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四十七章:短暂的十年和平期!

第四百四十七章:短暂的十年和平期!

第四百四十七章:短暂的十年和平期! (第2/2页)

他问过刘伯温,也问过父皇。
  
  朝廷有一个摸底数据。
  
  开国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失去土地的百姓大概有百万之巨。
  
  刨去朝廷向示范区迁民。
  
  动员五十万跟他出海没问题。
  
  “不行,太子爷,这条不能答应!”齐泰立刻站出来反对。
  
  随即很多人点头。
  
  谁都知道,人口对朱老四的重要性。
  
  朱棣看着齐泰,笑问:“齐泰,你有办法安置这些人吗?你们家的土地肯拿出来,赠予这些百姓吗?还是在场其他官绅愿意这样做,朝廷在推动乡土村社的过程中,主动忽略了他们,让他们成为沉默的少数,作为一个朝廷,就是要为百姓创造福祉,既然朝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通过打包的方式,把这个麻烦交给我?”
  
  “其次,这些仅仅在十数年,就重新失去土地的百姓,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善经营生活,属于能力最差的一个弱势群体,把这样一个包袱交给我,你们都害怕?”
  
  其实最后这一条,他是故意强词夺理,为了激将这群反对者。
  
  这群失去土地的百姓,原因多种多样。
  
  有人懒惰。
  
  更多人是遇到灾害、疾病这种迈不过的坎儿,只能变卖土地,解燃眉之急。
  
  ……
  
  效果出奇好。
  
  有人几次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朱标笑笑,“好,这条大哥答应,你说得对,朝廷在乡土村社过程中,把他们当做沉默少数,忽视抛弃了,现在有一条好的出路,一个有为的朝廷,如果还不准他们走这条路,这个朝廷就丧失了正义性!”
  
  朱棣冲朱标竖起大拇指。
  
  他知道,无论大哥对他如何。
  
  无论大哥有着爱惜羽毛,这样那样的缺点。
  
  可大哥对官员有仁恕之心,对百姓也一样有。
  
  只是,很多时候,大哥也有自己判断利弊,进行取舍的方式方法。
  
  相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置、角度,权衡利弊的结果也不一样。
  
  就好比雇工身股制这件事。
  
  “另外你提到,除这五十万迁民,往后朝廷也不能禁止百姓自愿迁徙你的燕藩,并且,你还希望在大明福建、两广、江浙、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设立迁民办事处?”
  
  “能和大哥说说,迁民办事处,具体会有哪些职能吗?”
  
  老四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朱棣双手交叉放于桌案上,解释道:“迁民办事处主要是负责为愿意迁徙燕藩的百姓提供便利,比如联络船只,提醒百姓出海乘船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准备……”
  
  “王爷!”胡惟庸突然走出来,询问:“这个迁民办事处,是否还承担宣传燕藩、吸引百姓的作用,请王爷郑重明告!”
  
  “胡相厉害啊!”
  
  “差点就被糊弄了!”
  
  “即便没糊弄,这一条,也绝不能答应!”
  
  ……
  
  百官瞬间议论纷纷,称赞胡惟庸的同时,表露出强烈抵触态度。
  
  “诸位在怕什么?”朱棣含笑戏谑环视,“大明是天朝上国,我想,没有人会愿意迁徙我这里吧?那么诸位到底在怕什么?”
  
  朱樉、朱棡相互对视,忍笑低头。
  
  吕本自己推着轮椅靠近一些,“王爷,朝廷从没有害怕什么,可百姓愚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朝廷,要为子民负责任,我们绝不准许有人以虚假欺骗的形式,伤害我们的子民!”
  
  朱棣瞥了眼吕本,不得不说,有些人呐,真的是虚伪极了。
  
  把官字两张嘴,演绎得淋漓尽致。
  
  冲吕本竖起大拇指,不可置否点头:“吕大人高义!这样把,我后退一步,我们的迁民办事处,不做任何宣传,可以在大明朝廷,及地方官府的监督下,为愿意迁徙的百姓提供帮助服务,同时,我们愿意接受朝廷对迁民迁徙燕藩后,生活处境的不时抽查,欢迎朝廷经常派人来燕藩,查看迁民的生活状况。”
  
  吕本脸唰一下变黑。
  
  唇角抽抽。
  
  那些背祖弃宗的叛徒,是死是活,谁会关心!
  
  可朱四郎这个提议,却很好的堵住了他的诘责。
  
  胡惟庸俯身,凑到朱标耳边,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低语:“太子,如今不答应也不能了,不过要控制人数,每年最多一千人名额……”
  
  有些话,他没说。
  
  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在其中安插锦衣卫谍子。
  
  经过一番争论后。
  
  最终,确定每年迁民五万的名额。
  
  原因是朱棣说了句:咱们大明作为天朝上国,应该没有这么多人愿意迁徙吧?你们在害怕什么?
  
  最终,很多人被怼的偃旗息鼓。
  
  纷纷愤怒议论:我就不相信,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背祖弃宗,放弃天朝上国的身份,冒险来这蛮荒之地!
  
  若是真有这一天,老夫就在燕藩的迁民办事处门前,自尽!
  
  朱樉向朱棡微微侧身,低语:“老三,你说,将来,真会有每年五万人,迁徙老四这里?”
  
  他有些不相信。
  
  五万人!
  
  这都是一个下县的人口了!
  
  朝廷得多无能,老四的燕藩得多好,才能每年吸引一个下县总人口,迁徙燕藩?
  
  朱棣往朱樉方向瞥了眼。
  
  保留迁民这个通道,除了为燕藩发展提供动力。
  
  他还想刺激大明。
  
  让大明的保守派,都不得不主动去寻求发展之路。
  
  “二哥,如果朝廷不积极主动求变求新造福百姓,将来,五万人,恐怕十万人都可能出现!”
  
  朱棣话音刚落,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燕王,你太嚣张了!”
  
  “对!王爷,大话说说可以,可别打了自己的脸!”
  
  ……
  
  朱棣瞧着愤怒的百官,笑道:“诸位大人,干嘛这么激动,这个问题,我们留给时间去检验如何?”
  
  话罢,朱棣指着第二条,“我希望,将来大明和燕藩之间,除了经济、人口往来,还能有积极的文化往来,相互促进,相互取长补短……”
  
  “不必了!”
  
  一名官员立刻大声反对,“燕王学习大明没什么,反正,周边番邦都在学习大明,学习中原,可我们没有兴趣学习燕藩!”
  
  “对,这条不必了!”
  
  “不必了!”
  
  ……
  
  突然间的反对浪潮,比人口流动更加激烈汹涌。
  
  李善长瞥了眼激烈的百官。
  
  众人自信背后,其实是恐惧。
  
  他们想要禁止燕藩文化、燕藩新风潮、新风尚冲击大明。
  
  他们在害怕!恐惧!
  
  朱棣含笑点点头,“好,那这一条咱们就忽略了。”
  
  官方不交流,通过商贸,总会交流的,无所谓。
  
  他之所以把文化交流,摆在第二条。
  
  初始时,就没寄希望能通过。
  
  争取第一条,放弃第二条,给对方一种胜利感,缓和第一条被迫答应的愤怒,为争取第三条实现,做铺垫。
  
  这是一种谈判技巧。
  
  随后,双方在经贸、技术交流、货币流通问题上,经过激烈争论,达成了一揽子协议。
  
  经贸上,朱棣希望保持现有的海上经贸往来二十年不变。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朱标首次开口,提出反对意见,十分坚定坚持,以十年为期!
  
  十年期到,双方坐下来,进行重新协商调整。
  
  在这个问题上,朱标意志十分坚定。
  
  不容动摇。
  
  最终,朱棣选择退让一步,同意十年为期限,十年后重新谈判。
  
  这个问题谈完后,朱棣虽然没有任何表露,可有人却明显察觉,朱棣的情绪有些低沉失落。
  
  很快,朱棣又强打精神,在技术交流方面,提出技术专利、技术授权等约束。
  
  双方成立技术专利保护。
  
  未经授权,双方无论是政权,还是个体商人,不得盗取无偿使用。
  
  在这个方面,朝廷百官显示出了极大轻蔑,诸如奇淫巧技之类的议论声不绝于耳。
  
  朱棣对此无奈摇头。
  
  被中原读书人视为奇淫巧技的东西,却是文明发展,最大的动力。
  
  恰恰是被中原读书人忽略的东西。
  
  却被西方人盗取,催动了西方近现代的工业、科技萌芽。
  
  索性,双方签订了这个条约。
  
  他也给所有人普及了什么是技术专利、技术授权。
  
  相信,未来,这些瞧不起奇淫巧技的人,会重视起来。
  
  货币方案中。
  
  朱棣提出,大明必须接受燕藩的银币、金币。
  
  为此,朱棣拿出了东番匠人,小规模制作的几枚金币、银币。
  
  这是用水锤冲压而成。
  
  十分精美。
  
  一面写着燕字样。
  
  一面用粗线条模子,压印着一艘风帆船图案。
  
  当朱棣拿出这种钱币时,顿时吸引了所有人。
  
  即便是敌视者,都爱不释手观察。
  
  在这个问题上,大明一方所有人都很喜欢这种精美的金币、银币,反对声很小。
  
  反倒是方孝孺提出了异议,对于货币上的燕字,表达了反对意见。
  
  朱棣顺势妥协退让了一步。
  
  同意,用于和朝廷进行商贸的货币,会去除燕字图文。
  
  他只是想规范货币罢了。
  
  至于去除燕字也很容易。
  
  冲压磨具,另一面用白板磨具就行了。
  
  ……
  
  双方当场再次誊抄一份。
  
  朱棣和朱标相互在两份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起身,朱棣笑着把手中协议递向朱标,“大哥,我相信,也希望,未来大明和燕藩之间,互通有无,能变得越来越好!”
  
  朱标微微愣怔。
  
  可很快就明白,朱棣是要互换协议。
  
  含笑互换后,点头,“大哥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数百人见证下。
  
  人类史上,第一份国与国之间的协约,在吕宋前朝王宫,由朱棣和朱标这对兄弟签订。
  
  这份协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世,大华夏研究大明、燕藩并立这段历史时,总绕不开这份协约。
  
  这份协约,也被后世称为:短暂的兄弟协约!
  
  啪啪啪……
  
  东旭带头鼓掌后,无论众人,谁真心,谁假意,全都纷纷鼓掌庆祝。
  
  等朱标等人离开后。
  
  东旭激动道:“师傅,有这份协约做指导和约束,未来咱们和大明之间,就能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了吧?”
  
  “傻孩子!”
  
  毛骧拍了拍东旭脑袋。
  
  东旭不解看向毛骧,“阿毛叔,难道不是吗?”
  
  毛骧苦笑:“最多十年,可能,连十年时间都没有!”
  
  太子在维持现在的商贸格局上,坚持十年,意志不可动摇的态度。
  
  王爷备受打击。
  
  他也备受打击!
  
  太子现在倒未必是真想动手。
  
  但太子为将来动手,埋下了一个借口。
  
  否则,为什么不能答应是王爷提出的二十年。
  
  所谓的商贸往来,也根本没有什么不利于大明的条件,只是双方相互约定,准许双边商人,相互往来罢了。
  
  很宽泛。
  
  其实,与其说是商贸。
  
  还不如说,王爷希望维护二十年和平共处。
  
  他不信,太子看不明王爷的意思。
  
  可太子偏偏,坚定不动摇的只答应十年!
  
  下一个十年。
  
  陛下和娘娘还在吗?
  
  到时候,无论是太子,还是王爷,父母不在了,都不用顾虑兄弟之争,父母承受钻心之痛了!
  
  下一个十年。
  
  双方如果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太子应该就不会忍让了。
  
  王爷见太子十分坚持,也一口答应,同样是坚定展示了,彼时,若真如此,王爷也不会忍让妥协!
  
  东旭听闻后,情绪瞬间低落。
  
  他想不明白,太子为何如此?
  
  只要双方和睦相处,有好东西,师傅还能不给朝廷?
  
  就算不为太子这个兄长。
  
  雄英师弟在师傅心中,和亲子没什么两样。
  
  为了雄英,燕藩的好东西,师傅也愿意给大明。
  
  ……
  
  有看懂十年期限背后隐藏之隐患者。
  
  有人激动的弹冠相庆。
  
  有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朱元璋在看过这份协约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朱标、朱棣同时叫到面前,说了句:“咱已经老了,未来是你们的,走什么样的路,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
  
  朱元璋在吕宋停留了一个月。
  
  在谭渊等人彻底驱逐中央吕宋地区的抵抗势力后。
  
  朱棣安顿好一应事务。
  
  率领第一混成协,及海军战船,护送朱元璋返回鸡笼屿。
  
  朱元璋在鸡笼屿休整五天后,准备翌日动身启程,返还大明。
  
  当夜。
  
  小祈婳久久等不到朱棣去讲故事,拉着雍鸣来讨要说法时,看着朱棣和徐妙云准备热水,端着两个脚盆出门,好奇问:“阿爹,娘亲,你们做什么?你们洗脚,不都是一起洗吗?娘亲还给阿爹按摩脚呢!”
  
  徐妙云俏脸瞬间通红。
  
  恼羞成怒:“朱祈婳!你什么时候偷听偷看了!”
  
  她给四郎用药草泡脚,都是晚上休息前。
  
  这个死丫头怎么知道?
  
  不用问,肯定是偷看了!
  
  小祈婳嗖一下躲到雍鸣背后:“阿哥救我!”
  
  “我是阿弟!”雍鸣一本正经纠正。
  
  徐妙云、朱棣,被两个小东西逗得哭笑不得。
  
  朱棣没好气笑道:“我们去给你皇祖父、皇祖母洗脚,赶快回屋休息去!”
  
  老头子早盼着这一天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