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整治江南士绅 (第1/2页)
在东书房的弘历对此咧嘴暗笑。
老三允祉没有让他失望,果然为证明自己没有扶立弘皙的心思,而选择了打他自己的脸,且得罪满都护。
弘历知道,这样一来,雍正自然可以借此削满都护的佐领。
而满都护,与同情满都护的王公大臣即便因此不满,这份不满也会分一半在老三身上。
弘历也不由得承认,这大清的统治阶层也是一个草台班子。
什么亲王贝勒,虽然身份尊贵,见识甚广,学问本事不小,但到底大都心志不坚,目光短浅,苟安畏缩。
所以,老三才禁不住被自己吓唬。
老三怎么在雍正面前,竹筒倒豆子地将满都护对老十六、雍正的不满说出来,以及满都护如何为自己狡辩,弘历没有怎么听,只批阅着雍正给自己的奏折。
弘历现在处理的奏折,主要是来自江南地方的奏折。
因为,他的党羽主要被安排到了这些地方任官。
雍正也有意让他学着如何处理来自江南的事务。
此时,弘历收到的就是来自江苏巡抚李卫的奏折。
眼下,摊丁入亩已在全国推行,江苏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李卫在奏折中状告江南学政陆进贤唆使江南士子暗中阻挠新政,而有意污蔑他李卫在江南苛待士绅、欺男霸女。
弘历也就以雍正的帝王口吻,在票拟的批语上安慰李卫,且令吏部把陆进贤革职锁拿进京,以待都察院查问。
这种情况,他自然会选择支持李卫。
雍正自然也采纳了弘历的批语。
于是,陆进贤在一个月后就收到了自己被革职拿问的谕旨。
陆进贤对此并不服气,也就在向李卫等一众江苏同僚乡绅告辞时,对李卫说道:
“抚院,你衙中发现被奸污致死的女尸,乃证据确凿的事!你如何说是我污蔑?你将拖欠税赋的士绅枷号示众,也确实是事实,有您自己的告示为证,如何就成了鄙人在污蔑你?”
“本院幕僚李隆已经供认女尸是他所为,你还让士子把这事安在本院头上,你这不是污蔑是什么?”
“而在我大清,士绅若拖欠税赋,同民一体受惩,此为国初就有的成例,所以,你说我苛待士绅,也是在胡说八道!”
李卫笑着反问起陆进贤来。
陆进贤也呵呵冷笑:“但李隆是你幕僚,你选的幕僚不正,足可见你也不正!士绅拖欠税赋同民一体受惩,国初虽有成例,但圣主让我等教化百姓,自当以尊重读书人为先,你这样做有悖教化之道!”
“你敢把这话向圣上说吗?”
李卫问了陆进贤一句。
陆进贤沉默未答,只默然往外走去。
“陆学政,您是贤臣,我等佩服!”
这时,一士绅站了出来,向陆进贤作揖一拜。
李卫看向这士绅:“你是何人?”
“鄙人原翰林侍读赵文溥。”
赵文溥凛然捋须回道。
李卫把手一挥:“擅议朝廷革员,代天子定贤愚,大逆不道,立即拿下,待本院请旨治罪!”
“嗻!”
李卫麾下标营参将黄国泰应了一声,就带兵朝赵文溥走了来。
赵文溥之子生员赵成当先站出阻拦:“家父乃先帝所点翰林,你们岂能阻拦?”
噗呲!
黄国泰却直接拔刀,将刀搠进赵成腹部:“我大清没有翰林不能拿的道理,阻挠抚院行权,就是造反,杀无赦!”
赵成一脸愕然地看向黄国泰,口吐鲜血。
赵文溥也愕然看向黄国泰。
“他虽是我标下参领,但他是旗人,所以他杀你们,我也不能管束,我只有在他不听我令的情况下,我才能管束。”
李卫淡淡回道。
赵文溥听后,最终选择咬牙跪了下来:“还请抚院开恩,小人一时失言,才险些代天子议贤,实无僭越皇宪之心啊!”
“说这话太晚!”
“拿了再说,要开恩也是皇上开恩。”
李卫回道。
赵文薄也就还是被黄国泰带兵给拿进了大牢。
李卫则在这之后看向在场官绅:“还有要擅议革员、代天子定贤愚的吗?”
李卫为此还问向了怔在原地陆进贤本人:“陆进贤,你说你自己是不是贤臣?”
陆进贤脸黑如铁,而半晌不言,最后只能拱手而道:“贤与不贤,皆在于圣主明察秋毫!”
“很好!”
“你还算明白。”
李卫点头。
接着,李卫看向在场官绅:“还有没有要说话的?”
“我等只听抚院传达圣谕而行!”
众官绅如此回道。
李卫见此笑了笑。
赵文溥看见这一幕倒是不由得暗暗摇头,心里叹息在这大清朝,江南是真的万马齐喑,士绅卑贱如走犬,而不敢擅发一言!
一个捐纳出身的巡抚都能靠皇权在自己江南士绅头上作威作福,乃至自己这些士绅见武将杀生员而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赵文溥再一看见自己儿子惨死之状,更是悲不自已,泪若雨下。
他很清楚的是,在前明,别说他一个致仕翰林,就是一普通生员乃至秦淮妓女都能评议朝中大臣谁贤谁奸,可在大清,他只是没忍住点评了一下陆进贤而已,却落得如此结局。
“国朝如此不让人说话,不如前明远甚!”
赵文溥也就不由得在内心如此控诉起来。
……
……
“国朝以八旗为本,虽得汉人势豪大户支持而取天下,然刀在八旗之手,自然不必理会其物议如何,继续向外进购大量洋铜!凡称如此会引来倭寇者,先以其通倭恐吓朝廷与浙地百姓而欲谋乱为由严办!”
话转回来。
弘历在东书房批阅奏折时,也批阅到了浙江巡抚法海的奏折。
法海在奏折里提到了浙江士绅大户反对官府对外大肆购买洋铜,还说这样会引来倭寇的事。
而弘历也就在奏折中作了如此批示。
他知道,购洋铜太多会损害士绅大户的利益,不利于他们对百姓敲骨吸髓。
所以,弘历没有因此就让法海减少购买洋铜的规模,而是以一个满清统治者的口吻,要法海这样一个八旗贵族出身的旗籍官员,不理会这样的物议与恐吓之语。
弘历相信,法海作为八旗贵族一员,尽管也是进士出身,熟读儒家经书,更是时文与诗词高手,但毕竟跟浙江士绅不是一个阶层,且素来也心怀社稷,会知道怎么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