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新年伊始 (第2/2页)
待到孙公公来,李平安率先进门问安。
另外五个默默跟在后边,哪怕小俊子目光怨毒,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干爹对李平安最为信赖、倚仗。
“孩儿恭贺干爹新禧,祝您福寿绵长,步步高升……”
“无需多礼。”
孙公公挥挥手,双目赤红布满血丝,昨晚整宿没睡,又遭到刘提督教训,心情极为不佳。
淑妃疑似与元妃联手的消息,对皇后一系影响深远。
好在有老祖宗这根定海神针,听闻消息后,说了句“无需在意、好生当差”,便安了众人的心。
孙公公吩咐道:“近些日好生当差,不可惹事!”
话越少,事越重。
平日里孙公公为彰显威严权力,会吩咐许多闲杂差事,完不成也不妨,至多挨几句斥责。
现在简单十来个字,则是必须、一定要落实。
众干儿自然明白其中含义,齐声领命,暂且将心中害人的想法收敛,风波过后再做清算。
孙公公说道:“也不必太过紧张,老祖宗在那儿,优势就在咱们这儿。”
众人再次应诺,李平安见气氛轻松下来,好奇问道。
“干爹,御膳房门口那位瑾是什么来历?”
“小瑾子是直殿监徐公公干儿,武道天赋上乘,做事向来严谨,咱特意借来些时日。”
孙公公说道:“切不能再出现玉醍醐之事,免得让人抓住马脚,你们平日里也要注意着!”
御膳房在宫中地位特殊,油水丰厚倒是其次,从陛下、妃子吃食上能知晓许多事,若是孙公公倒了,主事一职落入昭阳宫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李平安等人躬身领命,退出主事房。
孙公公望着几个干儿背影,目光来回徘徊,眼眸闪过凶光。
“究竟是谁偷了玉醍醐,不是小俊子、小安子,另三个里边谁敢瞒着咱捣乱滋事!”
孙公公不在乎玉醍醐少了,而是不喜欢御膳房脱离掌控的感觉,任何不稳定缘由,他都要提前按死。
原本怀疑李平安,毕竟小良子说他坏话最多。
昨晚见李平安留下银票,这般无用的、愚蠢的滥发善心,应当是做不出害人手段。
……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
自除夕宴过后,李平安的日子恢复了平静。
早上摸黑给干爹请安,此事已经成了惯例,哪怕几个干儿齐心商量,也不敢说恢复从前时辰。
之后寻个地界补回笼觉,晌午吃贡品大乱炖。
晚间传膳,大多数都在勤政殿,少数时候是在昭阳宫或坤宁宫。
时隔多年陛下重新亲近皇后,对内侍司很多人来说是大好事,孙公公对干儿们态度好了许多。
李平安眼中,和蔼的皇后娘娘远胜过“狐媚子”元妃。
“狐媚子”这个词是从两个小太监口中听来,随着丹田真气日益浑厚,耳朵愈发灵敏,能听清两三丈外的窃窃私语。
“听说话语气应是自己人,不好举报去司礼监领赏银……”
李平安感觉很是可惜,以这俩家伙口不择言的模样,早晚让别人抓住把柄换成银子。
纵使站在元妃对面,哪怕心里骂了无数遍,恨不得元妃暴毙,李平安嘴上从未有过任何不尊敬。
偶尔宫中遇见了,下跪磕头又快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