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零四章: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

第四百零四章: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

第四百零四章: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 (第2/2页)

对大明原有从事这些行业的百姓,冲击太大了。
  
  “王爷,棉布、丝织品海贸还能消化,我们只是带了少量货品来金陵试水,主要是想推销给朝廷……”
  
  徐妙云看了眼海商们。
  
  这群人的鼻子太敏锐了。
  
  几个月前检阅新军。
  
  这群人只是听说,朝廷对陆军第一镇的纸甲很感兴趣。
  
  这次就带来了丝绢,想要推销给朝廷制造纸甲。
  
  怎么说呢。
  
  算是一件好事吧。
  
  朝廷军队对铁的需求减少。
  
  就如四郎所说,铁就可以大量供应民间。
  
  百姓使用的铁制农具价格就会下降。
  
  有利于粮食增产。
  
  东番的铁,除了制造火铳、火炮。
  
  几乎全都用于制造廉价农具,提供给一个个乡土村社。
  
  即便如此,铁的需求量依旧无法满足。
  
  以至于,冶铁工坊在不断增加人手同时,一群匠人正在琢磨,如何更大规模冶铁。
  
  四郎说。
  
  只要大规模廉价冶铁得到突破,不光军事力量会突飞猛进。
  
  民间经济也会突飞猛进。
  
  “王妃,至于茶叶、柿饼、红枣玉米糕这些小货品,是叶大人让我们带上的,叶大人正在精细化发展咱们福建乡土村社,依托已经发展起来的资源,开始深挖潜力……”
  
  徐妙云微微点头。
  
  福建本来就有茶山。
  
  四郎没去前。
  
  福建的茶山,主要走精品高价的路线。
  
  都是士绅利用自家山地进行培育种植。
  
  四郎去建安搞乡土村社开始后,就在一些多山,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
  
  把朝廷的一些山地,命人砍伐了树木,以村为单位,沿着山地,种上了一陇陇茶树。
  
  走的就是量大廉价的路线。
  
  过去几年,茶树逐渐成长,就开始往海外贩运。
  
  不过,比较困难。
  
  主要是陈家阻断了航道。
  
  对茶叶的需求,主要还是极西之地。
  
  四海周围的国家,也就有钱的精英层才会品茶。
  
  百姓穷的衣不蔽体,温饱都要依靠气候环境,四季不绝的果蔬充饥。
  
  怎么可能喝得起茶。
  
  这就造成,福建量大廉价的茶叶,一直销路不畅。
  
  对百姓富裕的贡献比较小。
  
  很显然,叶茂等不及开拓海外销路,准备将福建百姓种植的廉价茶叶,销往大明。
  
  这倒是可以。
  
  很多读书人家庭,城内小富之家,其实并不宽裕。
  
  这类家庭,少不了茶叶。
  
  太昂贵的茶叶,负担吃力。
  
  福建百姓种植的廉价茶叶,刚好能满足他们。
  
  将来,乡土村社越来越多建成后。
  
  农村百姓家也会饮茶。
  
  就像土桥村乡亲。
  
  他们离开那会儿,乡亲们还在喝白水。
  
  这次回村。
  
  去那一家,都要拿出茶叶招待她和四郎。
  
  一种负担小,廉价的茶叶,在大明,未来肯定有很大需求。
  
  茶叶一物,能使人们手中的钱财运转起来。
  
  按照四郎的话说。
  
  钱财只有流动起来,民间才会越来越富裕繁荣。
  
  ……
  
  徐妙云耐心听完后,提议道:“咱们东番推行的烹炒菜肴、火锅菜系,你们经常吃,不知你们会不会做?”
  
  “王妃,我们不会做,不过我们的船上有人会做。”
  
  “对,我等现在就离不开这口吃。”
  
  “海外这些香料,运用在烹饪中,实在是太美味了。”
  
  ……
  
  众人纷纷含笑附和。
  
  徐妙云笑笑。
  
  新的烹饪,是未来推行新华夏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化要融入百姓衣食住行。
  
  如此,才能润物细无声,把新华夏文化,根植到异域百姓心中。
  
  “既然船上有擅长这方面烹饪的能人,到时候,把你们带来的香料,用到食物中,博览会中做些可口的食物,让百姓免费品尝……”
  
  没有什么印象。
  
  能比得上,口中味蕾留下的印象。
  
  “这样吧,采购食材肯定少不了花钱,我给你们准备三万两银子……”
  
  这段时间,父皇没少赏赐东西。
  
  银钱方面,她和四郎虽然紧巴巴的,倒也不在乎这些。
  
  反正够吃够穿。
  
  存着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还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商贾们推辞不过,最终接受,并且商议,所有人再凑两万两,拿出五万两准备食材。
  
  议定后。
  
  商贾们匆匆离开,去准备。
  
  徐妙云看向俞靖,“左相和你们商议转运俘虏之事吗?”
  
  此事,她最关心。
  
  人口问题,一直困扰四郎。
  
  草原人,虽然不是中原汉民。
  
  可元朝统治这些年。
  
  大多数草原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
  
  也被中原很多文化习俗同化了。
  
  这样一批俘虏,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俞靖忙点头,“商议了,左相和我们商议,咱们的海军可以去河北接收俘虏,并且在河北、山东等地,开设了几个补给点,咱们海军可以在这些补给点进行补给。”
  
  徐妙云点点头。
  
  刘伯温考虑的十分周祥。
  
  连补给点都考虑好了。
  
  随即叮嘱道:“王爷临行前就交代了,这些俘虏将来就是咱们的百姓,甚至还要成为军中袍泽,转运期间,必须善待这些俘虏,让我告诉海军兄弟,不准虐待、歧视这些俘虏,到了东番后,先集中安置,由咱们的人带着他们在东番垦荒,建设安置点,但所有俘虏,不分配安置点……”
  
  ……
  
  “俘虏垦荒期间,伙食要保障好,同时,按照将士们军饷三成,予以酬劳。”
  
  俘虏中。
  
  几乎都是青壮男子。
  
  就这么直接安置。
  
  没有个女人。
  
  这些人,集中在一个个安置村肯定闹出事情。
  
  暂且半军事化管理起来比较好。
  
  而且,通过垦荒,也让善于放牧的草原人,学习农耕。
  
  等战争结束,联络到他们的家人眷属,或者,打下吕宋后,给这群俘虏进行婚配,再安置,更稳妥些。
  
  ……
  
  俞靖等人认真听着。
  
  他们很清楚。
  
  王爷不在。
  
  王妃的话,就是命令。
  
  而且,瞧瞧王妃,安排起这些事情来,也游刃有余,恰当合理。
  
  哗啦!
  
  徐妙云话音刚落,诸将随着俞靖猛然起身,“职部遵命!”
  
  ……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
  
  博览会当天。
  
  百姓纷纷涌出城外。
  
  动静之大。
  
  左相刘伯温都被吓了一跳。
  
  立刻吩咐各城门守军,紧急关闭城门。
  
  十数万百姓一下子涌出去。
  
  博览会会场根本容纳不下。
  
  最终,刘伯温紧急调整,发布命令,每天上午三万个名额、下午三万个名额,每户一天只有一个名额。
  
  百姓虽然有些牢骚。
  
  索性,听闻博览会要连续开办七天才停止牢骚。
  
  东宫。
  
  临近中午。
  
  秦淮河传来消息。
  
  第一批参观百姓陆陆续续回城。
  
  宫内、东宫众人准备去秦淮河看看。
  
  美人殿。
  
  一辆马车驶出宫院。
  
  汇入太子妃常氏、侧妃吕氏的马车后面。
  
  王美人怀抱着朱标的第三子。
  
  长女朱玉秀坐在王美人身边,叽叽喳喳说道:“娘,你知道吗,这段时间,朱祈婳在大本堂经常讲海外的事情,说的天花乱坠,小皇叔、皇姑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娘,朱祈婳还说,她看过四叔给四婶儿设计的衣服,说什么特别好看,四婶儿还答应,等朱祈婳长大些,就把那套衣服送给朱祈婳,我觉得朱祈婳是骗人的!今天我就要戳穿朱祈婳的谎言!”
  
  ……
  
  王美人听着朱玉秀叽叽喳喳,说些孩子话。
  
  笑笑。
  
  叮嘱道:“娘的母国高丽,就是蛮邦小国,整个天下,大明最地大物博富饶,文化最为先进,咱们大明,也被周围邦国尊称为天朝上国,你四叔治下或许有些新奇东西,但肯定不如咱们大明富饶,你没必要羡慕,你生在了最好的环境……”
  
  出生在大明。
  
  还是皇族!
  
  玉秀已经投胎到了最好的环境。
  
  何必羡慕朱祈婳。
  
  “你也不要和祈婳比,更不要敌视祈婳,不想亲近祈婳,你可以和她保持距离,但不要敌视。”
  
  玉秀虽然是太子爷的长女。
  
  十分得太子爷宠爱。
  
  但也没资格和朱祈婳比。
  
  至少,父皇在世时。
  
  玉秀没这个资格。
  
  朱四郎给朱祈婳、朱雍鸣,在父皇心中,挣下了一份等同于雄英的地位。
  
  当然。
  
  也仅仅是父皇在世。
  
  父皇百年之后。
  
  玉秀就是大明天朝上国的公主!
  
  燕王即便在海外立国,也只是王!
  
  不可称皇。
  
  否则,就是二日凌天。
  
  大明和燕王必然要一战到底。
  
  朱祈婳彼时,充其量就是一个蛮荒王国的郡主罢了。
  
  “娘,等父亲登基做了皇帝,我能不能以公主的身份,去四叔的王国看看?”
  
  ……
  
  “娘。”
  
  吕氏马车内。
  
  朱允炆突然抬头开口。
  
  吕氏低头,含笑问:“怎么了?”
  
  朱允炆仰头道:“父亲登基做了皇帝,我就是皇子,亲王对吧?”
  
  “对啊!”
  
  吕氏满脸笑容。
  
  她就等那一刻。
  
  允炆能有一块膏腴之地做封地,当一个亲藩,她就心满意足了。
  
  “那到时候,孩儿要代表咱们大明,就像四叔回金陵一样,带着隆重的队伍,去四叔的国家!”
  
  四叔回来时的隆重,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了。
  
  到时,他也要代表大明去四叔的地盘。
  
  海外蛮邦。
  
  百姓穷困潦倒,疆域狭小,物产贫瘠。
  
  他要当众戳穿朱祈婳这段时间,吹牛的那些事情!
  
  “当然可以了。”
  
  吕氏笑笑,摸了摸朱允炆小脑袋。
  
  她觉得,太子爷不会贸然和朱四郎翻脸。
  
  除非有一天,朱四郎在海外发展的国力民力军力,完全压制大明,或许太子爷才会为了大明,对朱四郎做些限制。
  
  但,这种可能性,她觉不大。
  
  所以,只要双方一直保持比较和睦友善的关系。
  
  太子爷肯定会经常派遣雄英或者允炆这些孩子,带队出访朱四郎的‘燕国’。
  
  允炆这个愿望,并不难实现。
  
  只要两国不翻脸,两家的孩子,肯定会频繁往来互动的。
  
  别的不说。
  
  朱四郎建国时。
  
  能不邀请他们吗?
  
  到时,就能去看看了。
  
  估计也用不了几年了。
  
  ……
  
  “娘,听雍鸣说,四婶儿让海商们做了些四叔提倡新文化,专门设计的菜肴,很好吃的,到时候你尝尝。”
  
  前面。
  
  朱雄英抱着朱允熥,陪常氏坐在一辆马车内。
  
  说着,挠头道:“当初我就没想到学一下,回来想给娘做,才发现不会!不过采绿师姐会,而且做得特别好吃!”
  
  常氏不由笑了。
  
  “行了,娘知道采绿很好,你不要钻空子,就在娘面前吹风!”
  
  臭小子。
  
  长大了。
  
  抓住机会,就说采绿的好。
  
  可惜,采绿跟着春晓丫头他们,一起去游历天下了。
  
  这样也好。
  
  体验大明民间百态,物语风俗。
  
  小心思被‘无情’戳穿,朱雄英脸微红,讪笑低头。
  
  常氏、徐妙云、朱元璋、马秀英以及刘伯温带领的朝中文武百官,在秦淮河博览会开办点相遇。
  
  众人简单寒暄后。
  
  朱元璋看着在秦淮河边,一字排开的一个个展览点,笑道:“妙云丫头,这些新鲜事物你最熟悉,你来带着我们参观,给我们介绍吧。”
  
  此刻,第一波参观百姓,已经流连忘返,不舍离开了。
  
  河堤十分安静。
  
  徐妙云笑道:“儿媳遵命。”
  
  随即,带着众人开始参观一个个展览点。
  
  从一些干果开始,带着朱元璋为首众人品尝。
  
  这些干果,之前观摩团回来,以及此番朱棣回朝,都带回不少。
  
  朝中大臣,都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赐。
  
  “父皇,这是福建乡土村社推进过程中,百姓利用朝廷山林,种植的茶叶,经过几年生长,如今产量已经十分大,并且价格低廉,品质也不差,四郎平日里就喝这种云雾茶,完全能满足咱们大明境内,并不十分富裕百姓的需求……”
  
  徐妙云介绍道茶叶时,专门做了详细介绍。
  
  朱元璋和群臣品尝时。
  
  徐妙云继续说道:“等朝廷征服草原后,肯定要恢复边贸,草原对茶叶的需求很大,福建的茶叶,不但能为朝廷赚取大量财税,还能让福建,自然环境恶劣村庄的百姓富裕起来……”
  
  王美人、吕氏羡慕看着徐妙云侃侃而谈。
  
  朱雄英跟在常氏身边,低语:“娘,四婶儿很厉害吧?”
  
  常氏笑着抬头揉揉朱雄英小脑袋,微微弯腰,低声道:“娘和你四婶儿当初一起在你皇祖母身边学习,能不知你四婶的优秀?把你送到你四叔、四婶身边,让他们教导你,就是因为你四叔、四婶儿很优秀,记住,往后对待你四叔、四婶儿,要如同孝顺娘和你父亲!”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
  
  即便将来继承大明江山。
  
  做了皇帝。
  
  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
  
  朱雄英看着徐妙云,郑重点头。
  
  后面,一群孩子吃着芒果干、香蕉干……
  
  吃的不亦乐乎。
  
  “好香!”
  
  “好浓的香味儿!”
  
  ……
  
  朱玉秀、朱允炆以及一群皇子皇女,抓着芒果干,鼻子微动。
  
  浓郁香气,从前面传来。
  
  哪怕已经吃过午膳。
  
  依旧让人忍不住口水变多。
  
  纷纷往前面看去。
  
  祈婳扭头,“这是我阿爹让厨子研究的新烹饪法子,特别好吃!”
  
  朱元璋听闻朱棣,竟然招揽厨子,专门研究吃。
  
  脸不由有些微黑。
  
  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见前面,商贾们正揭开一个个火锅,笑道:“父皇、母后,雇佣厨子研究吃,四郎的确在做,父皇先去尝尝,儿媳一会儿给父皇解释,四郎这样做的原因。”
  
  朱元璋点点头。
  
  转身,看着一群双手拿着各种果干,眼巴巴盯着前面的孩子们,笑道:“好,那就先去尝尝。”
  
  他倒要听听儿媳怎么解释!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在北征途中,借着开博览会,要穿插铺垫一些后面的情节,比如南巡、往后两家皇子相互出访等等。
  
  不然燕王发展海外,海外建国,换地图就没有看点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