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孙赐名,又有格格怀孕! (第1/2页)
雍正在凝神沉思的时候,又瞅了皇孙一眼。
他的目光,不由得放到了他刚给皇孙赐的玉葫芦万代佩上面。
于是,他突然起身,把皇孙交给了皇后,然后,他自己则含笑着走去了正堂左侧的外书房。
弘历和在场的人都跟了过去。
而雍正立在书房案后,就亲自选了一支笔,蘸了墨,在苏培盛铺开宣纸后,于上面写了一个字。
“琳!”
弘历看见这个字,就想到了“琳琅满目”一词,也就知道雍正这是希望自己子孙能更多的意思。
弘历为此一笑。
雍正不满足只有一个皇孙。是肯定的。
同时,他知道,在这一刻,历史再次产生了偏差。
因为历史上,乾隆的第一个儿子出身时,雍正和乾隆两人没有现在这样亲密,而乾隆第一个孩子的名字,也是雍正让乾隆自己取的,且取名为璜,其母是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
在弘历看来,当时十八岁的乾隆可能在给自己第一个儿子取名时,只想到了自己儿子作为皇孙,乃系黄带子的宗室子弟,所以为其取名“永璜”。
这一世,雍正则不但要以美玉为名,象征该皇孙的尊贵,还寄予了自己的美好期望。
“琳,美玉也!”
“《子虚赋》有言:琳瑉琨珸,瑊玏玄厉;但愿,吾家多宝玉,也皆为有德有才之人。”
雍正这时也笑着说起了自己这样取名的寓意。
弘历因而越发觉得,雍正和乾隆的风格是真的不一样,连取名方面也是如此,雍正讲究的是雅致含蓄,乾隆更偏向雍容华贵。
永琳!
弘历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因为,他也希望自己能多子多福,而且各个有出息!
“儿臣代皇孙永琳,在此叩谢汗玛法赐名。”
弘历为此大拜在了雍正面前。
雍正笑着颔首,抬手让弘历起来后,就从皇后手中又抱过皇孙来,看着襁褓里的皇孙,不禁再次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来。
“主子,怡亲王、庄亲王、履郡王……,已来朗润园,因得知主子在这里,故请旨是否允见他们。”
这时,太监魏珠走了来奏道。
雍正知道这些人是来道贺的,也就点头道:
“让他们进来吧。”
“那儿臣去迎一下。”
弘历这时奏请道。
雍正点首。
因弘历现在也是亲王,自然不必开大园中门跪迎,但他到底是诸多亲王郡王的晚辈,还是要在角门恭迎的。
“侄儿弘历,给诸位叔伯请安!”
弘历在见到允祥等人进来后,就跟允祥等宗室长辈行了礼,恭迎他们。
而接下来,弘历基本上都是在恭迎这些宗室长辈。
因为都知道雍正都亲自来了的缘故,宗室中的长辈们,除了被圈禁的和在外面的,也都不敢再偷懒,自然都纷纷来了。
即便是行动不便的老七,淳亲王允祐,都一瘸一拐的来了这里。
毕竟,这些人已经都知道,雍正非常敏感,在乎细节,谁要是不来表示一下庆贺之意,雍正很可能会很不高兴。
“老七来的晚可以理解,他毕竟腿脚不便,但老三怎么也来这么晚。”
但雍正永远会注意到别人即便注意了也还是会注意不到的细节。
所以,在许多宗室成员都来了时,他还是因为诚亲王老三来的比较晚,而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为此心情开始有些不快。
因外男们已经来了,所以,皇后和熹贵妃等随雍正来的女眷也就去了后园。
现在能听到雍正说这话的,除了在他身旁站抱着皇孙而准备给诸宗室长辈看的弘历,就是老十三和老十六俩雍正铁杆。
弘历对此倒是不意外。
他记得,这老三允祉总是在日常细节上被人发现把柄,历史上就因为在允祥的葬礼上迟到早退而被雍正严惩。
可见,老三总是在一些小事细节上被人揪住把柄。
当然,碰见雍正这么一位“细节控”,除非是真的足够注意细节的人,不然真的容易被雍正抓住错处。
在弘历看来,老三明显没有这个情商,要不然也不会在他指出弘晟有损自己这个皇子颜面的时,还护子心切的说“多大回事”,而一点谨慎性都没有,非得他威胁性的提醒才意识过来。
但弘历挺乐意见到老三如此容易被雍正逮到细节上的错处。
这样,雍正渐渐就会越来越厌恶老三,而有利于他接下来找机会让弘晟也被过继给老十当儿子,从而让弘晟难以在老三的纵容之下继续任意妄为。
而弘历那时也便能以弘晟好为大清好的名义让老十严管弘晟,好好用黄金棍或者黄金鞭继续教弘晟做人。
毕竟,老十素来头脑简单又鲁莽,但同时也重兄弟子侄间的情义,自然愿意以为兄弟子侄们好的名义,教训纠正被一些被认为走上歪路的兄弟子侄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