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曾静说大清要完,雍正破防! (第1/2页)
赛尔图当即张大了嘴,抬头看向弘历。
随后,赛尔图忙否认道:“没有,自然没有,奴才主子只是让奴才别触怒了四爷!夸四爷您是奴才不能得罪的厉害皇子!”
“所以,你就是这么听你主子话的?”
“他让你别触怒我,结果,你一来就触怒我!”
弘历沉声问道。
赛尔图立马磕头如捣蒜:“四爷恕罪,四爷恕罪,奴才只是怕四爷您受了有些汉官的挑唆,真的误会了奴才的主子!”
“你觉得我会轻易受谁的挑唆吗?”
弘历呵呵冷笑了一下,问道。
“谁会被轻易挑唆,你但凡是个明白人,应该比我清楚!”
“你接下来,大可看看,看看我有没有被汉官轻易挑唆!”
接着,弘历又说了两句,语气森严的很。
弘历说到这里,不待他继续说话,就道:“先起来说正事吧。”
“嗻!”
赛尔图也就起了身。
弘历接着也让人,去把礼部汉尚书魏廷珍和左右侍郎等堂官皆唤了来。
“礼部眼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博学鸿儒科的举办。”
“汗阿玛也早有圣谕,要礼部必须办好这事,以收人心,以促教化。”
“这事由谁负责,具体有多少士人报了名,要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考试?”
弘历说着就问了起来。
礼部汉尚书魏廷珍这时出列奏道:“回四爷,博学鸿儒科的报名,现下由礼部汉左侍郎王景曾负责。”
王景曾也在这时出列低首汇报说:“启禀四爷,眼下一百七十六名士人报考。”
弘历听后点头:“要让各省多举荐一些,路费皆由礼部出,我已上奏折申请了一笔办理博学鸿儒科的款,朱批已经通过,接下来,不必担心钱财的问题。”
“嗻!”
“四爷礼重天下贤士,臣等感佩万分。”
王景曾忙笑着奉承起来。
赛尔图则也因此,在这时白了王景曾一眼。
查克上状告他主子允祉,让他现在对这些汉臣都没好感。
弘历见此,心里颇为乐意。
满汉大臣如果互相有好感而联合起来,他反而心里不放心。
他知道,雍正作为皇帝也是一样,是不希望满汉大臣私底下勾结起来的,尤其是不希望宗室和汉人士绅勾结在一起,而对抗皇权。
且说,由于雍正采纳了弘历的建议,对参加博学鸿儒科且通过考试的士人所在家乡,加乡试名额与生员名额。
所以,本来不想参加博学鸿儒科的许多名儒,也不得不在本乡亲友的劝说下,还是进了京参加考试。
这也就使得,眼下礼部还是收到了一百七十多名士子的报名。
这些士子,多是许久不第但在当地又颇有名气的举子或生员。
曾静就是其中之一。
他也在家乡亲友的劝说下进了京。
本来,他是不想来的。
受民间一些流言蜚语和吕留良学问的影响,以及他自身性格属于偏极端的,所以,在他看来,清朝已走向末路,到了该被推翻的时候。
不过,曾静在想了想后,又觉得这是一个借机打探清朝虚实的机会。
于是,曾静还是带着自己门徒张熙,一起进了京。
张熙是深知曾静的“大清要完”主张的。
所以,在进京后,张熙因听到诚亲王病倒的事,还特地问着曾静:“先生,您听说了吗,诚亲王病了,原因是,查克上状告了他。”
曾静哼了一声:“可见今上之残暴!让诚亲王这位与世无争的亲哥哥都被他吓得不轻,宗室不宁,这是亡清之兆啊!”
“先是贝子允禟,后又是廉亲王,现在该轮到诚亲王了。”
“那他还开博学鸿儒科?”
张熙为此不解地问道。
曾静道:“很可能是故意迷惑人心,但也有可能是醒悟了,想施行仁政了。”
“不管怎样,如果他能接受以儒治国,则说明这大清还有得救;如果他不能接受,则这大清亡国有日!”
曾静背着手,捋着胡须说道。
查嗣庭在被允祉举报后,其本人和全族还没被押解进京,雍正就先看到了查嗣庭之子献上来的关于允祉陷害皇子、诽谤君父的材料。
诬陷皇子,自然是诬陷弘历。
查克上在奏折里说,在有妓女出现在礼部衙门时,允祉故意说是弘历召的,明显是有意陷害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