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村里人分成了两派 (第1/2页)
童远山就在不远处。
童铁生一眼看到了他们。
走过去后,低声说道:“远山哥,我爹现在有空了,我已经大概把情况和他说了一下,他想听听你的建议。”
童远山没有迟疑,转身带着童小安去了村长跟前。
“远山啊,你真的觉得京城不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童远山没有急着应答,而是低头和童小安说道:“小安,你把之前听到的事情和你村长爷爷说一下。”
刚刚童远山他们一行人到的时候,他就看到了童小安。他只以为是童小安闹着要来,童远山惯着他才带在身边的。
这会儿才知道,童小安才是关键。
村长收起了轻视的态度,微微弓腰,仔细听童小安说话。
“村长爷爷,之前咱们路过平顺县的时候,我听到有两个官差模样的人说起来,说北境那边要打仗了,估摸着这段时间要征徭役。”
官差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
不过村长并不太相信。
谁也不愿意去服徭役,要真有这种消息传出来,平顺县的人早就乱了。
可之前路过的时候,没看到有什么异常。
童小安继续说道:“我还听他们说,现在去往京城的难民不少,征徭役要先征用难民中的壮劳力,免得这么多人涌进京城生乱?”
村长听了皱眉:“远山,你就是听了小孩子这话,才选择弃京南下吗?”
在他看来,童小安的话实属于漏洞百出。
征徭役都是按家按户出人头,全部从难民中征用,就不怕难民造反吗?
难民已经在京城脚下了,这样的政策强压下来,很容易激起民愤。
绝境之下,所有人都会奋力争取,到时候皇城岌岌可危。
皇帝是昏了头,才会想出这种馊主意。
压低了声音,只有他们三个能听到:“当今圣上治世无能,但下面也有能臣辅助,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童远山摇头:“北境生乱,南边也是虎视眈眈。灾情四起,民心动乱,要是再闹大征徭役的事情,人心惶惶,不是更容易生乱?平顺县距离京城也就是五六天的脚程,消息传到他们耳朵里实属合理。但是再远点,消息可就不一定能传得出去了。传不出去消息,就不怕生乱。于上位者而言,自然是好事。”
“平顺县得人没有动静,是因为他们想着这么多的难民,除去老弱病残,数量足可以满足需求,征徭役不会动到他们头上。我觉得恰恰是因为平顺县得人都没有动静,这事才可靠呢。”
“至于您说的难民造反,更是难如登天。我们手无寸铁,皇城却是戒备森严。城门一关,你觉得我们靠双拳能打得开吗?皇城脚下难民虽多,但不是人多就一定管用的。再壮实的劳力,饿个三五天,都会眼冒金星,腿脚发软,这个时候就算是不满徭役征用,想反抗都有心无力,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再者说,服徭役也是有银子拿的,有了银子就能买东西,到时候家里人就有了活路。这事给你,你愿不愿意?”
村长听到这些分析,脸色越发难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