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嫡母 (第1/2页)
原主是侯府嫡女,也是父母的老来得女,上头有三个哥哥,她在家十分受宠。
在新科进士们打马游街的时候,她看中了容貌出色的探花郎贾梁。
老侯爷问探花郎可有婚配,他说没有。
老侯爷便请人做媒,原主嫁给了贾梁。
婚后,贾梁得到侯府的大力支持,比同年进士的起步都高。
他明明享受了婚姻的好处,却认为侯府以权势逼人,典型的软饭硬吃。
贾梁纳了青梅竹马的表妹当贵妾,还一个接一个地往家里抬人。
不止如此,他甚至纵容宠妾害死原主的儿子,还流连花楼,染了脏病。
贾梁去世后,侯府接原主回家。
可她看到庶子年幼丧母,觉得他可怜,便留了下来。
原主用嫁妆养活庶子,送他去书院读书,给他请名师,为他娶高门嫡女。
可惜,庶子是个面慈心黑的人。
他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十分精明,可在家里宠妾灭妻,和亲爹一模一样。
后来,原主在后宅争斗中被波及,中了毒。
庶子却不想影响自己的名声,硬生生给瞒了下来。
被毒药伤了身体的原主缠绵病榻,一年后就死了。
去世前,庶子指责原主当年逼死了自己的生母,活该用自己的命来赔。
……
“老爷,您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妾怎么办啊……”
耳边的哭声吵得丁萱头疼。
特别是那些女人身上的脂粉味,香浓刺鼻。
丁萱皱眉,拿帕子捂着鼻子。
看到脸上长满了红疙瘩的贾梁,她飞快后退。
真恶心啊!
花柳病!
这种病在现代社会也是个麻烦问题,更别提古代医疗技术水平这么落后。
扫了一眼这些跪着啼哭的女人,发现其中不少人也被贾梁传染了,丁萱撒腿离开屋子。
自作孽不得活!
如今,贾梁在云州任职。
这里远离京城,侯府管不住他,所以他格外放纵,就是为了羞辱原主。
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
这门亲事侯府又没有威逼,原主也不是嫁不出去。
贾梁不过是既要又要,想站着把侯府的好处拿了,还听不得半点儿实话。
如今,他进入生命倒计时。
丁萱也要好好盘算一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回到院子,她让自己人开始收拾东西。
至于贾梁,丁萱研究了一下古代凌迟的刑法,炼成了一种新的符纸,丢在贾梁身上。
从这天起,贾梁的身体每日都如同遭遇凌迟一样,疼痛难忍。
哀嚎声,日日在宅子上空盘旋。
过来的大夫没有一个看出是什么问题,只觉得贾大人的花柳病格外折磨人。
就这样,被凌迟符折磨了二十天后,贾梁终于断气。
正好这天,丁萱的二哥也带人过来了。
丁家大哥身居要职,无法离开,三哥又脾气暴躁。
唯独二哥,八面玲珑,适合处理这个烂摊子。
丁二哥虽然怨恨妹夫欺辱妹妹,可好歹面子功夫做得很足。
贾梁死得不光彩,丧事也没有大办。
本朝民风开放,寡妇再嫁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丁萱打算跟二哥回京,离开这个鬼地方。
府里的莺莺燕燕们知道消息后,全部跪在丁萱院子门口,求她留下。
之前贾梁在,这些人没少仗着他的宠爱给原主找麻烦。
丁萱又不是原主那个傻子,不发卖了她们都已经是她仁慈了。
此时,一处院子里,孙姨娘得知丁萱要回京城,急得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她能预想到,没了夫人,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子。
夫人是侯府出身,家世好,见识不俗,还有娘家当靠山。
若是她留下来,贾家就有主心骨,她的儿子也有个好的前程。
孙姨娘看着还懵懵懂懂,不通晓人事的儿子,一咬牙,做出了决定。
“治儿,以后一定要好好听夫人的话,把夫人当成亲娘一般孝顺!”
孙姨娘吞了毒药,嘴角流着血,拉着贾治的手仔细叮嘱道。
等下人跑来说孙姨娘自尽了,丁萱笑了起来。
她倒是个果断的人,生了一副慈母心肠。
前世,那个“孝顺”儿子口口声声指责原主,说是她逼死了自己生母。
这白眼狼的基因,和他亲爹一模一样。
这回,丁萱叫人送了解药,把孙姨娘救了下来。
贾治那么想念亲娘,她就全了他们的母子情深。
丁萱走的时候,拿着单子,把所有属于她的东西都拿走了。
大到庭院里的太湖石,建房子的楠木,地上的青石砖。
小到家具桌椅,字画屏风。
甚至连用的碗筷,都是她的陪嫁。
看着空荡荡,像是被洗劫一空的宅子,小妾们这才知道原来贾府一直都是靠夫人养活的。
老爷还有她们,花的都是夫人的嫁妆。
丁萱这一走,所有人都没了着落。
等孙姨娘醒来,得知消息,懊悔得不行。
是她的错,误了儿子的前程。
要是之前她直接撞棺材上随贾梁而去,不但能落下个好名声,还能让丁萱不得不收养贾治。
“治儿,是娘对不起你,娘对不起你——”
孙姨娘抱着贾治,默默流泪。
贾治官居二品,寿终正寝。
死前看到儿孙各个有出息,贾家兴旺发达,贾治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生母早逝。
没想到,他再次睁开眼睛,娘亲居然还活着。
“娘!娘你不要死!治儿陪着你,别哭!”
贾治激动地给孙姨娘抹泪。
很快,他就弄清了当下的情形。
和前世一样,父亲去世,只是这回侯府提前来人,接走了嫡母。
贾治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环节出错,不过他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的前程。
毕竟他前世在宦海几十载可不是白活的。
如今满级重生,难道还会害怕?
贾治甚至暗自高兴,自己知晓未来的许多事情,这次一定能比上辈子更优秀更出色,说不定还能入阁当首辅。
贾家大房接手了贾梁的一切,其实也没什么,就一个空荡荡的宅子。
贾治是贾梁的唯一血脉,大房到底没有苛待他。
孙姨娘可以留下来照顾贾治,其他的莺莺燕燕,大房给了她们身契,让她们离开。
许多人不愿意走,最后大房杀鸡儆猴,卖了几个闹得最凶的,其他人才老实下来。
本来,贾治以为大房的伯父会竭尽全力供自己读书。
可他也不想想,大房也是有儿孙的。
贾家能出一个探花郎,以后肯定能出第二个。
帮扶隔房的孩子,为什么不供自己孩子读书呢?
这回,贾治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他跟着大房的孩子们一起上私塾。
原本他还想在私塾一鸣惊人,好让大房投资自己,把资源全部倾注在他身上。
可是拿着书本,贾治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空。
上面的字他不认识,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也全忘了。
不仅如此,那些官场上的经验,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他全部都想不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