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雍正备受感动,欲为中国之主! (第1/2页)
刑部左侍郎海寿又要起身,弘历把着他的手,没让他起身。
左都御史蔡珽也在这时看向了弘历。
弘历抬起双肘枕在案上,十指交叉,看着科雷切夫道。
“你怎么就确定,将来衰弱的就会是我们,而不是你们更加衰弱呢?”
“你怎么就确定,你们罗刹人一定会同仇敌忾,难道是你们的贵族缙绅愿意解放农奴,让农奴可以像我大清的子民一样,可以入列九卿大学士,成为中枢执政,乃至封侯赐诰命?”
“你怎么就确定,就算你们将来会在国力上超过我们,而我们今日的忍让,真的能让你们不会一直垂涎我们这片富饶地,不会欺负我们?”
弘历问了这三个问题后,科雷切夫哑住了。
蔡珽和海寿等同审官员也都敬仰地看向了弘历,不由得颔首。
“不过是对中国有了些浅薄的认知,就在这里大放厥词!竟然还觉得自己很了解中国,乃至觉得可以鄙夷中国!”
“你殊不知,中国遇到且消灭过的北方强大蛮族,不只你们一个;你更不知,在这片土地,只要接受教化,就皆会被天子视为赤子,无论何族,哪怕是你们罗刹人。”
“所以,你们屠杀蒙人,与满人、汉人到底有没有关系,不是你说了算,是我中国圣天子说了算!”
弘历说到这里,科雷切夫瞪大了眼。
弘历的这些话里,有更集中的皇权,有阶级上的认识,也有对华夷几千年争斗的经验总结。
所以,科雷切夫那粗浅的文化积淀,一时在弘历面前,更加无言以对。
弘历则继续淡淡道:“还有,你不应该否定我,也不应该说我蠢,那样只会显得你很蠢很可笑!”
“因为,你现在否定我,就等于是在否定圣明烛照的天下之主!我若无能,就不会现在还在理藩院主管藩政!”
看着科雷切夫的弘历说着就微微笑了起来。
而弘历这话,也让蔡珽、海寿颇为赞同,也就暗叹“四爷能说这话是真的洞明一切!知道讨好外夷不及讨好皇权!”
科雷切夫红了脸。
但他却无法反驳说,弘历这是为了讨好皇帝为了得到大位,而不顾自己国家的安危。
因为,弘历已经先通过诘问他的方式,暗示他,他不相信不讨好皇帝不得到大位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而只相信,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是,先成为皇帝,成为天下最有权力的人!
科雷切夫也就只在这里惨笑了一下:“居然没能成功忽悠您,您果然让人感到可怕!”
说着。
科雷切夫就伏首道:“既如此,死在您的手里,也算值得,我甘愿认罪,接受你们的处置!”
弘历接下来也将自己审讯科雷切夫的过程,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对此道:“你回答的不错,但照你这个意思,似乎议定边界也没有意义?”
“儿臣是没有想过依靠一份条约,就能让边境得到长久的安宁,就能让罗刹国老实。”
“但议定边界,却是我大清皇帝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在给他们罗刹国恩赐一个愿与之和平共处的机会,目的在于我大清承诺,只有他们守规矩,就不会与之为敌。”
弘历这时回道。
雍正点头笑道:“你能这样想,很对!靠一纸面条约的确维持不了和平,如同靠减少仇恨,不宣教仇恨,也维持不了和平一样,只有时刻让国运昌隆,才能保证天下安宁。”
“阿玛说的是。”
弘历回了一句,接着又道:“但通过这些日子主管藩政,儿子也越发明白,国家各方面要是不统一,外夷就会越发嚣张。”
雍正听后看向了他:“怎么讲?”
“如科雷切夫所言,他敢肆意屠戮蒙人侵占漠北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杀蒙人,满人、汉人会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
“如果我大清各族能统一认识,承认自己是中国一分子,通认大清皇帝为唯一效忠者,通用一种各族皆需掌握语言,通以维护大清国运为荣,那外夷自然不敢有挑拨离间之心。”
“我大清只靠外敌来杀是杀不死的,唯独在内部分裂互相视为仇雠时,才会被轻易杀死。”
弘历也看向雍正回道。
雍正笑了笑说:“但这样做,首先就是得将各族百姓皆视为自己的子民,一视同仁,贵贱尊卑可以有不同,但都能有为大清显贵的机会,都能安稳的活着,这样,他们才会认同大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