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文忠也得高看我一眼 (第1/2页)
“二哥,我可没有这意思。”
胡翊立即辩解着,那一口一个二哥叫的亲切极了。
“哼。”李文忠继续板着张脸,“这时候知道叫二哥了?”
“叫大帅!”
胡翊此时脸皮就厚了,赶忙说道,“好二哥,别吓我了,你知道我是不经吓的。”
李文忠瞥了他一眼,十分的不满,“知道你是为了刺激我,为那些伤兵谋个公平。”
胡翊跟着嘿嘿笑着,李文忠就又说道:
“看在静端的面上,一百军棍记在账上,下次若是再犯就一起罚。”
“谢大帅!”
胡翊立即欢喜地做了个揖。
李文忠看着这货,一时间也觉得有些好笑。
说胡翊正经吧,有时候也不正经,说他不正经,今天这事情办的却很正经。
便也就在此时,陈龙来到胡翊和李文忠面前,抱拳跪地,泪如涌泉一般,泣道:
“多谢父帅,多谢姑父,今日大仇得报,全靠您们从中周旋,我死也值了!”
一时间,心中积压的那些委屈、痛苦和负面情绪,在这一刻终于全部纾解开来,陈龙更是回过头来,向着胡翊郑重的磕头跪拜:
“姑父对我恩如再造,请受侄儿与已经死难的全家人,向您谢拜!”
陈龙又拜了三拜,胡翊赶紧伸手将他搀起来。
李文忠得知陈龙的身世后,更是感慨良久,看向陈龙久久不知该说些什么。
“真是难为你了!”
李文忠一时间百感交集,扯着胡翊又说道,“那一百军棍不记了,我还要向上位陈奏,给你小子记上一功呢,这件事办得就漂亮。”
李文忠就说道,“晚上文英回来,今夜加上你三哥,咱哥儿四个一起坐坐,明日就要出征了。”
胡翊点着头,问道,“二哥,你要亲自带兵袭取雁门关?那道关可是不好夺啊。”
李文忠道,“先锋傅友德已到了井陉口,抵住了太原城的咽喉,我令廖永忠带领五千人马佯攻代州,逼扩廓分兵去救,然后令你三哥在路上伏击赶去救代州的元兵,得胜后再把代州的粮草烧毁,如此一来代州守军不战自退,我则趁此机会奇袭雁门,只要拿下了雁门,三路兵马合围太原,到时候就该轮到你来建功了。”
胡翊在李文忠面前就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毕竟来说,他有多少斤两李文忠又岂会看不出?
胡翊便说道,“叫我去攻太原,二哥也知道我的本事,这可不是我能干的。”
李文忠笑着说道,“谁叫你去带兵攻城了?放心吧,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胡翊开始在伤兵营里继续忙活着。
还是忙着配备大蒜素的事。
用大蒜汁液涂疮口的法子虽然野蛮,倒也能收获些疗效,只是比较低罢了,所以现在没什么人信服。
大蒜治疗创伤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
至于中国古代的记载,春秋时候已有用大蒜消肿、避除瘴气的记载了,但要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才正式载有治疗创伤脓伤的具体表述。
看起来,至少在元末明初时,这种方法还未进入大众的视野,被视作是异类。
至于大蒜素的析出,胡翊所能想到的两个简易的办法,就是用醋析和盐析。
用醋析出的大蒜素,效果相对更好,但是最多保存两三天就会变质。
反而用盐析出的大蒜素,效果略逊色于醋析,但是稳定性长,表面倒上一层油脂就可以封存一个多月,适合打仗带到战场上去急救。
至于制作方法就很简单了。
疯狂的砸蒜!
砸的越烂越细越好,然后加入盐或醋,放在太阳下暴晒三天左右,便能以最简易的方法析出大蒜素。
胡翊现在令陈龙他们就在做这件事。
大蒜的汁液被证明是有效的,再加上他的补气药粉吊命,致死伤营的伤亡略有下降,也令一些伤者的疮口流脓有所减少。
那就继续做下去!
到了夜晚时分,忙了一天的胡翊来到帅帐。
军中禁酒,而且不等天亮就要行军,更是要断绝酒水。
李文忠就以羊奶作为饮品,弄了两只全羊来烤。
这个时候,就该叫他们见识见识胡监军的手艺了。
在胡翊看来,这么好的羊肉不拿来做烧烤,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胡翊将其中一只羊搬过来,仅用片刻时间便将其分割成小块,开始腌起肉来。
何文辉看着胡翊那熟练的手法,赞叹起来道,“妹夫这双手真是熟练,一看就是个老吃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