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九十一章:父子兄弟携手,日月山河永在!

第三百九十一章:父子兄弟携手,日月山河永在!

第三百九十一章:父子兄弟携手,日月山河永在! (第2/2页)

火药、弹丸如果跟不上,新军的战斗力至少缩减一半!
  
  当即亲自插手,调整匠作监生产重点。
  
  同时,担心匠作监为了进度,不顾质量问题,把东旭这个东番兵备官亲自派到匠作监盯着。
  
  ……
  
  这一日。
  
  夏原吉匆匆来到朱棣在府中,办公的官房。
  
  见面后,就气喘吁吁把一个小袋子,放到朱棣面前,“师傅,有人在粮食上做了手脚!”
  
  朱棣把茶杯推到夏原吉面前。
  
  “先喝口水。”
  
  话中,解开小布袋子,抓了一小把米放到手心。
  
  米粒上,有一些灰绿色的斑点。
  
  捏了几颗,放入口中,慢慢咀嚼。
  
  呸!
  
  下一秒,朱棣就猛地吐出来,脸已经变冷,摊手指着掌心的米粒,“有没有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陈米也就算了。
  
  将士们没那么多讲究。
  
  可这些米,咀嚼已经发苦了!
  
  冒着生死,盯着塞外的寒风,进入塞外征战,流血流泪,如果将士们只能吃到这种发苦的米。
  
  别说引发疾病了。
  
  就是士气,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米多吗?”
  
  夏原吉摇头,“不是特别多,只有一部分,和好米掺和在一起,我们抽查都差点忽略,根据我们走访,这样掺杂的米,大约占所有军粮的三成……”
  
  朱棣脸都黑了。
  
  或许坏掉的米不算太多。
  
  可掺杂的三成军粮,肯定不能往北平送了。
  
  朝廷必须尽快筹集补全三成军粮。
  
  “管库的负责人已经被我们控制,恐惧之下,全都交代了,是户部、兵部负责筹备军粮的部分官员,联合大都督下面部分官员,用朝廷筹备的军粮,以一斤好米,换三斤陈米的方式……”
  
  朱棣明白了。
  
  他刚才尝过的这种陈米,别说拿来让人吃。
  
  就是喂牲口,都容易喂出病。
  
  可以说,这部分米根本卖不出任何价格。
  
  一斤好米,换三斤牲口都不能吃的坏米。
  
  坏米让将士们吃。
  
  好米拿到市面售卖。
  
  上上下下这群人,都能收获不少!
  
  朱棣深吸一口气,从袖口取出御赐金牌,递给夏原吉,“把这块令牌交给谭渊,让他派兵,拿着这块令牌,按照你们审问出来的涉事名单,一个不留缉拿,其家人,陆军第一镇派兵严格看管!”
  
  “是!”
  
  ……
  
  一个时辰后。
  
  金陵城武定门。
  
  “把总,快看!”
  
  一名值守将士惊呼一声,指着远处。
  
  谭渊、张武骑马而来,身后第一标将士荷枪实弹,发出嗒嗒嗒步点声,小跑着抵近金陵城。
  
  当值把总脸色变了变,忙迎上去,“谭统制,你们这事?”
  
  谭渊一手高举御赐金牌。
  
  把总看到后,带着值守将士纷纷跪下。
  
  这可是陛下赐给燕王的御赐金牌!
  
  见御赐金牌,如朕亲临!
  
  谭渊冷冷道:“奉北征督办入城执行任务,至于什么任务,属于高度机密。”
  
  话罢,猛地挥手。
  
  嗒嗒嗒……
  
  在武定门京军值守将士注视下。
  
  陆军第一镇第一标将士,如同出笼猛虎,冲入金陵城内。
  
  “把总,咱们就这样,放一群背着火铳的第一镇兄弟入城,真的没事?”
  
  把总唇角抽抽,没好气道:“你让老子怎么办?陛下的御赐金牌!你不知道,这块金牌的威力嘛!”
  
  何况,人家燕王若是真造反,也不该选在这个时间吧?
  
  眼下,北上大军云集金陵。
  
  燕王最强的海军战船,一千五百门火炮也不在金陵。
  
  “咦!陆军第一镇的将士,怎么突然入城了?”
  
  “可不是嘛,自从演练结束后,俺就再也没见过陆军第一镇将士出营。”
  
  ……
  
  当陆军第一镇突然出现在金陵城时。
  
  百姓纷纷惊讶议论。
  
  随着第一镇第一标将士,直接拿着朱棣的手令,冲入一个个官员府中,以及谭渊、张武,亲自带兵,手持御赐金牌,出现在大都督府,拜见大都督李文忠,说明来意。
  
  李文忠亲自协助,直接从大都督带走十几个官员后。
  
  消息不胫而走。
  
  整个金陵瞬间震荡。
  
  ……
  
  镇抚司衙门。
  
  “什么!”
  
  蒋瓛蹭一下起身。
  
  纪纲重复道:“禀指挥使,就在刚刚,城内锦衣卫突然来汇报,燕王的陆军第一镇第一标,奉燕王之命,手持御赐金牌突然冲入金陵城,查封戒严了户部、兵部、大都督府在内,数十名官员的府邸。”
  
  蒋瓛追问:“有没有打听到,朱四郎为什么这么做?”
  
  纪纲摇头,“事发太突然,被查封的官员府邸,都被第一标派兵戒严了,咱们安插在这些官员府中的锦衣卫,根本传不出任何消息。”
  
  “你继续打听。”
  
  蒋瓛交代一句,就匆匆往皇宫赶去。
  
  朱四郎擅自派兵入城。
  
  这事太大了。
  
  无论朱四郎到底想做什么。
  
  他都必须马上向皇爷汇报这个情况。
  
  ……
  
  “皇爷,臣蒋瓛求见!”
  
  “进!”
  
  略带怒意的声音从门内传出,蒋瓛微微皱眉。
  
  推门而入,愣怔……
  
  朱棣带着夏原吉站在御案旁。
  
  朱标竟然也在。
  
  蒋瓛回神,快步走过去,行礼后,看了眼朱棣,汇禀:“皇爷,燕王陆军第一镇第一协第一标突然手持御赐金牌进入金陵城,臣不知发生了什么,所以来向皇爷汇报……”
  
  哼!
  
  朱元璋微哼一声。
  
  抓起袋子,啪一下,狠狠砸在蒋瓛脸上,“老四派兵入城,就是因为这件事!你锦衣卫都是聋子瞎子嘛!”
  
  “让那些蛀虫,把一些喂牲口都不吃的坏米,掺杂到北征军粮中!”
  
  蒋瓛脸微微刺痛。
  
  顾不得疼痛,低头,就见脚下散落的米粒上,有些灰绿色的霉斑。
  
  “臣死罪!”
  
  蒋瓛噗通跪倒。
  
  满眼委屈。
  
  锦衣卫是有广泛耳目。
  
  可又不是万能的。
  
  调查特定的目标,锦衣卫自负,不会失手。
  
  可北征军粮之事。
  
  由于是太子挂帅北征。
  
  首先,他觉不会有人在太子挂帅的事情上搞这种事情。
  
  其次,他担心安插锦衣卫眼线,盯着北征之事,万一被太子发现,惹太子不痛快。
  
  所以就没有安插眼线,盯着军粮、军械筹备的事宜。
  
  谁能想到,这群王八蛋,嘴上喊着支持太子,竟然在暗中做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朱棣瞥了眼蒋瓛。
  
  知道蒋瓛在这件事上,应该没有责任,父皇只是愤怒迁怒罢了。
  
  别说锦衣卫了。
  
  搁在后世。
  
  遍布的监控摄像、网络监察。
  
  一些龌龊事情,不一样查不到嘛。
  
  朱元璋视线转移,看向朱标,“标儿,你说,此事怎么处置?”
  
  “抓住的人,公开明正典刑。”朱标冷硬道:“不过,不应深究深查,北征在即,需要警示,但也不能造成朝廷动荡。”
  
  朱棣微不可察点头。
  
  他也同意不深究。
  
  时机不合适。
  
  朱元璋注意到朱棣点头,笑问:“老四,你有什么补充。”
  
  朱棣略微沉吟,“参与度深的,或者,所有犯事者,灭家吧!不牵连本族,但其家,抄几个、灭几个。”
  
  蒋瓛匍匐着,听到这话,唇角狠狠抽搐。
  
  论狠,还得是朱四郎!
  
  朱标微微皱眉:“老四,灭家是不是太狠了,那些五六岁,乃至襁褓中的婴儿,至少他们没错。”
  
  朱棣不为所动。
  
  “大哥,此番北征,赢则罢了,若是出现任何意外,都会动摇国本,最善战的将领,最精锐的将士,十数个皇子……”
  
  ……
  
  “这几天,我到处督查,没有感受到太浓烈的严肃认真氛围,很多人,怀着一种傲慢自大,认为此番北征,凭着大明的精兵强将,以及这些年,风调雨顺,准备充足的粮草,一定势如破竹……”
  
  ……
  
  这些年,许多人,反对乡土村社。
  
  恨他入骨。
  
  可这些年,随着乡土村社不断推进深入,以及大明总体风调雨顺。
  
  国库充盈。
  
  整个金陵上层,弥漫着一种奢靡懒散。
  
  朱紫巷,蓝玉是不挂八个灯笼了。
  
  可这回回来,他发现,挂八个灯笼的更多了。
  
  家家户户侧门的泔水桶,也比以前更‘丰富’了。
  
  上层权贵如此。
  
  他这些天和蓝玉、沐英等人视察云集金陵的各军。
  
  将领们的傲慢松懈氛围也十分浓烈。
  
  不知,蓝玉、沐英有没有发现。
  
  可至少,这种散漫懈怠氛围,跟随他去各军交流的谭渊、张武、周浪等人私下里,也和他说了好多次。
  
  “过于严肃紧张了,精神崩的太紧不好,可现在这种,精神散漫懈怠,也会让将士们迟钝,让配合北征的上上下下松懈,我们要是败了,那就不是几百颗脑袋,十几个家庭,而是几十万人,涉及几十万家庭,更关乎整个大明国本。”
  
  “现在,朝廷需要用血淋淋的人头,给所有人松懈的神经,压点东西,让他们的神经绷紧点。”
  
  他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他的心也是肉做的。
  
  可做到他们这个位置。
  
  做事情,就要权衡利弊。
  
  几百无辜者。
  
  和几十万将士,几十万个家庭,整个大明国本。
  
  孰轻孰重?
  
  作为决策者,到底该怜悯哪一方?
  
  那些出身寒微,军中效力,为国家,为百姓流血护一方平安的将士,应该更值得怜悯吧?
  
  他们凭什么,要吃发霉变坏的米?
  
  他们凭什么,要为上层的懈怠散漫迟钝,用生命买单?
  
  “杀吧!”
  
  朱元璋平静的声音响起,可殿内却瞬间寒冷了几分,“蒋瓛,你来负责,按照朱棣说的去办!”
  
  “臣遵旨!”
  
  ……
  
  此案,以极快速度查清。
  
  五天后。
  
  三百五十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后。
  
  朝堂百官、云集的各军,散漫傲慢风气,瞬间一扫而空。
  
  训练的喊杀声,开始在城外各处大营内,不绝于耳响起。
  
  朝堂效率也骤然提高。
  
  本来,准备二月中旬,准备妥当一切,正式出发。
  
  正月末。
  
  各项准备事宜,经过数遍核对,全部通过验收。
  
  二月二。
  
  龙抬头。
  
  朱元璋在紫金山祭天,誓师。
  
  二十万从南边各地抽调而来的精锐,云集紫金山山脚。
  
  无数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祭坛上。
  
  朱元璋焚表祭告苍天后。
  
  起身,骤然转身。
  
  居高临下,俯视祭坛下方。
  
  他年长的儿子们,在标儿率领下,站在最前方。
  
  洪武十七年。
  
  十七个年头。
  
  他的儿子们,终于长成。
  
  此战,虽然还是老将辅佐,参战。
  
  可他的儿子们,也要走向疆场,崭露头角了。
  
  其他儿子他还担心,能不能胜任。
  
  不过……
  
  朱元璋视线落在朱棣身上。
  
  不过,对老四,他很放心。
  
  “朱标!朱棣!上来!”
  
  群臣闻声,看向朱标、朱棣。
  
  朱棣略微慢半步,跟在朱标身后,走上祭坛。
  
  朱元璋冲刘伯温点点头。
  
  刘伯温手持圣旨走出,展开,威严洪亮声响起:“太子朱标、燕王朱棣接旨!”
  
  朱棣随朱标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封太子朱标为北征主帅,燕王朱棣为北征副帅……”
  
  朱标默默听着,心潮澎湃,激动微微握拳。
  
  这么多年。
  
  他终于也能圆,驰骋疆场的梦了。
  
  待刘伯温宣读声落下时,朱标手因激动,微微颤抖,高举,大声道:“儿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跟着谢恩。
  
  朱标接过圣旨后。
  
  朱元璋命令道:“赐剑!”
  
  另一侧,小太监端着两把宝剑,闻声,忙走到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先把一柄精美宝剑交到朱标手中,鼓励道:“去和文武百官,以及将士们打个招呼。”
  
  朱标笑着走到祭坛边缘,猛地高举手中宝剑。
  
  “太子万胜!”
  
  “太子万胜万胜!”
  
  ……
  
  山呼声,率先从祭坛下的文武百官群中想去。
  
  紧接着,山脚下,云集的二十万大军在声音传来时,跟着齐声高呼。
  
  谭渊、张武、周浪等人骑马伫立在山脚,陆军第一镇阵列前。
  
  遥遥昂视着祭坛边缘,举着宝剑的朱标。
  
  张武一边跟着举臂高呼,一边无奈小声道:“此番北征,所有的荣耀,都要加诸于太子爷身上,咱们王爷,就是陪太子‘读书’。”
  
  可能,他们是王爷的人吧。
  
  反正,就是觉得王爷最好。
  
  陛下封王爷为北征副帅。
  
  说白了,就是看重王爷的军事才能。
  
  让王爷帮着太子爷,把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北征,打的漂漂亮亮!
  
  让太子光芒万丈!
  
  谭渊笑笑,“此番回来,本就是陪太子读书,等咱们回到四海之上,王爷再也不需要为任何人,收敛自己的光芒,不需要发光发热,却给别人做陪衬。”
  
  ……
  
  “太子万胜!万胜!”
  
  ……
  
  山呼声,经久不息,一浪高过一浪。
  
  朱元璋把另一把宝剑交给朱棣,拍着朱棣肩膀,低声道:“你们兄弟,第一次,如此规模浩大走向疆场,你大哥更是以太子身份,挂帅北征,你们中间,爹最放心的就是你,若说托付,也只能把你大哥他们,托付给你,帮爹带着他们,漂漂亮亮打个胜仗,你们都安安全全回来……”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附近,隐约听到了朱元璋的话。
  
  不由微微惊讶。
  
  看向朱棣。
  
  朱棣含笑点头,“父皇,放心吧,只要儿臣没死,一定让大家全须全尾……”
  
  朱棣尚未说完,朱元璋就气的瞪眼。
  
  他不是让老四不顾自己性命。
  
  他只是想让老四好好带带其他兄弟。
  
  ……
  
  山呼声渐渐落下。
  
  朱元璋、朱棣结束谈话。
  
  朱标转身,脸微微潮红,走到朱元璋、朱棣面前,“父皇、老四你们刚才说什么?”
  
  朱棣摊手,“父慈子孝呗。”
  
  刘伯温虚握拳,捂着嘴低头。
  
  朱标含笑瞪了眼。
  
  朱元璋唇角狠狠抽抽,瞪了眼朱棣,看向朱标,“标儿,进入草原后,多听听老四、你二叔、三叔他们的意见。”
  
  “父皇,儿臣明白。”朱标笑着答应。
  
  朱元璋含笑点点头,抓起朱标、朱棣的手,放在一起,拍了拍,“你们长大了,这一战,父皇在金陵,等你们的捷报!”
  
  话音落下瞬间。
  
  朱元璋突然握着兄弟二人的手,高高举起。
  
  父子三人的手,握在一起,高举着。
  
  百官愣怔。
  
  冲击很大。
  
  一时间,又不明白,朱元璋此举的用意。
  
  刘伯温率先跪倒:“日月山河永在!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回神,跟着跪倒。
  
  “日月山河永在!万岁万岁万万岁!”
  
  “日月山河永在!万岁万岁万万岁!”
  
  ……
  
  声音传到山脚。
  
  谭渊等人微微愣怔。
  
  谭渊回神,翻身下马同时,催促,“快行礼!”
  
  “日月山河永在!万岁万岁万万岁!”
  
  “日月山河永在!万岁万岁万万岁!”
  
  ……
  
  随着各级将领带动。
  
  二十万将士,单膝跪地,山呼声冲霄而起。
  
  朱棣率先笑着看向朱标。
  
  老头子的意思,他明白。
  
  朱标笑着点头。
  
  朱元璋把兄弟二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笑着转身,快步走到发兵的令鼓前。
  
  接过鼓槌,亲自击鼓。
  
  咚咚咚……
  
  不知,标儿做了什么。
  
  亦或是太子系做了什么。
  
  老四这次回来,不断向标儿释放善意的行为,让他察觉出了端倪。
  
  老四很显然,是想维护和他大哥的兄弟情谊。
  
  他不担心老四。
  
  可……
  
  今天,他就是要告诉标儿。
  
  他和老四携手,这大明日月山河,才能高枕无忧。
  
  希望标儿真的明白他的用意。
  
  他想磨刀。
  
  但不希望,标儿这把刀锋利了,对准老四!
  
  “出发!”
  
  “出发!”
  
  ……
  
  鼓声中,山脚下的将领,起身,翻身上马,豪迈挥手,发出号令。
  
  二十万大军,随即徐徐启动。
  
  宛若一条巨龙,冲向北方!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