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八十六章:朱元璋后悔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朱元璋后悔了!

第四百八十六章:朱元璋后悔了! (第2/2页)

吕本眉头紧拧,“胡相,你说朱四郎此举到底想干什么?他燕藩海陆军之精锐,天下有目共睹,他舍得把这样的精锐,放归地方?而且,退役不是选那些学习不好的,反而是选好的?”
  
  似乎,朱四郎此举,削弱了燕藩军。
  
  他应该高兴。
  
  也的确有些高兴。
  
  可更多是不解带来的不安。
  
  “胡相,咱们和朱四郎交手颇多,总是输多赢少,我总感觉,朱四郎此番这等自毁长城的行为,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你说,朱四郎到底想干什么?”
  
  胡惟庸沉默……
  
  他也想不出来。
  
  ……
  
  朱元璋马车内。
  
  此刻,朱棣也正在与朱元璋谈论此事。
  
  朱元璋听闻,诧异看着朱棣,“老四,能和咱说说,你这样做的目的吗?”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精锐苗子,就这样让解甲归田。
  
  再耗费颇多,重新培养。
  
  这得不偿失啊!
  
  而且,军队战斗力如何保证?
  
  “父皇见过孩儿麾下的海陆军将士吧?”
  
  闻言,朱元璋点头,等着朱棣下文。
  
  朱棣回答道:“随着入倭之战结束,未来数年,孩儿无力对外扩张,只能耐着性子,先消化倭国,所以,也就不担心,此期间,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问题。”
  
  他不对外扩张。
  
  只是自保。
  
  海军的坚船利炮。
  
  配合一群有经验老兵率领一群训练有素新兵,守住现有的一切,没有任何问题。
  
  “原本,在王仲业代表倭国义军集团献土献民之前,虽然我们的确也准备了退役部分将士,但当时,为了保证战斗力,我没准备大规模退役,可现在,没有对外扩张的需求,需要消化倭国,积累内功的情况下,大规模退役,能帮孩儿把燕藩建设的更上一层楼,补齐过去迅速发展中,留下的隐患和短板。”
  
  过去数年,燕藩迅速发展中。
  
  也留下了不少隐患和短板。
  
  比如,乡村蒙学教育的问题。
  
  比如,吕宋本地人居多村落,发展速度缓慢的问题。
  
  “我们燕藩的军营,其实就是一座学堂,稍后父皇去看看就明白了,我们不光教战士们战斗的技能,还教他们识字,掌握各种技能,他们回到农村,可以成为很好的蒙学先生,他们学习过人人,人格平等的价值观……”
  
  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影响孩子们。
  
  才能帮助燕藩完成,祛除百姓心中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
  
  现在的燕藩,看似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了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
  
  其实不然。
  
  现在这种所谓平等,首先是因为他坚持,下面的官员不好搞这一套,上行下效罢了,他死后,十分容易落得一个人走政息的结局。
  
  一、通过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实现了利益较为平衡的分配,相互制约,形成了人与人平等。
  
  但这种制约,也不稳定。
  
  想要废除,花点手段,也能做到。
  
  所以,只有彻底拔除百姓心中尊贵卑贱的陈腐之风,当百姓不认同,商人、官员就比他们高人一等时。
  
  百姓敢于为涉及自身一点蝇头小利,去大胆利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团结在一起抗争时。
  
  那时,才是人人平等。
  
  而那时,有人敢废除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时,就会有无数百姓,目光愤怒,手握着农具,工厂的锤子,站在别有用心之辈的对立面!
  
  当百姓拥有这份勇气时,就算他的子孙,哪怕再不情愿,也不敢现在百姓的对立面!
  
  反观现在,百姓之所以不怕官员,是因为,百姓知道,他支持他们,他会为他们做主。
  
  这种不怕官员,是寄托在他身上。
  
  这是一种强人政治。
  
  百姓把一切,寄托于他这个强人王爷身上。
  
  内心深处,本质上,还没有完全觉醒。
  
  仍然认为,官是高人一等的。
  
  当他死了,对官,还会畏惧,害怕。
  
  “我们燕藩,现在虽然吏治清明,官员实干,可孩儿很清楚,这都是创业初期的一种奋进气象,以及,现行两个主张,相互制约的结果。一旦开始守业,一旦孩儿这个强人死后,如果百姓从中原带来,又通过家庭教育传给孩子的旧有陈腐观念不改变,未来,这吏治一定会败坏,一旦吏治败坏,两个理念、两个主张必然动摇。”
  
  到时候,燕藩的吏治,必然成为大明那种。
  
  天下无官不贪。
  
  “现在燕藩的情况是,官员在制约下,初步不敢贪腐,也不敢吆五喝六,高高在上。”
  
  “商人因为雇工身股制傍身,有底气,并且,这个群体,读书多,已经明白,孩儿燕藩这一套规则对他们的好处(得到经济利益、安全、享有工人发自内心对他们的尊重),就好像沈至为代表这群人,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加维护两个理念和主张。”
  
  “可百姓群体,还远远不够,那些旧有的陈腐之风,全都被欣欣向荣压在水面之下。”
  
  ……
  
  “燕藩军人,在经过数年军中教育,他们对他们的将军,对孩儿都能保持人格平等,他们退役后,走向民间,就会把这种真正的人格平等,带去民间。”
  
  “军队教育效率更高,在接下来数年承平时间内,孩儿准备把军队,当做人格平等教育的大学堂、策源地!”
  
  每隔两三年。
  
  就重新退役一批招募一批,让退役的将士,把人格平等,持续带入民间。
  
  “未来,孩儿希望,燕藩治下的百姓,彻底拔除,类似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这类陈腐旧思维。”
  
  “只有做到这一点,燕藩现行的这套东西,才真正坚如磐石。”
  
  ……
  
  朱元璋看着朱棣时而皱眉,时而充满乐观,挥舞手臂讲述,渐渐陷入沉思出神。
  
  苦笑摇头。
  
  大明根本无法这样做。
  
  “咱们中原那边,很多人,若是听到你,把这样一支强军,大范围解散退役,恐怕还会拍手称快……”
  
  可这群鼠目寸光之辈。
  
  又岂能洞察,老四此举的深远目的。
  
  当老四完成对百姓陈腐之风改造后。
  
  燕藩坚如磐石时。
  
  这些蠢货,恐怕震惊之余,才会明白,老四此时这么做的目的。
  
  “老四,将来的燕藩,是不是人人都会像咱们家祈婳、雍鸣,开朗、自信、活泼、包容,不以自己身份而傲慢,能和任何人,以平等平常的心态交流?”
  
  朱棣含笑点头,“孩儿希望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
  
  朱元璋看着朱棣,怔怔出神。
  
  他当初,犹豫辗转,最后还是坚持让标儿做大明储君,是不是错了?
  
  此事,他没有与任何人说过。
  
  秀英可能猜到一些。
  
  其实,在老四回朝北征灭元那段时间。
  
  他看着老四建设的福建,内心一度萌生,说服标儿,让贤给老四。
  
  可最终,在犹豫辗转中。
  
  察觉老四没有一点继承大明的想法,他就把这个念头掐灭了。
  
  最终决定,让标儿做新旧大明的过渡君王。
  
  寄希望,雄英来完成大明的革新,创建一个新大明。
  
  吱呀!
  
  马车停顿,朱元璋身子微微晃动。
  
  朱棣的声音响起,“父皇,到了。”
  
  朱元璋回神,顺着窗口看去,瞬间愣怔。
  
  ……
  
  拜年了,祝各位书友大大新年快乐。
  
  今天这章确实没时间,明天肯定最少八千字以上。
  
  另外,这段情节不会太长,让大家觉得拖拉,我准备在五万字之内写完。
  
  然后到朱元璋驾崩,朱标继位这段情节,会简略写。
  
  之后就是朱标时期,大明与燕藩。
  
  最后,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