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监守自盗 (第2/2页)
董金刀摇了摇头,“不太可能,即便楚国天命司的人有能力劫走税银,也运不出大夏。”
“确实,三百万两,想要运走可不容易。”韩宁点头赞同。
“如果不是山匪,也不是楚国天命司,那会是什么人?”红莲看着他问。
“好问题……”韩宁嘿嘿一笑,示意道:“走,上山看看!”
说完,他大步往山上走。
青蝉和红莲立刻跟了上去。
董金刀有些好奇,也跟了上去。
青砾山不高,四人很快便到了山顶,整座山大半都是青灰色砾石,只有北边有一小片树林。
官兵在搜山,到处都是人。
韩宁站到一块巨石上,居高临下望去,山脚下的营地一览无余,视线越过营地,便是一条宽阔的河流。
“这条河的下游是不是流入京都?”韩宁问。
红莲不知道,看向董金刀。
董金刀点了点头,“这是京运河,有一条分支流入京都,接入忘忧河。”
“这就对了!”韩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什么对了?”红莲问。
韩宁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劫走税银的既不是山匪,也不是楚国天命司,而是有人监守自盗……”
红莲:“监守自盗?”
“对,就是监守自盗!”韩宁很肯定。
其实不难猜!
运送税银的时间和路线都是机密。
不论是山匪还是天命司,都很难知晓这些,即便知晓,也很难给护送的官兵下药,即便能下药,也不可能将三千官兵全部迷晕。
能够兵不血刃地劫走三百万两税银,必然是自己人。
负责运送税银的是户部,为了防止监守自盗,护送的兵马则是由兵部调遣,所以主谋不是户部的人,就是兵部的人。
听了韩宁的分析,红莲有些认同了。
“会不会是那个逃走的魏振?”她问。
董金刀说:“事发后,魏府已经被查封,但只抓到魏振的一个小妾和小妾所生的女儿,魏振的老婆和三个儿子都不在府中,据说三天前就离开了京都。”
红莲一喜,“这不很明显了吗,监守自盗的就是魏振。”
韩宁摇了摇头,“魏振虽有参与,但不是主谋。”
魏家在京都也是名门望族,三百万两税银确实很诱人,但劫了税银后呢?抛弃所有家眷当逃犯,带着三百万两税银能逃到哪里?
有命劫银子,没命花啊。
红莲:“那主谋是谁?”
“是一个能够轻易压死他的人!”韩宁说。
魏振是东海郡的都尉,官职从四品,能逼他犯下这种株连九族大罪的,还真不多。
“会不会是兵部大员?”红莲问。
韩宁咧嘴一笑,“不用猜,找到税银就知道主谋是谁了。”
“三百万两税银份量不轻,马车肯定会留下痕迹的……”红莲说着询问地看向董金刀。
红莲姐变聪明了,但还不够。
韩宁微微一笑,也跟着看向董金刀。
这家伙是怕自己抢了他的功劳吗?所以这么重要的线索只口不提。
董金刀尴尬地轻咳了声,“根据沿途留下的痕迹,运送税银的马车应该是往南去了,我已派了一队骑兵沿着印迹去追踪……”
事关重大,他刚刚故意没说。
韩宁摇了摇头:“不用浪费时间,那些马车是引诱你们去追的……”
董金刀办案经验丰富,他当然知道马车痕迹是劫匪故布疑阵,劫匪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就不可能驾着马车逃跑。
三百万两税银,装了十几辆马车,这样跑根本跑不掉。
但即便如此,追还是要追的!
红莲扫了眼四周,“税银不会藏在这座山中吧?”
“小侯爷,你怎么看?”
董金刀看向韩宁问,明显是想考考他。
他想看看小侯爷到底有几分本事。
“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税银既没有被运走,也不在这座山中。”韩宁说。
红莲:“那在何处?”
韩宁看了眼山下的河水,吐出四个字:“京都城内。”
“怎么可能?”红莲一脸不信。
“小侯爷,何以见得?”董金刀问。
韩宁看了董金刀一眼,发现他并不惊讶。
显然,这家伙也猜到了,只是想考考自己。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样大一批税银,要想从陆地运走太难了,痕迹太明显,藏又藏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水路……”
“那也不一定会运去京都城内吧!”董金刀接着问。
“能够让魏振卖命的人,必定是京中大员,而且魏振是护送的主将,他要劫税银,沿途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动手,没必要等到了京都……”
韩宁顿了顿,看了眼山下的京运河,接着道:“之所以等到这里才下手,是因为方便从这条河运入京都。”
“小侯爷真是让在下刮目相看。”董金刀夸赞道。
“董大人,有没有调查一下船只?”韩宁问。
董金刀点了点头,“早已在查了!”
韩宁愣了一下,他终于明白了,董金刀又是带大军搜山,又是派兵追踪马车,目的是迷惑京都中主谋的视线而已。
皇城司的金刀,果然精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