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邢州 (第1/2页)
赵州城与邢州城相距并不遥远,不足百里的路程,若是趁夜出发,前半夜启程,后半夜便能抵达。只是此刻,正值城门紧闭之时,众人也只能在城外等候。
邢州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乃是龙兴之地,当今天下的陛下大官家郭威便是出自于此,就连备受瞩目的太子柴荣,亦是邢州人氏。也正因如此,这座城池虽说算不上大周最大的军事重镇,可在整个大周的地位却举足轻重,仿佛承载着大周朝的半个大后方,透着一股别样的威严与庄重。
一时半会儿城门也开不了,谢务崇等人只好围聚在官道一旁,燃起了一个小小的火堆。江铖见谢温蕴坐在马车里,想着这夜寒露重,便想带着她一同下去,凑到火堆旁暖暖身子。可谢温蕴一想到那些谢家的人,满心都是厌恶与抵触,哪里愿意再与他们碰面,便婉拒了江铖的好意。
江铖心中想着,如今这情形,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多一事不如出大事。于是便独自跳下马车,缓缓朝着那火堆走去。
此时,谢务崇正带着几个本家的兄弟,伙同着一大帮门客,围坐在火堆旁嘻嘻哈哈地闲聊着,那欢声笑语在这寂静的夜空中显得颇为响亮。可一瞧见江铖走过来,众人顿时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一般,纷纷闭上了嘴巴,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和尴尬。
江铖倒是没在意这些,他来到众人跟前,神色自若地席地而坐,脸上带着几分随和的笑意,开口说道:“二舅哥,我瞧这邢州城的规模看着着实不小啊,想必城里定是十分繁华热闹吧。”
谢务崇冷哼了一声,瞥了江铖一眼,带着几分炫耀又略带不屑的口吻说道:“三郎啊,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龙兴之地!想过那道门,骑马你得下马牵着,坐轿你得下轿跟着。”
江铖一听,脸上露出一副质疑的神情,随即大声笑了起来,边笑边摇头道:“哪能有这样的规矩?我可从没听说过李世民的陇西老家有这般讲究。咱们大官家的谱儿,难道比唐朝李家还大?”
谢务崇的一个本家弟弟,名叫谢务佑的,见缝插针地接过话头,还故意装出一副博学多识的模样,清了清嗓子说道:“三郎啊,你这就有所不知了。那唐朝老李家的祖陵可就在邢州。所以说这邢州城是龙兴之地,那可是有根有据的。”
江铖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心里想着这不是在胡扯嘛,脸上满是疑惑,不服气地反驳道:“谁不知道陇西李氏啊,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怎么就跟邢州扯上关系了?我可真是头一回听说这事儿。”
这时,一个门客赶忙凑过来插嘴道:“三郎君,你这就有所不知了。李渊虽说出身陇西,可后来,他一直说自己是从邢州迁移过去的。所以后来唐朝就在邢州修建了大唐祖陵,在那里面,还追封了二帝一王,祭拜的可是他们的三世祖和四世祖。你说说,这能是一般的地方吗?”
江铖听了这话,心中暗自思忖,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还真是长了见识了。
谢务佑见江铖一脸懵懵的样子,顿时来了精神,越发得意地说道:“始皇你总知道吧?那可是在邢州驾崩的。还有啊,西南边儿咱们大周的老冤家蜀国,他们的开国皇帝孟知祥,那也是邢州人。现在的蜀国皇帝孟昶,虽说生在太原,可平日里还总是以邢州人自居。就拿跟咱们大官家相互通使的时候来说吧,那都是按照同乡之礼来行事的。要不怎么说邢州城是龙兴之地、帝王之乡。跟你这么说吧,到了邢州城啊,这姓郭的、姓柴的、姓孟的,那可都是轻易惹不得的主儿。姓孟的还好说,毕竟蜀国离这儿远,有点鞭长莫及的意思。可这郭、柴二姓,那在城里封公封侯的,简直是数不胜数啊,到处都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