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老好人 (第2/2页)
两个人沉默了好久后,淑妃才重新轻轻的开口:
“姐姐万不可再妄自菲薄,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虽然陛下一时生气,但你毕竟是太子生母,大郑皇后,这一点任谁来也改变不了。
妹妹近来斗胆越界,打听留意了前朝动向,周家子弟虽被下职放官,但在太子的暗助下,大部分都没有性命之忧。
我还听说蜀国已经乱起如沸,想来不久后陛下就要伐蜀了。若是能够功成,我与太子各自使力,趁着陛下高兴之际,寻一佳节良机,必叫陛下回心转意。
虽然不能立刻冰释雪消,但若是能取了禁足,也是大喜一件!我们循序渐进,将失去的重新拿回来,陛下的心也是肉长的,姐姐与陛下伉俪多年,情分定然还在心中。”
“唉……”
皇后微微有些感动的扭头看向淑妃,这傻妹子,从当年进入府里时就天真无邪,没有心计,到如今怎么还这么蠢萌?
自己犯的是弑君之罪,他没有废后赐死,已经是看在若儿和多年情分的面子上了,哪里可能还会原谅……
难为她还一步一步的替自己想破冰之法,一想起自己先前对她还抱有成见和埋怨,皇后就觉的有些无地自容,无颜面对淑妃。
“陛下心中已经没有了我,禁不禁足已经不重要了。深院与高墙,清风欲断肠,留不住恩爱的香……”
淑妃再次拉住皇后的手,皱着眉黛严肃的看着她,语气坚定的说道:
“姐姐!妹妹与太子虽未通气,但我们一直都在默契缝合你跟陛下的嫌隙。帝后不能不和啊!这不仅仅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更是皇家、是整个大郑的事!
我等尚在斡旋扭转,姐姐岂可轻言放弃!!”
皇后被淑妃坚定的语气、担忧的表情、鼓励的话语感动的眼眶湿润,连忙用丝绢沾了沾眼角,红着眼睛吸了吸鼻子,点着头说道:
“妹妹说的在理,本宫是大郑的皇后,不能因为自己的罪责放弃肩上的担子,本宫一定会重拾心情,以罪人之身侍奉好陛下的!”
“嗯!”
听到皇后这样说,淑妃才开心的抿着嘴笑了,还不自觉的频频点头,皇后能够这样想,她也很开心。
心情稍微有点转好的皇后充满怜爱的看着眼前的淑妃,语气温柔的说道:
“你呀,还是跟刚入府那会儿一样,总是为家里考虑。这也得亏是你来执掌后宫,要是换了廖家那狐媚子或者旁人,还不得尾巴翘到天上去?
其实陛下让你来主理后宫,我是放心的,也服气。也只有将钥匙交给你,这个家才能磕磕绊绊的继续下去。她们都只知争宠夺爱,根本不晓得大局为重,唉!”
淑妃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看向二人拉在一起的双手,害羞了一会后,又抬起头有些小女儿心性的傲娇道:
“那又如何,太子能文能武,品性上佳,更有一帮良臣勇将忠心追随。妹妹说句晦气的掏心话,将来陛下龙御归天后,姐姐仍然是大郑太后!我们文家人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人能够撼动我们、撼动姐姐一分一毫!!”
皇后听得心中也生出了赞同之意,确实如此,布衣百姓都说“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风浪是过不去的。
“况且,陛下最倚重的凌点检,与太子、秦王关系都不错,其妻又与意儿来往甚密,这汴京如铁桶一般牢靠。
外臣之中,关中、江淮、中原人心尽握,那王郡公也是他们早年旧交。听说陛下当初还未起事时,他们已经在凌点检的府邸里遇见过了,都是老人,不会有差错的。”
啧……
听到淑妃提起凌晨,皇后的心情顿时又复杂了起来。
这么些年过去了,自己还是没有看透那个年轻人。
轻轻摇了摇头后,皇后对淑妃缓缓说道:“他只是若儿的朋友,并非……唉~”
“嗯?”
皇后的话让淑妃一愣,什么叫只是朋友?跟太子做朋友,那不就是政治盟友吗?这还有什么不同吗?
“罢了罢了,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跟姐姐说的有点多。后宫不得干政,要是被陛下听了去,少不了要一顿数落了,要是赶上心情不好,妹妹可就一时半会见不到姐姐了,休要再提,休要再提~”
皇后见淑妃岔开话题,张了张嘴,总觉得不吐不快。
“你听我说,那孩子跟旁的朝臣边吏不一样。”
淑妃愣了愣,抿了抿嘴,好像不敢接话。
皇后没有理会她的惊讶和不解,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那孩子看似洒脱,实则偏执,我也是近来才想明白。他当年与陛下战场巧遇,二人过命的交情,故而他只忠于陛下一人。倘若是若儿有了不该有的心思,怕是他不会念旧……
甚至有时候我觉得,他虽然一直在尽心尽力的保护陛下,但也未必就见得完全忠于陛下,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还不清楚……但这种感觉真的很强烈!”
淑妃听的彻底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忠于陛下,但又不完全忠于陛下。
那还能忠于谁?谁能比陛下权力大?谁能比陛下地位高?谁能比陛下更重要?
虽然没明白皇后是什么意思,不过,这条线索很重要。
从清露宫走出来后,淑妃并没有急着坐上抬辇,而是依旧立在门头望向天空,只不过这次是背对着门头。
“凌晨……”
当你在一群俊男靓女中发现有个长相普通的,当你在一群行业精英中发现有个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当你在一群热情销售中发现有个不争不抢的。
不要怀疑,他(她)指定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不然也没有底气和资格站在这里。
甚至,他(她)可能远在这群同伴之上。
淑妃作为一个不争不抢了三十年的旧人,能够在一群感情深厚的老人和一群新鲜活泼的新人里脱颖而出,被文训看重并且赋予后宫大权,可不仅仅是因为性情随和。
宅斗激烈,宫斗血腥。
她却几十年如一日屹立不倒,如今更是稳坐钓鱼台,让包括帝后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放心、服气。
能搅出大锅饭的,没有一个是简单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