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五百零一章:看你能狂多久!

第五百零一章:看你能狂多久!

第五百零一章:看你能狂多久! (第1/2页)

东宫。
  
  胡惟庸、吕本、黄子澄、齐泰位列朱标书房左右两侧。
  
  朱允炆站在朱标身边。
  
  所有人,视线悄悄落在,翻阅密奏的朱标脸上,观察朱标神色同时。
  
  竖耳认真听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汇报。
  
  “根据宋三思送回来的密奏显示,燕藩外务部部长解缙出访陈朝的时间点在陛下给燕王灭陈口谕之前,而且,从解缙的行为举止以及言论,可以看出,解缙的出访,盛气凌人,根本就没想和平解决,似乎更像是,直接下最后通牒,乃至最后战书。”
  
  “其所有言论中,有一句话最为嚣张,过往几年,我们王爷不上你们的餐桌,你们把我们王爷,我们燕华当做菜单上的菜肴,从现在开始,当我们王爷坐在餐桌上,当我们燕华坐在餐桌上时,希望你们能够承担起后果……”
  
  ……
  
  嚣张!
  
  狂妄!
  
  吕本等人,听到这里时,脸色十分难堪,全都捏紧了拳头。
  
  表面看似冲着陈朝。
  
  可那句‘伱们’已经表示的很明显了。
  
  朱皇帝的灭陈口谕尚未抵达,朱四郎怎敢如此狂妄,针对东宫支持的陈朝!
  
  “宋三思提醒我们,陈朝似乎也想甩开朝廷这边,独自灭燕华,似乎想要独吞燕华的一切工业成果,宋三思反复强调,燕华的工业成果,绝不能让陈朝独吞,哪怕是双方共同持有都不行,他认为,一旦陈朝得到燕华的工业成果,必将在未来,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宋千户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纪纲略微停顿时,黄子澄开口。
  
  他承认,燕华的工业技术的确先进。
  
  可他不认为。
  
  陈朝得到燕华的工业成果,就能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大明何等体量!
  
  何等地大物博!
  
  岂是得到一点工业成果的陈朝可以比拟?
  
  其实,他希望,陈朝打垮燕华。
  
  朱皇帝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驾崩呢,朱皇帝一日不死,太子即便监国,他们也不敢促使太子向朱四郎开战。
  
  可如果任由朱四郎继续发展下去。
  
  将来,恐怕就很难遏制朱四郎了!
  
  众人全都看向纪纲。
  
  从燕华观摩回来,已经两年了,燕华的具体情况,说实话,他们比不上这个情报头子。
  
  只是听说,燕华完成了什么产业升级。
  
  生产线配置了蒸汽机动力。
  
  可一个蒸汽动力。
  
  就有这么大的威力?
  
  朱标放下宋三思的密奏,在密奏中,宋三思说的比纪纲更详细。
  
  对工业的威力,似乎更加痴迷。
  
  宋三思距离老四燕华近,或许有一定道理。
  
  但宋三思的密奏中,并未给他描绘出一个,生动形象的燕华。
  
  佐证其言论的数据,太模糊笼统。
  
  纪纲一时间被所有人看着,不由有些紧张,幸亏,关于燕华的情报,依托锦衣卫燕华分系统,他搜集的比较详细。
  
  “禀太子爷,臣只说几个数据,大家就明白,燕华现在的工业威力。”
  
  “截止目前,燕华已经建成了除第一座实验炼钢转炉外,另外三座更为大型的炼钢转炉,钢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吨!”
  
  胡惟庸、吕本等人眼角狠狠跳动。
  
  钢年产量就三十万吨!?
  
  确定是万吨?!
  
  当初他们从燕华观摩离开时,燕华才刚刚建成一座实验性工业转炉。
  
  当时满打满算,年产量好像也就七八千吨!
  
  朱四郎当时还说过,那座实验性工业转炉,至少要运行半年时间。
  
  在工业化生产中,总结新技术的缺陷,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的炼钢转炉。
  
  也就是说。
  
  在往后的一年半时间内。
  
  燕藩就直接把钢产量,干到了三十万吨!
  
  三座大型转炉。
  
  每座转炉,每年可产钢十万吨!?
  
  大家就是再不懂工业,不懂军事,也很清楚,钢铁产量某种程度,决定了军事力量。
  
  朱标看了眼,满脸震惊的胡惟庸等人,“继续说。”
  
  纪纲继续道:“宋三思送回密奏同时,蓬莱行省的锦衣卫,也送来了一份确定消息,燕华的确造出了铁甲战舰,他们亲眼看到,铁甲战舰在白天,驶入鸡笼屿造船厂进行检修维护。”
  
  “多少艘!”吕本急切追问。
  
  纪纲回答:“十六艘。”
  
  呼!
  
  吐气声接二连三响起。
  
  吕本小声喃呢,“十六艘就不怕。”
  
  据他所知。
  
  朱四郎原本的一百五十多艘海军战船,这些年,除了两艘公爵级旗舰。
  
  其他都陆陆续续改装成武装商船,卖给了次大陆的倭国诸侯小国。
  
  两艘公爵级旗舰。
  
  加上十六艘铁甲战舰,也才十八艘罢了。
  
  反观陈朝,据说,海军战船,新旧总数高达两百多艘呢!
  
  蚂蚁咬大象,也能咬死朱四郎吧?
  
  纪纲耳朵很灵,敏锐听到了吕本喃呢,余光瞥视,继续说道:“吕大人切莫轻视燕华,即便现在燕华海军力量不足,我估摸着,燕华凭借其十六艘铁甲战船,以及优良的岸防火炮,采取守势不成问题。”
  
  朱四郎那么聪明,精通武略的一个人。
  
  怎么会做出自废武功的蠢事。
  
  何况,其燕华,对于四海诸国而言,那就是一块让人馋的流口水的肥肉!
  
  其肯定认为,其海陆军军力,能保证防守!
  
  “另外,燕王敢如此大规模,极大削弱其海军力量,也并非无的放矢,燕华的造船能力十分骇人!”
  
  “过去一年,宜兰造船厂,总计建造了伯爵级混合动力商船三百艘,一半卖给了海商,一半依照燕华与倭国诸侯联盟签订的租借法案,提供给了倭国诸侯。”
  
  “这是民用造船能力,至于鸡笼屿,燕华政权控制的这个非民用造船厂的造船能力,虽然没有确切数字,可至少能肯定,过去两年,这个造船厂,完成了十六艘铁甲舰建造,也就意味着,这个造船厂,每年至少可以建造八艘铁甲舰,甚至更多!”
  
  朱允炆微微拧眉,悄悄握拳。
  
  也就是说,一旦战争需要。
  
  燕华每年可建造八艘铁甲战舰,三百艘木制混合动力战船!
  
  要知道,即便是混合动力战船,现在放在四海之上,也是一顶一的主力战舰。
  
  朝廷、陈朝装备最好的战船,也不过是混合动力战船罢了。
  
  依照燕华的建造速度。
  
  如果在一年之内,不能打垮燕华,捣毁燕华的造船工业。
  
  一年之后。
  
  四叔燕华,就能建造出一支相当于大明水师的所有战船!
  
  两年之后,燕华的战船数量,将全面压过陈朝和大明的总和!
  
  若是没有一年打垮燕华,速战速决的能力。
  
  这仗就不用打了!
  
  燕华直接用其雄厚的工业建造速度,用船都能堆死任何政权、任何人!
  
  纪纲察觉众人神情,安慰道:“燕华的建造速度的确很快,但战船是需要人来使用的,燕华现在的海军人员,算上退役的,其实也不多,只要其人员损失太大,即便建造速度很快,人员培养也跟不上。”
  
  见众人神色好转一些,纪纲继续介绍道:“造船业之外,燕华的兵工厂制造能力,也十分可观,据悉,这些年,次大陆倭国诸侯的武器装备,都是靠燕华提供,燕京的锦衣卫估算过,生产线改造,全面使用蒸汽机后,燕华每年至少可以制造十万支精良的燧发枪,五百门各类口径的火炮,如果是制造火绳枪,估计至少是燧发枪的十几倍!”
  
  朱允炆眉头紧拧,“纪指挥使,怎么关于四叔燕华的军事工业,你们锦衣卫都是据悉、估计,难道就没有具体准确的数字吗?”
  
  纪纲看了眼朱允炆。
  
  太子如今有五子。
  
  侧妃吕氏,去岁又为太子添了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还在襁褓中,什么也做不了。
  
  年长些的,只有四子。
  
  太孙近些年和太子的关系有些微妙,父子二人虽说没有红过脸,可任谁都能看得出,这父子二人因为理念不同,有些微妙。
  
  父子二人,都对对方的行为处事,极力克制,极力包容。
  
  三殿下则是太孙的小尾巴。
  
  唯太孙马首是瞻,太孙去哪儿,三殿下就跟着去哪儿,太孙做什么,三殿下就竭力跟随。
  
  努力帮忙。
  
  外面一些保守派,都给三殿下取了一个马屁精的外号。
  
  不过这位三殿下,依旧我行我素。
  
  据说,王侍选都多次阻止,三殿下依旧我行我素。
  
  二殿下允炆,则只要有机会,必定在太子身边,极尽孝顺。
  
  深的许多讲究孝道的保守派盛赞。
  
  其实他知道,这其中,就是吕本在暗中推波助澜。
  
  如今,这位二殿下,已经在金陵士林间小有贤名了。
  
  一副,未来贤王的发展趋势。
  
  当然,这贤名,其实就是造势造出来的。
  
  这位殿下,至今为止,并没做出,让百姓拍手称赞的事情。
  
  倒是太孙和太孙妃,这些年,在民间百姓心中的声望,一日高于一日。
  
  雇工身股制的工厂。
  
  物美价廉的自行车。
  
  惠及金陵无数人的沼气照明工厂。
  
  ……
  
  纪纲收起思绪,小心翼翼看了眼朱标,“近两年,我们安插在燕华军事工业中的探子,都相继被以各种理由调离军事工业岗位……”
  
  很明显。
  
  盗取、盗用专利技术大规模出现后。
  
  燕王朱棣意识到有内鬼。
  
  安插在燕华军事工业体系中的锦衣卫探子,已经被顺藤摸瓜暴露了。
  
  其实,他更担心,这两年,燕华的锦衣卫系统,是不是已经被燕华军情司渗透了。
  
  但这个担心,他不敢说出来。
  
  朱标默默叹了口气。
  
  不由想起朱元璋说的话:你在老四治下布置锦衣卫系统,咱睁只眼闭只眼……你现在,用好不容易布置的锦衣卫系统,做这种下三滥之事,燕华锦衣卫系统已经暴露了!
  
  现在看来,全让父皇猜对了。
  
  恐怕,父皇所说,锦衣卫系统在这两年内,已经被老四军情司渗透成筛子,也是真的。
  
  朱标交代道:“从今往后,燕华锦衣卫分部的成员,永远留在燕华,不准升迁、抽调回中原来,同时,再在燕华单独设立几条,互不统属的单线系统。”
  
  “是!”纪纲平静命令。
  
  自从判断,原有的系统可能出问题,他已经着手在布置新的系统了。
  
  原有这个系统,已经在舍弃之列。
  
  只是其他单线垂直联系的系统尚未建设好。
  
  想搜集燕华的消息,还需要依靠原有的系统。
  
  甚至,他还有一个,不敢说出来的猜测。
  
  锦衣卫燕华分系统,可能,很早就被燕华军情司渗透成筛子了!
  
  所以,他们能得到,燕华经济研究司各种关于经济的研究成果,帮助太子,在过去两年,依托燕华的经济研究成果,打掉大明的地方保护。
  
  那些,被锦衣卫掌握的燕华落后技术。
  
  其实也是燕华故意送给锦衣卫的。
  
  朱四郎在考验太子!
  
  他有种,很可怕的判断。
  
  朱四郎极有可能,其实已经决定,把这些落后技术交给朝廷。
  
  但同时把这些落后技术,故意送给锦衣卫。
  
  就是想借机看看,太子是主动向燕华求援,还是不问自取!
  
  很明显,太子选择了后者。
  
  太子这个选择。
  
  恐怕也让朱四郎决定了,往后,如何与太子相处。
  
  他隐约判断,这次抉择,太子做错了,其实损失很大!
  
  恰是因为判断出,朱四郎在考验,太子又做错了,他才不敢把这种判断说出来。
  
  想来,以太子的英明,恐怕也意识到,做错了选择。
  
  胡惟庸抚须,看向朱标,“太子,陈朝野心勃勃,决定甩开朝廷单干,现在,我们就是想阻止,时间也来不及了。”
  
  若是陈朝灭了朱四郎最好。
  
  朱皇帝肯定盛怒兴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