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零六章:朱棣失踪了!

第四百零六章:朱棣失踪了!

第四百零六章:朱棣失踪了! (第1/2页)

纪纲站在旁边。
  
  听闻后,瞬间瞪大眼,愣怔。
  
  随即,激动追问:“指挥使,战果如何?”
  
  话中,眼巴巴盯着蒋瓛。
  
  他这些年,好不容易搭上太子爷这条线,还秘密为太子爷办了些连蒋瓛都不知……
  
  不,除他和太子爷,没有人知道的隐秘事情。
  
  天知道,他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所以,他比蒋瓛更希望太子爷好!
  
  这段时间,燕王大捷的消息不断传回,陛下还以燕王大捷的名义,开博览会。
  
  上午去过的百姓,回来激动议论。
  
  好评如潮。
  
  虽说,他也不认为,陛下会有什么易储之心。
  
  可陛下毕竟是皇帝。
  
  皇帝对另一个儿子的好,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警觉。
  
  还好,太子爷也打大胜仗了。
  
  只要战果和朱四郎接近。
  
  甚至,稍微不如一点都没关系。
  
  毕竟,普天之下,都知道朱四郎军事方面的天赋。
  
  太子第一次领兵,稍微不如点朱四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蒋瓛转移视线,落在纪纲身上,深深看了眼,笑道:“此战,太子动用四镇新军,五万多人,会战五万蒙古铁骑!”
  
  “一战溃敌!杀三万七千北元铁骑,损伤三千余……”
  
  嘶!
  
  ‘这是太子?太子军事上的天赋如此高?’
  
  纪纲忍不住倒吸凉气,都惊呆了。
  
  完全超出了预期!
  
  短暂震惊后。
  
  随即,无比的激动席卷全身。
  
  太子有此等军事天赋,还怕朱四郎造反?
  
  这是力压燕王朱四郎的节奏啊!
  
  他的眼光果然没错,早早向太子靠拢。
  
  蒋瓛从书案后绕出来,边往外走边说道:“我要入宫向皇爷汇报,你安排人手,我希望一个时辰后,整个金陵都在议论太子爷大捷的消息,把秦淮河畔博览会的声势压到最低!”
  
  “卑职遵命!”
  
  纪纲跟随蒋瓛走出官房,抱拳领命。
  
  目视蒋瓛离开背影。
  
  琢磨该怎么做,才能把声势搞到最大。
  
  想要彻底熄灭博览会的声势,这是不可能的。
  
  海外珍奇物品。
  
  免费尝试。
  
  这对于爱贪小便宜的愚民来说,有着致命诱惑力。
  
  ……
  
  “太子爷大捷!”
  
  “真的?”
  
  “千真万确,听说消息是从镇抚司衙门传出来的。”
  
  “太子爷杀敌三万七千人?这么厉害?”
  
  “是不是镇抚司衙门弄错了?怎么太子一战战果,比燕王两次大捷的战果都大!”
  
  “太子的领兵天赋如此高?”
  
  “肯定啊,要不然陛下怎么选太子做储君!太子和燕王的打仗天赋都是继承陛下,太子身为嫡长子,肯定继承更多,以前只是没机会展现罢了。”
  
  ……
  
  蒋瓛还在赶往皇宫的途中,消息便在金陵城内传开。
  
  纪纲为了大捷声势浩大。
  
  绞尽脑汁,深挖细节。
  
  同时,发动锦衣卫在金陵城内的眼线,从战果方面和朱棣两次大捷做比较。
  
  如此还觉不够。
  
  又提出血统继承论!
  
  朱棣和朱标的军事才能,都是继承朱元璋。
  
  朱棣的军事才能,并不是一种天赋。
  
  拉低百姓对朱棣的神化。
  
  其次,从血统论,提出朱标作为皇家嫡长子,九五至尊真龙嫡长子,继承的更多芸芸。
  
  别说,百姓还真信这套玄学说辞。
  
  ……
  
  六部官衙。
  
  百官刚刚下马车,聚集在官衙门口,低声议论。
  
  目视蒋瓛满脸笑容,步履匆匆而来。
  
  纷纷诧异侧目。
  
  前方又有好消息?
  
  朱四郎又打赢了?
  
  “蒋指挥使。”李善长忽然开口,叫住从身边经过的蒋瓛,打断众人思绪,纷纷看向李善长、蒋瓛。
  
  李善长笑问,“是否又有好消息?”
  
  哈哈……
  
  蒋瓛笑着抱拳,点头道:“韩国公料事如神,太子亲率四镇新军,以步炮协同新战术,会战五万北元铁骑,以三千余人微小损失,杀敌三万七千人!大捷!”
  
  李善长眉角微挑,满脸难以置信。
  
  蒋瓛看看李善长、刘伯温,视线扫视,瞬间呆若木鸡的群臣,笑笑,抱拳拱手,转身大踏步往御书房方向赶去。
  
  哗!
  
  蒋瓛刚走,瞬间哗然。
  
  “太子大捷?”
  
  “哈哈!太子大捷!太子大捷啊!太子的领兵能力毋庸置疑了!”
  
  “何止毋庸置疑,朱四郎两次大捷,不过杀敌两万余,太子一次战果,就几乎是他的两倍!”
  
  “事实证明,太子爷领兵天赋优于朱四郎!”
  
  “朱四郎只是善打小规模的战斗,其实,他最出名的战斗,就是带着一千骑兵纵横草原,这等规模的战斗,太小了,太子爷……”
  
  ……
  
  激动议论传入耳中。
  
  李善长回神,看看手舞足蹈的百官,和刘伯温含笑对视,转身不动声色离开。
  
  摇了摇头。
  
  这些人忘记了。
  
  朝廷四镇新军是依托燕王新军操典细纲编练而成。
  
  还有蒋瓛提了一嘴,轻飘飘掠过的步炮协同。
  
  从字面意思,他略微有些明白。
  
  即便不是他想象中那般。
  
  步炮协同也不可能是太子首创。
  
  这种战术明显是运用于装配火器的新式军队。
  
  太子爷对新式军队,已经如此了解?
  
  都能独立提出一种战术?
  
  有可能吧。
  
  或许朝廷编练新军期间,太子爷自己琢磨出来的。
  
  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符合常规常理。
  
  何况,这几年,每个月都要考校太子的兵法。
  
  他也次次被陛下传召,指导太子。
  
  太子若是想当新战术,会藏着不提出来?
  
  甚至,东宫卫率都没有进行演练过!
  
  其次,在考校太子兵法时,他也没发觉太子表露出超前的兵法理念。
  
  他更相信,步炮协同战术,是燕王的理念。
  
  或许,燕王把这杀手锏交给了太子。
  
  ……
  
  李善长进官房时。
  
  收敛思绪抬头,看着高悬天空的日头,‘朱家老四连这等杀手锏都肯交给太子,这个人虽然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可如果能得到这个人的认同,不触犯他的底线,他也会真诚对待别人,李琪和长公主是时候早点离开大明这个旋涡了!’
  
  朱老四有能力。
  
  且朱老四的团队,现在是一个创业团队。
  
  创业成功以后如何,他不清楚。
  
  是像朱皇帝立国后,瞬间人心各异?
  
  还是向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夺位后,君臣相宜?
  
  他无法预料。
  
  但创业团队中,内部即便有斗争,也不会太凶险激烈。
  
  加上朱老四的能力,以目前来看,朱老四的创业团队凝聚力很强,没有那些龌龊事。
  
  长子人平庸点,去这样的环境,更安全!
  
  他有预感。
  
  未来的大明,绝不会风平浪静。
  
  ……
  
  御书房外台阶下。
  
  朱元璋、马秀英从马车下来。
  
  朱元璋看向马秀英,“你带着孩子们,去你宫里说说话。”
  
  马秀英点头后。
  
  朱元璋冲朱雄英、朱雍鸣招手,“雄英,雍鸣和祖父去御书房。”
  
  众人羡慕看着朱雍鸣跟着朱雄英走向朱元璋。
  
  朱允炆抿了抿唇,期盼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朱雄英、朱雍鸣的脑袋,牵着两小家伙的手,就沿阶而上。
  
  朱允炆眼中光芒瞬间暗淡。
  
  听娘说,以前皇祖父眼中只有大哥。
  
  若如此,他也不难受。
  
  大哥毕竟是太孙。
  
  可都是普通皇孙,为何朱雍鸣就能得到皇祖父的喜爱?
  
  太不公平了!
  
  就因为,朱雍鸣有四叔这样一个好父亲?
  
  要是四叔死了,朱雍鸣、朱祈婳所拥有的一切,是不是就会顷刻间消失?
  
  “陛下,大捷,太子爷大捷!”
  
  父亲打胜仗了?
  
  朱允炆听到从后面传来的声音,短暂愣怔后,惊喜转身。
  
  所有人,包括已经沿阶而上的朱元璋,听闻喊声都顿足回头。
  
  朱元璋松开两小家伙的手,快步沿阶而下折返。
  
  蒋瓛气喘吁吁跑来。
  
  朱元璋迫不及待催促:“快说!”
  
  话中,劈手夺过蒋瓛递上的信报。
  
  蒋瓛同时汇报道:“陛下,太子率领四镇新兵在好陈察哈尔与五万北元铁骑会战,使用燕王告知的步炮协同战术……”
  
  蒋瓛悄悄窥视朱元璋。
  
  对纪纲时。
  
  他没提步炮协同。
  
  反正对民间的消息,只要宣扬太子大捷即可。
  
  对百官,他稍微提了提。
  
  但对陛下,就不能有任何隐瞒了。
  
  毕竟,捷报都详细记录了。
  
  朱允炆紧盯蒋瓛,小手渐渐拧紧,小脸微微泛红,眼神余光看向祈婳、雍鸣,‘我父亲打大胜仗了,比伱们父亲两次大捷的战果都大!’
  
  他终于能在朱祈婳面前炫耀了。
  
  “大伯母,大伯母,大伯打大胜仗了!大伯打大胜仗了……”
  
  朱允炆还在琢磨,该如何对祈婳炫耀,才最痛快时。
  
  大人们还在看着正在反复阅读捷报的朱元璋、马秀英时。
  
  祈婳突然高兴大喊。
  
  像只小蝴蝶,在大人们注视下,蹦蹦跳跳高兴跑出去折返回来,一头扑到徐妙云面前,抱着徐妙云的腿,抬头,大眼睛盯着徐妙云,高兴激动道:“娘亲,大伯打了大胜仗,用不了多久,阿爹就会跟着大伯回家了吧?祈婳想阿爹了……”
  
  ‘我父亲打大胜仗,你高兴什么!’
  
  朱允炆都傻眼了。
  
  朱祈婳这个疯丫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听到这个消息。
  
  朱祈婳难道不该难受嘛?
  
  毕竟,她阿爹又没有打大胜仗!
  
  他想在朱祈婳面前炫耀,就是想让朱祈婳生气。
  
  可现在,朱祈婳对于父亲打大胜仗这么高兴。
  
  他炫耀还有什么用?
  
  这个朱祈婳,怎么这么可恶!
  
  祈婳的行为,成功让朱允炆幼小心灵破防了。
  
  大人们,也全都被祈婳的欢乐给逗笑了。
  
  哈哈……
  
  朱元璋溺爱看着朱祈婳,爽朗笑道:“小祈婳,想你阿爹了?”
  
  小祈婳转头,大眼睛忽闪忽闪,点点头,“皇祖父,阿爹在时,每天都会给祈婳讲故事……”
  
  朱元璋笑道:“今晚你留在皇宫,皇祖父给你讲故事。”
  
  众人惊讶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有多忙,所有人都清楚。
  
  “皇祖父还会讲故事?皇祖父会讲大海历险记吗?知道美人鱼吗?知道小龙女和小书生的故事吗?……”
  
  朱元璋张了张嘴……
  
  徐妙云见祈婳把朱元璋问的哑口无言,扶额,责备道:“祈婳,皇祖父很忙的,不许胡闹。”
  
  四郎一直就给祈婳、雍鸣讲大海中的故事。
  
  雍鸣也特别爱听。
  
  而且,四郎每次讲完,雍鸣还会和祈婳一起转述给她,让她润色写成故事书。
  
  她也乐意参与这种家庭游戏。
  
  她也知道四郎这样做的原因。
  
  让孩子们喜欢上大海,对未知的深蓝充满向往和探索。
  
  四郎讲的大海历险记,也特别有意思。
  
  想象力丰富。
  
  即便是她听祈婳、雍鸣磕磕绊绊重复,都听的津津有味。
  
  有时候,还会故意学着祈婳撒娇的模样,让四郎给她讲。
  
  整理成书的部分。
  
  她也准备将来刊印出来。
  
  让治下的孩子们读。
  
  对未知深蓝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应该是整个四郎治下所有人都应有的一种冒险精神。
  
  四郎给两小家伙讲。
  
  其实是不想让两小家伙,将来长大后,把目光投向中原、大明。
  
  为将来考虑。
  
  观音奴笑着推了推朱尚炳,“和阿姐去玩吧。”
  
  王美人看了眼观音奴,轻轻推了推朱玉秀。
  
  父皇这么忙,都许诺要给朱祈婳讲故事,这是何等的喜爱?
  
  且燕王是个女儿奴这件事,早不是什么秘密了。
  
  玉秀若是能和朱祈婳交好。
  
  现在有好处,将来也有好处。
  
  “阿姐,什么是美人鱼。”
  
  “美人鱼可美了,不过,我还是想当小龙女,我喜欢阿爹故事中,勇敢在深蓝大海历险的小书生……”
  
  ……
  
  一群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孩子,叽叽喳喳议论着离开。
  
  朱元璋含笑收回视线,“咱今天特别高兴,今晚咱们再吃火锅!”
  
  他真的十分高兴。
  
  标儿大捷。
  
  老四给祈婳、雍鸣讲什么大海历险记的目的是什么?
  
  他不知什么是美人鱼,不知小龙女和小书生。
  
  但他知道老四这样做的目的!
  
  他老朱家有这样的儿子。
  
  还愁不兴旺?!
  
  ……
  
  傍晚。
  
  晚膳后。
  
  女眷们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出宫。
  
  皇宫前往东宫的路上。
  
  朱雄英亲自提着宫灯,和常氏走在前面。
  
  宫女、太监远远跟在后面。
  
  朱雄英似乎很高兴,某刻,突然扭头,笑着询问:“娘,四婶儿这么优秀,孩儿感觉比娘亲都优秀,皇祖父、皇祖母也十分喜欢四婶儿,娘你会嫉妒吗?”
  
  常氏忍笑瞪目,“臭小子!找打是不是!从明天开始,去演武场等着娘!”
  
  朱雄英笑的更加灿烂了。
  
  常氏含笑抬手,揉了揉朱雄英小脑袋,“你知道,娘和你四婶儿的关系吗?常徐两家本就是异性兄弟,娘和你四婶儿小时候,在你皇祖母身边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娘和你四婶儿天天形影不离,睡觉都在一起,你四婶儿打小就很优秀……”
  
  ……
  
  灯烛摇曳。
  
  母子二人轻声边聊边走。
  
  ……
  
  朱府。
  
  徐妙云寝殿外。
  
  娜仁托娅提着灯笼,围着周世显边转边打量,“你就是我四叔麾下,陆军第一镇,骑兵标标统周浪的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