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九十二章:辗转反侧,添堵!

第四百九十二章:辗转反侧,添堵!

第四百九十二章:辗转反侧,添堵! (第2/2页)

胡惟庸、吕本相互对视。
  
  一天二十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只这样一座炼钢炉。
  
  燕藩就能生产钢7300吨!
  
  这可是7300吨钢啊!
  
  用来制作枪炮,能制作多少!
  
  靳宓可不止吕本、胡惟庸想什么。
  
  他知道蓝玉对师傅没有敌意,笑着点头:“理论上,是这样。这座炼钢炉子,只是一座实验性炉子,我们燕藩现在冶炼生铁和熟铁的高炉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一百吨的高炉了。”
  
  这可不是他吹牛。
  
  虽然在冶铁中,还没有使用这么大的高炉。
  
  但在烧制水泥中,已经应用这种百吨高炉了。
  
  “只要技术验证成功,再建设,我们就不建设这种耗能大、成本高的十吨小炉子了,即便不建设百吨高炉,至少也要直接建设五十吨高炉。”
  
  “一个生铁高炉、一个熟铁高炉,总共就是一百吨,同时,虽然中间的千斤转炉,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制造不出更大的……”
  
  倒不是制造不出更大的。
  
  主要是更大的炉子,加热熔炼、以及生疏铁浆溶液充分混合就不好把握了。
  
  “不过,我们已经想到了办法,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串十几个,数十个千斤转炉。”
  
  增加转炉很简单。
  
  无非就是确保蒸汽动力足够的情况下,按照现在的转炉机括,复制罢了。
  
  ……
  
  这么简单吗?
  
  蓝玉等人看着靳宓侃侃而谈,似乎十分轻松容易。
  
  不由沉默。
  
  这些对于燕藩,对于这个执着于研究技术的小家伙来说,似乎十分轻松,就如其所说,就是复制罢了。
  
  可若是换做大明。
  
  他们听都听的迷迷糊糊,别说建设了。
  
  ……
  
  众人从炼钢厂出来。
  
  朱元璋拉着送行的靳宓说了很多。
  
  然后坐上马车。
  
  马车启动,朱元璋还忍不住,隔着窗户,冲站在门口的靳宓招手。
  
  朱棣笑笑,“看得出来,父皇很高兴。”
  
  哼!
  
  “狗嘴吐不出象牙!”朱元璋笑哼一声,收回视线,看向朱棣,“这样一座高炉,一年就能产钢七千吨,你们还要建设更大的,岂不是,一年钢产量,就会达到十几万吨?”
  
  朱棣点头,“今年没几个月了,大概率就是验证这座钢炉,不过,明年肯定要建设靳宓所说的那种,五十吨、一百吨的高炉。”
  
  “不要好大喜功。”朱元璋语重心长叮嘱道:“你们现在的钢铁消耗量才多大?突然产量暴增数倍,不要搞成你建设世纪大桥,突然间没有了销路,钢厂规模大,就意味着,端这个饭碗的工人多,若是没有销路,工人吃饭都成问题,一定会对你,以及你这个政权产生怨气的。”
  
  朱棣认真点头,笑着解释道:“父皇的教导儿臣记住了,不过,钢产量增加,儿臣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销路问题,随着新式炼钢法的出现,大规模工业炼钢开始,成本会直线下降。”
  
  “一千个百斤小钢炉,七八百人,一年才能产出十几吨钢,耗能大,人工成本更是大的吓人。”
  
  “而这座年产量七千吨的新式钢炉,只需要三百多人,一天的产量,就顶过去一年,钢铁的成本,我估算,最多是小钢炉炼钢的百分之一,随着钢铁价格降低,自行车、新式马车、畜力收割机这些机械价格,至少要砍一半,就有更多人能买得起,这类商品销量增加,完全能消化掉十几万吨钢材。”
  
  清末,为什么没有发展这种百斤小钢炉土法炼钢。
  
  就是因为洋人的钢铁价格,比土法炼钢更便宜。
  
  为什么,类似大冶钢厂使用洋人落后技术的高炉,生产的钢铁,销量也不好,濒临倒闭呢?
  
  要知道,按道理,当时清朝的人工成本,可比洋人的人工成本低很多很多。
  
  他曾经所处的那个时代。
  
  就是凭借低廉的人工成本,用着落后一代或者几代的高耗能技术设备,硬生生生产出比洋人更便宜的工业商品。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丧失关税主权、铁路主权,洋人的钢铁通过掌握关税,低价倾销,再加修建铁路的权力,被洋人控制。
  
  要知道,当时修建铁路,才是最消耗钢材的。
  
  没有销路的大冶钢厂。
  
  即便他的人工成本再低,也发展不起来。
  
  当然,还有官僚风气。
  
  洋务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
  
  朱棣收敛思绪,继续说道:“未来,孩儿还会给采绿的自行车厂,提供这种廉价的钢铁,借助大明更为廉价的人工成本,孩儿估摸着,采绿工厂的自行车成本,可以压缩到两个银币之内,这样,许许多多百姓,攒一年钱,或许就能购买一辆自行车,或者人力三轮车。”
  
  “等将来轨道火车真的研发出来,就算是一年十几万吨钢恐怕都不够用,孩儿估摸着,单单我们燕藩治下,倭岛、蓬莱、吕宋三地,都建设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再加上其他行业耗钢,每年恐怕就需要二三十万吨钢铁。”
  
  “如果朝廷能和我燕藩合作,在咱们中原建设大十字铁路的话,我可以援建朝廷炼钢技术,在建设大十字铁路过程中,训练一批钢铁工人、铁道桥梁建筑工人。”
  
  他当然不会效仿洋鬼子对待清朝,对待大明。
  
  援建技术,他也会援建真正的先进技术。
  
  至于他,是否有利可图?
  
  当然有了。
  
  援建的炼钢厂,肯定不可能满足铁路建设的需求。
  
  绝大部分钢材,还得燕藩提供。
  
  以及蒸汽机车头、车厢等等。
  
  两条大十字铁路建成后,燕藩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催动燕藩工业爆炸式发展同时。
  
  大明也掌握了炼钢和铁路建设。
  
  将来时修三纵三横,还是十万里,二十万里铁路。
  
  大明都可以依靠他援建的技术,自行修建。
  
  培植发展大明的钢铁产业。
  
  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合作方案。
  
  虽说,燕藩援建技术稍微吃点亏,不过他并不在意。
  
  充分的竞争,才能倒逼燕藩进行产业升级。
  
  哼!
  
  朱元璋笑哼:“看得出来,轨道火车还没影子呢,你对这个大十字铁路计划,倒已经是心心念念了……”
  
  朱棣讪笑挠头。
  
  朱元璋含笑瞪了眼,他即便对工业不怎么了解,也十分清楚,在这个计划中,虽然对老四燕藩有好处。
  
  可朝廷是占了便宜的。
  
  也就是老四。
  
  若是现在燕藩之主,不是姓朱,不是老四。
  
  会如此予以大明这么多,有形的、无形的好处吗?
  
  不会!
  
  国与国之交,他太清楚了。
  
  “爹给你个承诺,只要爹还活着,你搞出轨道火车,爹就以大明开国皇帝的身份,和你燕藩签订大十字铁路合作计划!”
  
  他定下的规矩。
  
  即便人走了。
  
  标儿应该还会执行吧?
  
  对此,他不清楚,也十分肯定。
  
  朱棣高兴笑道:“那孩儿可就真的要努力了,保证让父皇看到火车的模样!”
  
  ……
  
  “燕藩太强大了!”
  
  后面的车马内,王禑看着车窗外,向后倒退的大铁桥,看着大铁桥南边,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区,忍不住感慨。
  
  “那一只只钢铁巨兽,令孤……令孤……”
  
  他看到燕藩工业区,那些钢铁巨兽,浑身彻骨的寒冷。
  
  转炉内,熔浆倾到刹那。
  
  扑面而来的火红热浪,仿佛他要被燕藩这只猛兽,吐出来的熊熊烈焰吞噬融化。
  
  “爱卿,孤禁止咱们高丽读书人来燕藩求学,会不会惹恼燕藩?”
  
  李穑脸色猛地一变,“国主……”
  
  “孤不会禁止咱们高丽上层孩子来燕藩。”王禑抬手打断李穑,“但孤不能让那些革新派看到燕藩这一幕,否则,那些该死的革新派,只会更加有恃无恐!”
  
  李穑沉默。
  
  真能禁止的了吗?
  
  他看未必。
  
  燕藩的商人,频繁往来高丽。
  
  越是禁止,那些形形色色的革新团体,对燕藩就越发充满好奇,必然会有很多底层青年读书人,乘坐燕藩海船偷渡燕藩。
  
  据悉,大明就有很多百姓,偷渡燕藩!
  
  ……
  
  “要不要投靠大明,暂时还无法确定,但绝不能得罪燕藩,将来,即便和大明交好,左右逢源,我们幕府将军,也绝不能以得罪燕藩为前提,交好大明。”
  
  日野业子看着朱棣的马车,郑重对兄长日野梓康、以及长子说道。
  
  原以为,燕藩的工业,与他们在大明金陵工业区看到的差不多。
  
  当时她就琢磨。
  
  工业相同。
  
  大明的体量更大。
  
  似乎,完全可以在时机合适时,通过交好大明,摆脱燕藩对他们的控制。
  
  她才不相信,燕王朱棣,那么好心,让他们去次大陆发展。
  
  在燕王朱棣的描绘中,次大陆分明就是一片,比倭国更加富饶肥沃的土地。
  
  这样一块土地,距离燕藩更近。
  
  燕藩为什么不去占领?
  
  所以,她认定,燕王迁徙他们,肯定还有别的用意。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或许,在燕王的目的实现前。
  
  他们就能在次大陆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无惧燕藩呢?
  
  未来,就看谁技高一筹了。
  
  ……
  
  可自从来了燕藩,越是了解,她就越发绝望。
  
  燕藩展露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强大了!
  
  其强大工业展露出的狰狞,宛若要吞掉一切!
  
  当然,她不会坐以待毙。
  
  或许,未来大明的实力会增强呢?
  
  大明都不需要太强。
  
  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只要工业规模,拥有燕藩的十分之一,或许就能灭掉燕藩了。
  
  据说,明太子与燕王朱棣的关系,日趋紧张。
  
  未来,双方未必没有刀兵相见的可能。
  
  她也见过明太子朱标。
  
  臣服这个人,绝对比燕王朱棣好。
  
  面对明太子朱标时,她没有那种,脖子被人牢牢遏制,仿佛随时都会窒息的感觉。
  
  但每次面对燕王朱棣,都会有这种感觉。
  
  “嗯。”
  
  日野梓康轻嗯一声,提醒道:“不要犹豫了,今天就去求见燕王,我们要抢在其他诸侯前面开始迁民,越早去次大陆,对我们好处越大,另外,要向燕王租借以及购买一些武装商船,我们要自己掌握一部分迁徙百姓的运力,不能完全被燕藩捏在手里。”
  
  ……
  
  当夜。
  
  很多人失眠了。
  
  朱棣书房。
  
  “王爷,臣反对!”俞靖激动起身,“咱们海军战船,才刚刚建好三四年,都是上好的战船,怎么能卖给倭寇!万一他们学到了咱们的技术怎么办?”
  
  朱棣含笑看着,只进不出,宛若貔貅的俞靖。
  
  似乎,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海军。
  
  都是貔貅性格。
  
  “战船肯定不能就这么卖给他们,我们售卖的是武装商船,不是战船,所以,除了甲板火炮外,其他舱室火炮都要拆除,这些战船,可以卖出高出购买价格四五成的高价。”
  
  “逐步出售掉这批战船后,我们要更换完全蒸汽动力驱动的战船,同时,随着咱们钢铁产量,以及轧钢生产线的技术进步,我还想着,让造船厂,打造几艘包铁战船,这种包铁战船,更适合你们远航探索。”
  
  说实话。
  
  他也完全没想到,技术进步这么快。
  
  如果他早想到,这么快就能搞出蒸汽机船。
  
  三年前,说什么也不会启动混合动力造舰计划。
  
  不过也不吃亏。
  
  这批战船的售价,完全能更换一支,蒸汽动力舰队。
  
  俞靖脸上这才露出笑容,挠头道:“要是这样,臣支持出售拆除火炮,改装为武装商船的战舰,刚好,让这群倭寇,去陈朝附近,给陈祖义添添堵,倭国诸侯抢占次大陆沿海,也可以限制陈朝向这个方向扩张,将来灭陈朝,还可以要求倭国诸侯出兵!”
  
  甚至,就算太子接受陈朝称臣纳贡。
  
  他们不方便攻打陈朝。
  
  还能驱使倭寇去攻打,他们再‘攻打’倭寇,吞并陈朝!
  
  王爷是不是已经想到了未来和太子之间的摩擦,已经开始提前布局?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