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楼兰国解梦 (第1/2页)
集市上热闹非凡,有卖胡饼、馕、毕罗、烤肉的,那香气如同一股股诱人的丝线,紧紧地缠绕着我们;有卖梨子、桃、杏等水果的,那色彩鲜艳得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让人垂涎欲滴。
看着这些食物,我俩的肚子仿佛被施了魔法,越逛越饿。
我们身上没有古代的货币,只能如同两个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旁观者,眼巴巴地看着这些美食,过过眼瘾。
我身上有手机,可是这里没有信号,即使有信号,他们这儿也没有微信二维码可以让我扫。
我决定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看来只有摆地摊,才能挣点生活费,解决一下温饱问题”,我喃喃自语道。
我发现这个集市上的人,使用着四种语言。
一种是汉语,如同一曲悠扬的古乐,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一种是阿拉伯语,仿佛是神秘的沙漠之音,充满了异域风情。
一种是楼兰国官方语言佉卢语,宛如古老的密码,等待着我去破解。
还有一种是楼兰人的母语——吐火罗语,那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汉语是我的母语,这个对我来说如同呼吸般自然,但是我对其他三种语言却如同陌生人一般,一无所知。
不过幸运的是,广野纯子如同一位语言的精灵,她会说阿拉伯语,并且还听得懂一点点佉卢语和吐火罗语。
“解梦,造梦,梦唤醒”,我如同一个街头的魔术师,坐在地摊上,用汉语大声地吆喝着,那声音仿佛是一道神秘的咒语,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广野纯子则如同我的忠实伙伴,坐在我身边,用阿拉伯语吆喝着,那声音如同夜莺的歌声,婉转悠扬。
集市里,三三两两的路人,听到我俩的吆喝声后,便如潮水般围了过来。
这些人中有汉人,也有胡人,他们如同好奇的孩子,蹲在我的地摊边,睁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俩。
他们毕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生意,所以都只是蹲在一边,如同在观看一场新奇的表演,默默观望。
我的肚子越来越饿了,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着,我只能不停地吆喝着,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我深知唯有高声叫卖,方能引得路人驻足围观,如此一来,我的生意若能开张,我和广野纯子便可解决温饱之忧了。
广野纯子许是饿得厉害,吆喝之声逐渐变得有气无力,仿若风中残烛。
“我昨夜做了一场梦,梦中大雨倾盆而下”,一个操着阿拉伯语的胡人凑近我,恳请我为他解梦。
广野纯子见有生意上门,顿时精神一振,赶忙为我做起了翻译。
“你近日将有意外之财”,我目光如炬,笃定地望着他说道。
这胡人乃是生意人,听了广野纯子的翻译后,心中狂喜,如获至宝,扔下一枚铜钱,心满意足地离去。
广野纯子手持这枚铜钱,如飞鸟般奔向前面的摊位,买了两个馕回来。
我的生意一经开张,便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
找我解梦之人,接踵而至,我的地摊前,排起了长龙。
“汉朝使节出使楼兰,请诸位行个方便!让一让!让一让!”
一支驼队从集市东边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
楼兰于秦汉之际,乃是中国西域的一个弹丸小国。
然至汉昭帝时,因匈奴日益强盛,楼兰国遂渐趋依附匈奴。
驼队之中,有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在经过我的摊位时,戛然而止。
“你会解梦?”此人语气中透着质疑。
“正是,本人乃周公嫡系传人,解梦乃吾之专长”,我不卑不亢,从容应道。
“好,我付钱请你为我解梦,若解得好,另有赏赐”,此人边说边从马上翻身而下,将一两银子稳稳地放在我的地摊上。
这个人看似一介文弱书生,实则豪爽不羁。
“您太客气了,请您详述您所做之梦吧”,我谦恭有礼地说道。
“这几日,我在来西域的路上,犹如进入了一场奇幻之梦,梦见自己办完公差后,竟命丧归途,不知此梦究竟是吉是凶”,此人蹲下身来,目光如炬,紧紧地凝视着我。
“此梦恰似那云雾缭绕的山峦,吉凶难辨,实乃千年难遇之奇梦”,我故作神秘的言道。
“此话何意?还望周公传人不吝赐教”,此人朝我拱手作揖,言辞恳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