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当四爷的狗是荣幸! (第2/2页)
“再说,他这新增的亏空也能怪到先帝面上吗,龙袍质量也越来越差,这个曹兆页就是扶不起的烂泥!”
雍正这时也继续责备起曹兆页来。
弘历对此也想到了一句话。
那就是,娘希匹,曹兆页无能!
于是,弘历也把隆科多账本递了来:“阿玛,可能曹兆页压根就没想过用改善经营、整顿江宁织造业的方式,解决亏空的问题,而是想用旁门左道的方式,因为据儿臣所知,他光给隆科多送的银子就已达二十万两。”
雍正听后抬起了头。
脸冷如冰。
接着,雍正就因为看见弘历手里的账本,而问道:“这是什么?”
“隆科多献给儿臣的账本,是关于他收受贿赂的明细,里面不少僭越之物。”
弘历把账本递到雍正面前回道。
雍正忙亲自接了过来,认真翻阅了起来。
雍正看时,倒也的确没有生气,反而越看越是笑容满面:“这个隆科多,还真是赌性大啊。”
“阿玛说的是。”
弘历回道。
雍正接着又一脸凝重道:“不过这种不把自己身家性命当回事的人,也往往不会把别人的身家性命当回事。”
弘历再次点头。
他听出了雍正话里的意思。
隆科多虽然豪赌一场,把身家性命交给了自己,但也因此,他在雍正这里就没了价值。
“阿玛,先养肥再说吧。”
弘历为此提议道。
雍正笑着颔首。
雍正继续看起这账本来。
在他真的看见曹兆页行贿隆科多二十万两银子的情况时,就拧起了眉头。
“这个曹兆页,难怪他新增亏空三十七万,这是拿银子行贿了啊!他是宁肯相信隆科多这些中枢大臣能让朕放弃追究他曹家亏空的事,也不肯相信他自己能补足亏空。”
雍正非常无语地说道。
弘历点头:“有些人的确更愿意相信花钱托人就能解决自己的困难,也形成了习惯,觉得靠别人靠银子,也比靠自己有用。”
雍正道:“那看来是得给这些人一点教训。”
接着,雍正就把账本还给了弘历:“就照你所言,隆科多的账本先留着你这里,等他肥了再说。”
“嗻!”
弘历回了一句。
他就知道,雍正现在还不会对隆科多怎么样。
但雍正无疑已经下定决心抄了曹家。
可因为,他已经下了明旨,给曹家五年宽限,眼下时间还未到,估计还是会等到明年再看看。
弘历接下来自然去了东书房,继续见习政事。
在见习政事时,弘历看见一奏折倒是非常欣悦。
那便是,浙江巡抚法海奏报,已升道台的孙嘉淦已组织愿北上出关垦荒的浙江原贱籍百姓千余户北上,而请朝廷准其由藩司发路费之请。
弘历自然允从。
废除贱籍是雍正改善百姓处境的一项善政,而现在允许百姓出关,则更是让这些贱籍百姓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能给朝廷带来更大的价值,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见习完政事后,弘历突然收到了老三允祉请他去他家里的消息。
弘历不知道老三请自己过去是为何事,但老三毕竟是伯父,在礼法如天的大清,他也不能真的不给老三这份体面,便也就在当晚去了老三这里。
“不知三伯要见侄儿是为何事?”
弘历问了一句。同时看了一眼也在这里的弘晟一眼。
老三则直接说道:“是这样的,这不,顺天府乡试在即嘛,有许多进京士子托人找到我,想借些银子周转,但总共借的额度不少,我一时拿不出来那么多现银,你拿十万两出来借给三伯如何?”
弘历心里冷笑,他知道,老三与其开口说是找他借钱,让他好接济士人,不如说是在找他要银子,好继续维持他那礼贤下士的名声。
因为,据他所知,老三借的钱就没有还过。
他和老十三当年同为旧太子的党羽时,老三和老十三彼此生嫌隙就是老三一开始借银子不还,然后还在充面子说自己从不拿兄弟子侄的银子使,即便是需要周转,从来也是借,而不是要,但就是从没还过。
当然,老三这些人借国库的银子也是不还的,要不然也不必等到雍正硬催。
老三身边的弘晟见弘历沉默不言,就神色不悦地问弘历:“四阿哥不愿意?”
弘历瞅了弘晟一眼,内心生产厌恶之感,随即还是笑着道:
“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在说这事之前,得说说另一件事,想必三伯已经知道,堂兄对十三叔做出不敬之举之时,我当时也在场,且就在十三叔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