任务,林暮秋,主要是利用你的感知能力帮助我们找到关键区域和物品。”
旅程中,林暮秋通过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开始思考这个隐藏在普通人视野之外的世界。各种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为什么这些古代技术会失传?现代政府是从何时开始意识到并研究这些现象的?全球其他组织又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
“你在想什么?”苏雨晴突然问道,打断了他的思绪。
“只是在想关于古代源力技术的事,”林暮秋回答,“如果古人真的掌握了这么先进的能量系统,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历史记载?”
“有记载,只是形式不同,”苏雨晴说,“古代文献中的丹道、风水、七星术等,都是对源力技术的描述,只是用当时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后来随着科学兴起,这些被视为迷信而被忽视。”
王工程师笑着补充:“再加上历史上的多次文献焚毁和战争破坏,很多直接记载已经丢失。现在我们能找到的多是间接证据和残留的实物。”
三小时后,车子驶入一个小镇,然后沿着乡间小路来到一处被临时围栏封闭的建筑工地。现场已经有几辆车和一些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看起来像是当地文物部门的人员。
苏雨晴向他们出示了某种证件,对方立即放行并提供了引导。林暮秋注意到,这些人对天机局似乎既敬畏又不太了解,只知道这是某种高级别的政府特殊机构。
“记住,对外我们是国家文物鉴定专家组,”苏雨晴低声提醒林暮秋,“普通考古学家只负责常规文物,我们负责处理。。。特殊情况。”
工地中央有一个大坑,显然是机械挖掘的结果。坑底露出了一个看似普通的石砌拱门,但即使在阳光下,入口处也显得异常阴暗,仿佛光线被某种力量吸收了。
“有感觉吗?”苏雨晴问林暮秋,同时王工程师开始设置他的设备。
林暮秋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立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微弱但稳定的能量波动,从地下结构散发出来。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与他在横断山脉洞穴中感受到的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有源力场存在,”他睁开眼睛说道,“但感觉。。。很平静,像是睡眠状态。不像是防御系统,更像是某种储存或休眠装置。”
王工程师看着他的读数点头认同:“能量波动很规律,没有攻击性特征。初步判断是安全的。”
三人换上特制的防护服(看起来像普通的工作服,但据说能提供某种能量屏蔽),戴上头灯,开始下到坑里。苏雨晴走在前面,警惕地观察着周围;林暮秋在中间,集中精力感知可能的源力波动;王工程师在后面,不断记录数据。
穿过石拱门,他们进入了一条狭长的隧道。墙壁上有模糊的壁画和一些奇怪的符号,随着头灯光线的移动,这些符号似乎在微微发光。
“这些符号。。。”林暮秋轻声说,“它们在记录能量流动的路径。”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能理解这一点,这些知识似乎直接从符号传递到了他的意识中。
“没错,”苏雨晴看起来有些惊讶,“这是古代源力导引系统的一部分。它们指引能量沿特定路径流动,类似现代的电路图。你是怎么知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