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七十章:朱标不信燕藩军人都如此

第四百七十章:朱标不信燕藩军人都如此

第四百七十章:朱标不信燕藩军人都如此 (第1/2页)

秦淮河边。
  
  朱樉簇拥着朱棣,站在码头上,等待着入倭将士抵达。
  
  河岸两侧,站满了百姓。
  
  吕本和胡惟庸两个闲人,藏在朱棣为首皇族众人后方的人群中。
  
  吕本看着正在低声交谈说笑的朱棣、朱樉等人,紧盯河面,低语询问:“胡相,你说,朱四郎的陆军会不会和其海军陆战队一般?”
  
  那群只有五百人。
  
  身穿白色军服。
  
  蓝色绸带飘于脑后的海军陆战队,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听听,现在周围的人,也在议论,燕藩陆军是不是和燕藩海军陆战队一模一样。
  
  胡惟庸踮脚看着远处河面,闻声,微微弯腰,低笑道:“吕大人,那等精锐,怎么可能普及,放心吧,海军陆战队那就是朱四郎的脸面,一个人怎么也要把自己的脸面,打扮的漂漂亮亮把?”
  
  吕本暗暗松了口气,唇角露出一丝笑容,“胡相对那个正面阻击战,后方游击战怎么看?”
  
  胡惟庸知道,吕本其实是问他,朱四郎这一仗能不能打赢。
  
  “吕大人放心吧。”胡惟庸盯着远处河面,轻轻拍拍吕本肩膀,“这段时间,我也研究了这个所谓的正面阻击战,后方游击袭扰的战术,并且请教了一些知兵的淮西勋贵,他们都说了,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这种判断,还是朱四郎做出来的,我们要相信朱四郎的判断嘛!”
  
  陆仲亨等人说。
  
  这一战术,如果真的在倭国发生。
  
  那么,朱四郎燕藩军,即便最后能赢得战争,损失也一定会很惨重,会让燕藩付出极大代价。
  
  “可……”
  
  吕本刚开口,胡惟庸抚须笑道:“可朱四郎明知道此战十分凶险,还敢出兵,是不是有了解决办法?”
  
  不等吕本点头,胡惟庸自问自答道:“不可能,倭国这种底层百姓和上层精英,因为倭皇全族被杀,产生的上下同欲,是没办法破解的,朱四郎之所以宁愿付出很大代价,都要打下倭国,说到底,为的就是那个献土献民,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倭国变成燕藩不停流血的脓疮,让倭国的战争,长时间持续下去,一年、两年,甚至四五年!”
  
  最终,把燕藩拖垮!
  
  吕本盯着朱棣背影,阴冷笑了,朱四郎为了献土献民,提升他燕藩的文化、文明高度及影响力。
  
  好大喜功,明知此战的困难,最终还坚持打着一仗。
  
  这就是朱四郎走下坡路的开始。
  
  历史上,这样的君主比比皆是!
  
  多少枭雄,为了一个目的,自以为权衡利弊做出了正确决定,却栽了跟头!
  
  “来了来了!”
  
  突兀响起的激动呼喊声,打断吕本思绪。
  
  吕本抬头,视线向前方延伸。
  
  河面上。
  
  悬挂着大明龙旗的水师战船编队率先出现在视线中。
  
  在大明水师编队后面。
  
  是一个更大的舰队编队。
  
  那种与公爵级战船相同大小的巨船更多。
  
  这种船,大家倒是见过。
  
  燕藩将之称为游轮。
  
  以往这种游轮经常驶入秦淮河,从金陵迁民办事处,接走一船船选择迁徙燕藩的叛民!
  
  无数双眼睛注视下。
  
  海船上。
  
  黑白相间的人影,排成一个个方阵,站在舰船甲板上,静静伫立着。
  
  胡惟庸脸上笑容渐渐消失。
  
  虽然因为距离远,还无法感受,这支燕藩陆军,是否与海军陆战队一般优秀,有那种迷惑愚民,让愚民信任的气质。
  
  但他已经率先从一艘艘战船上的一个个整齐划一方阵,感受到强烈的压力。
  
  左侧河岸上。
  
  徐达、汤和一左一右簇拥保护着朱元璋。
  
  三个老兄弟,站在百姓中,观察着一艘艘从面前河面上,驶过的战船。
  
  朱元璋眯着眼,举着朱棣送他的单筒望远镜,调整望远镜同时,低声询问:“老四燕藩陆军,相较咱们大明新军如何?”
  
  “向大明父老乡亲敬礼!”
  
  朱元璋话音刚响起,尚未落下,从面前,相距十几米驶过的一艘游轮上,铿锵声传来。
  
  嗒!
  
  啪!
  
  刹那间,船上,黑色、白色军装,站如松的战士,齐齐立正,面向两侧河岸,举手敬礼。
  
  “军队向咱们这些老百姓敬礼?”
  
  “这……这……”
  
  “听说,燕王的军队,在燕藩就是这样,很受百姓尊重。”
  
  ……
  
  汤和放下望远镜,扭头看了看周围惊讶议论的百姓,苦笑道:“陛下,其实不用我们评价了,听听周围的声音,就知道,朝廷新军和燕藩陆军孰优孰劣了,咱们的军队,只会让百姓感到害怕。”
  
  反观老四燕藩新军呢?
  
  一举一动,哪怕是面部一个细微表情,都能让百姓产生一种愿意信任、信赖的感觉。
  
  这种气质,是装不出来的。
  
  也是演不了的。
  
  只有这支军队中的每一个将士,心中装着百姓时,他们平日里的细微表情、行为举止,才能让百姓信赖。
  
  正所谓相由心生。
  
  就是这个道理。
  
  “我现在更想去老四燕藩看看了。”
  
  朱元璋闻声笑了,“去,都去!咱们这些老家伙,恐怕没几年好活头了,这次不去看看,恐怕在没机会了。”
  
  雄英评价说:老四燕藩代表着未来,每一个有责任心,有良知政权的发展方向。
  
  他们这些从旧时代走来,建立了一番功业的老家伙。
  
  已经老了。
  
  等不到中原走到这一步了。
  
  去老四燕藩看看未来的模样。
  
  即便是九泉之下,都能瞑目了。
  
  ……
  
  就在朱元璋三人观察评价时。
  
  大明水师直接驶向武定门,让开码头。
  
  燕藩的战船编队,开始靠向码头。
  
  柳升、俞靖为首海陆军将领团,率先从旗舰下来。
  
  快步走到朱棣面前,立正敬礼。
  
  柳升汇报道:“禀王爷,按照王爷命令,两镇又一个骑兵混成协,总兵力三万人全数抵达,请王爷指示!”
  
  在朱樉等兄弟、子侄的注视中。
  
  朱棣举手回礼,吩咐道:“大明朝廷已经为兄弟们准备好休整的营地了,就在京营旁边,这位是朝廷五军都督府派来的联络员……”
  
  朱棣指着走到身边,来自五军都督府的吏员。
  
  “火炮、辎重留在船上,让将士们只携带火铳下船,跟随五军都督府联络员前往休整大营。”
  
  “陛下特别降了恩旨,将士们休整期间,不携带兵器,可以出营,进入金陵城活动。”
  
  柳升、俞靖相视一眼,顿时立正敬礼,高兴笑道:“是!”
  
  柳升接着笑道:“王爷,谢陛下体恤,路上,将士们还在议论,能不能去金陵城看看。”
  
  朱棣笑笑。
  
  目光投射到,靠向码头的游轮。
  
  金陵毕竟是大明的皇都。
  
  除了第一镇将士,跟着他北征,回朝参加了金陵阅兵,短暂进入金陵城。
  
  其他将士,只知道金陵是大明的皇城。
  
  但里面长什么样。
  
  却从未见过。
  
  柳升、俞靖率领海陆军将士,站到朱棣右侧。
  
  朱樉为首一群皇子打量着头戴黑色大檐帽,身穿黑色帆布军装,脚踩着一双皮革和帆布混缝而成靴子的柳升等人。
  
  柳升扭头,含笑低声问好:“秦王、晋王……”
  
  朱樉捏了捏柳升的军装,感慨道:“你们这身帆布做成的军装,实在是太好看,太威武了。”
  
  帆布这种布料。
  
  简直太适合做新式军装了。
  
  面料有一定‘硬度’。
  
  穿在身上,棱角分明,处处折射出军人的刚毅气质。
  
  柳升笑笑,“军中上上下下,也都喜欢用帆布做的这身军装。”
  
  以前哪怕是用厚实的劳动布做军装,再配上武装带,给人的感觉,多少也有些松松垮垮
  
  可自从改换帆布后,松垮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嗒嗒嗒……
  
  整齐的步点声响起。
  
  吸引了朱樉、朱棡等人的注意力。
  
  一群人齐齐看去。
  
  一个营的将士,率先从游轮列队下来。
  
  和上次陆军第一镇回来时有相同之处,也略有不同。
  
  经过老四时,每一个将士整齐划一举手敬礼,眼中的尊崇十分明显。
  
  朱樉小声道:“老四,叫一个将士过来给我们瞧瞧。”
  
  朱棣闻声,含笑扭头看了眼朱樉,又看看其他兄弟们。
  
  “章志明!”
  
  “到!”朱棣喊声响起时,第一个营,队列最后面一名将士,大声回应,立正,转身后,小跑着来到朱棣面前。
  
  立正敬礼,大声道:“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第一营第一队士兵章志明向王爷报道!”
  
  朱棣举手敬礼,“秦王他们想和你说说话,秦王他们问什么,伱就回答什么。”
  
  “是!”
  
  章志明立正转身,来到朱樉面前,敬礼,“士兵章志明向诸位王爷报道!”
  
  朱樉等人微微愣怔。
  
  很快就明白。
  
  这举手敬礼报道,应该类似于拜见。
  
  朱樉为首皇子们,捶胸回礼。
  
  军礼毕后。
  
  朱棡率先开口,好奇闻:“你原名就叫章志明吗?”
  
  不怪他好奇。
  
  百姓起名字,不可能这么文绉绉。
  
  “你是读书人出身?”
  
  章志明脸上泛起憨厚笑容时,朱棡就知道,老四麾下这位士兵,绝不是读书人出身。
  
  章志明大声回答:“禀王爷,我家是泥腿子出身,家里面没有一个会读书写字的,我以前叫章鱼蛋,是福建闽县人,章志明这个名字是职部在军中读书识字后,自己起的,卑职的兵役牌、身份牌,现在已经改为章志明。”
  
  话中,章志明从脖子中,掏出一块带有弧形,系着绳子的小铁片。
  
  朱樉、朱棡兄弟们好奇凑过去。
  
  看到上面写着一串数字,以及章志明的名字。
  
  朱樉好奇问:“这块兵役牌,有什么用途?”
  
  随即,章志明解释道:“禀诸位王爷,若是职部在战场上出事,这块兵役牌可以帮助确认职部的身份,然后对照军中兵役册上的籍贯、父母信息,就能知道职部的家庭信息。”
  
  “若是职部退役,乘坐海船,有这块代表服兵役的兵役牌,伤残则可以免船费,未伤残……”
  
  “若是职部退役,地方发生匪患,职部只要出示兵役牌,就能号召乡土村社青壮,听从职部命令,抵抗叛乱、匪患……”
  
  ……
  
  朱樉、朱棡惊讶对视。
  
  他们没想到,这样一块小小兵役牌子,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退役?
  
  这么优秀的将士,老四竟然舍得让他们离开军队?
  
  也不知老四怎么想的。
  
  培养一个士兵识字,应该不容易吧?
  
  朱樉怀着难以理解的心情,打量着章志明一身行头。
  
  靴子和将领的略有不同。
  
  将领的鞋面是皮革做成的,普通士兵的鞋面和靴筒一样,都是几层帆布缝制而成。
  
  靴筒侧帮,有一排纽扣,扣上纽扣后,就把裤腿紧紧束缚在里面。
  
  上次陆军第一镇回朝助战时,还是打着绑腿。
  
  穿的也是千层底布鞋。
  
  如今,都换成橡胶底筒靴了。
  
  从这一小细节,就能看出,老四燕藩经济和技术的长足进步。
  
  这一细节。
  
  朝廷就做不到!
  
  钱姑且不说。
  
  这技术就没有!
  
  咚咚咚……
  
  朱樉被金属声吸引,抬头,就见老五朱橚站在旁边,屈指敲击章志明背在背后的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