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星如雨 (第1/2页)
孟玄进京时,引得汴京万人空巷。
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位西川之主究竟长什么模样,百姓们围在城门口附近的大道两旁,开封府的兵丁将长枪横着都拦不住汹涌的人潮。
百姓们将双臂交叉在胸前,时不时的伸出手指歪头对着友人笑着议论;妇人抱着怀里的孩子,和姑嫂们说着家事,孩子将手指嗦在嘴里,懵懂的望着一辆辆马车;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面无表情的望着眼前的盛况,将汴京百姓也当成了风景。
望云军一身黑色甲胄,个个面容严肃,即使回到了京城,依然警惕的望着四周的房屋瓦舍和巷口街角、街铺二楼。
他们腰挎长刀、背背弓弩,马脖子上挂着两袋弩箭,腰后横着一杆长槊。虎背熊腰,粗壮的大腿看着就很吓人,军靴踩在马镫里,全军静默无声。
一支军队很冷漠,会让人感到害怕和不适。
但如果这支军队是我家的,那就没事了,高冷好啊~杀气重也好啊~
还不够,再冷点!!
望云军的将官大部分都是开封府临颍县的子弟,他们基本都在汴京城里买了宅院。他们的家人看到自己的丈夫儿子如此威武,竟然把蜀国皇帝都给抓回来了,别提多骄傲了!
刘廷让的儿子站在街边,拉着刘家娘子的手激动的跳着高声喊道:“娘!快看,是爹!爹好威风啊!”
刘廷让的娘子只是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紧接着一言不发的抬头望向刘廷让,满眼的温柔和爱慕。
奉辞伐罪,旌旗所向。
抚绥万方,拓土开疆。
立在马上的刘廷让看着眼前的一切,回想起种种过往,不禁感慨万千。
如果不是当年父亲去招惹郡公,结下了这一段爱恨纠葛,估计自己这辈子都达不到今天的成就!擒龙而回,荣归故里,啧啧……
有那么一瞬间,刘廷让都有些怀疑当年父亲是不是看出来了郡公不同凡响。
老文亲自在乾元殿接见了孟玄和徐守心,他先是指责了孟玄治理国家的过失和抵抗天兵的愚蠢。而后又话锋一转,宽慰他不用害怕,他的烂摊子大郑兜着了,现在就安心的做个大郑帝国的三好公民,待遇方面不用担心,和韩登的工资一样。
孟玄和徐守心诚惶诚恐、恭恭敬敬的磕头谢恩。
目送着御林金卫将这对年轻的夫妻送出殿外后,坐在龙椅上的文训低下头,用大拇指抚摸了一下扶手上的黄金龙头后,撅着嘴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群臣见陛下不出声,互相看了看彼此,皆不解其意。
良久后,文训缓缓起身,背起双手低着头,看着明亮如镜的地砖,一路闲庭信步,慢慢下到大殿里,来到了分列着文武朝臣的殿中央。
随后,他抬起头,在满朝大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大臣们虽然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但都是脸色轻松的与他对视,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文训淡淡一笑,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朕现在觉得,做皇帝……感觉是真好啊~~”
嗯?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满朝公卿闻言后齐齐放声大笑!洪亮的笑声冲破了乾元殿的斗拱画壁、朱阁雕窗、琉璃青瓦,声震云霄,直冲九天之上!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文若,也露出了爽朗的笑容;老持成重的杜宣双手叠在一起拄着拐杖,笑的身子后仰;一向注重官员仪态的林济远,一手扶着冯延的肩膀、单手握笏板,最是无状!
大郑,在他们君臣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平定了孟蜀。
李唐,也不会例外。
千百年后,他们的名字将会永远留在后人心中,成为继秦汉晋隋唐后,又一个威临万邦、文治鼎盛的大一统王朝!
“陛下~”
一名礼部的员外郎挪步出列,满面红光的用双手捧着笏板,朝着仰天大笑的文训恭敬行礼:
“微臣恭贺陛下,将西川四府两州、七十四县收入囊中。后日便是中秋佳节了,臣斗胆建议:今年的中秋要大办特办!要让整个汴京都热闹起来,让百姓与官员们同为陛下相庆!
陛下自汝南起兵以来,收徐州、灭宋舒、破应开疆、驱草原三部,关东、关中尽皆仰德而附,北征孙芝,逼降李遗景,长驱祁连山下,王师直抵玉门!继往开来,震古烁今!
如今更是尽取巴蜀,想来江南亦不远矣!臣知道您向来节俭,但这次请恕臣等无礼,不管您愿不愿意,建隆三年的中秋,一定要成为青史留名的盛世灯会才是!!”
他的话说完,其他大臣们纷纷笑着点头称是,齐齐高声赞同——
“是啊是啊,岳大人言之有理!”
“不错,陛下,确实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