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镇南王生死不明 (第1/2页)
接下来的几天,雾霾笼罩,阴雨连绵。
四月十一日,小国舅袁瀚在袁府停灵三日后,就匆匆下葬。
四月十三日,宗亲勋贵、文武百官齐聚思善门,举行了太子的初祭礼,场面十分宏大。
初祭礼结束后,镇南王便向皇帝提出了辞行,他本预定在万寿节后就回南疆的,因为萧无咎以及四皇子逼宫的变数,在京中多停留了一个月,现在也的确该走了。
皇帝虽不舍,但也还是同意了,毕竟镇南王是南疆的主心骨,南方百越国一直对大裕虎视眈眈,南疆必须有镇南王坐镇,方能震慑百越。
西北没了景如焰,如今岌岌可危,南疆不能再出任何变数了。
四月十四日,镇南王府的车队便上路了,只留下世子妃许氏在京中,只等着十八那日接走洛明珠再上路。
也是同一日,楚明鸢与萧无咎从萧府搬入了楠英街的仪宾府。
如今京中也有不少人都知道萧无咎是镇南王与王妃的嫡子,见他甚至没去给他父王送行,心中也是唏嘘。
四月十五日,行大祭礼,皇帝亲临,礼同初祭。当晚,袁皇后病了,病中再次为四皇子求情,但皇帝拂袖而去,再也没去过坤宁宫。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宫,谁也没注意到萧无咎在某一天不见了。
四月十八日,镇南王府的车队出了冀州,进入兖州境内。
下午途径东郡时,镇南王下令随行的五百骑兵在济北城外驻扎一日再走。
“阿湛,你们先去驿馆歇着吧。”镇南王对顾湛说,“本王要去一趟净莲寺。”
无论是顾湛还是白侧妃,都识趣地没提要跟他一起去,母子俩都知道净莲寺对于镇南王与王妃有着特别的意义。
“父王,您的痛风又犯了吧。”顾湛体贴地提议道,“别骑马去了,坐马车吧,太医不是给您配了药茶吗?”
镇南王点点头,吩咐小厮:“去备车。”
“父王您早去早回。”顾湛又道,“我打算去府衙拜会一下李知府。”
一盏茶后,镇南王坐上马车,只带了七八个亲卫踩着黄昏的暮色出了城,去往位于城郊翠连山的净莲寺。
官道平稳,马车规律地摇晃着。
喝了小厮煮的药茶后,渐渐地,马车里的镇南王有了几分困意。
在小厮的劝说下,他合眼靠在车厢的板壁上小憩起来。
车厢中点着檀香,镇南王半睡半醒,痛风带来的不适令他无法入眠,时不时地睁开眼,揉两下膝关节。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又一次睁开眼时,注意到车厢里有些暗,便挑开右侧窗帘往车外扫了一眼。
夕阳落下大半,天边半明半晦。
镇南王揉了揉眉心,哑声问小厮:“净莲寺还没到吗?”
“快了。”小厮解释道,“有条路因为山石滑坡走不了,车夫就改道走了。”
“您再合眼休息一会儿,就到了。”
但一直到夕阳彻底落山,净莲寺还没有到。
车厢里点起了一盏玻璃烛灯,烛火摇曳。
镇南王正想让车夫停车,忽然间,马车剧烈地摇晃了两下,外面的车夫“吁”地安抚着马匹,但马匹依然焦虑地嘶鸣不已。
“王爷,有人劫道。”一道男声在外头紧张地高喊。
昏黄的烛火在玻璃灯罩内急速摇曳,在镇南王沟壑分明的脸庞上投下了晦暗不明的光影。
“竟然有人敢劫本王的道?”
镇南王不惧反笑,甚至有了大开杀戒的跃跃欲试,冷冷地下令:
“杀无赦!”
他想去摸放在旁边的佩刀,却摸了个空……
咦?
与此同时,马车外的喧嚣声渐盛。
“大家小心,是劫匪!”
“兄弟们上,王爷有令,杀无赦!”
阵阵高亢的喊叫声撕裂了山林间的寂静与安宁。
紧接着,铮铮的金戈此起彼伏地响起,夹着惊心动魄的惨叫声,绝望的喘息声,凌乱的马蹄声……一股无法忽视的血腥味自窗口飘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