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听龙吟!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听龙吟!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听龙吟! (第1/2页)

安顿传令兵下去休息后。
  
  朱棣右手端着圣旨转身。
  
  兄弟们目光瞥视朱棣手中圣旨,瞬间昂首挺胸,激动看着朱棣。
  
  也就是陛下在世。
  
  这份圣旨还有效力。
  
  陛下百年之后,大家伙儿可不会因为朝廷一道圣旨,就千里迢迢回京效力了。
  
  当然。
  
  这回大伙儿都是十分愿意的。
  
  首先,此番回京,就是向大明所有人展示王爷的力量。
  
  告诉天下人,以后别想着,什么委屈都要王爷忍着、受着!
  
  其次,当然是锦衣还乡了。
  
  大伙儿都是从大明走出来的,此番回去,就是锦衣还乡。
  
  朱棣目光环视一圈,笑道:“朝廷的命令已经下达了,按照之前咱们制定的方案,都去准备吧。”
  
  “是!”
  
  铿锵声浪,冲破帅帐传出。
  
  值守在帅帐外的将士们,情不自禁抿唇,悄悄握紧火铳背带。
  
  一群人从帅帐内鱼贯而出。
  
  谭渊、俞靖一左一右揽住蒋进忠肩膀。
  
  蒋进忠被两杀才夹在中间,没好气道:“你们想干什么!你们是回去显摆,我却要在东番守家,我现在心情十分不好!”
  
  谭渊、俞靖相互对视。
  
  俞靖亲切笑道:“老蒋,你即便不回去,都比我们回去好,放眼天下,谁不知道,你老蒋是王爷的大管家,咱们东番能建设的这么好,王爷之下,就你功劳最大……”
  
  蒋进忠明知这是马屁。
  
  还是忍不住唇角上扬,微微仰头看天。
  
  某刻,眼中戒备一闪而逝,瞬间清醒,看左右,堆满狐狸笑的谭渊、俞靖,没好气道:“别说好听的,告诉你们,别想再从我兜里拿一个铜板!”
  
  他这该死的优越感。
  
  总是经不起别人夸。
  
  之前,就经常在这让人浑身轻飘飘的夸赞中。
  
  稀里糊涂就把钱给了谭渊和俞靖。
  
  谭渊看了眼俞靖,揽着蒋进忠肩膀的手臂微微用力,“老蒋,我们都知道,你前段时间,和东番十几个村子,给咱们定制了一批新军服,你别装了,你这么做,肯定是想要海陆军兄弟们,回京时,穿着咱们新军崭新军服,彰显咱们海陆新军的威风,都要出发了,是不是该给兄弟们发下来了?”
  
  俞靖忙笑着保证:“老蒋,我保证,兄弟们航行期间不穿,等到了秦淮河入海口处,兄弟们才能换新军服!”
  
  蒋进忠笑着看了眼二人,提醒道:“给你们置办新军服的钱,是我好不容易省下来的,你们可别让兄弟们糟蹋了。”
  
  “一定一定!”
  
  “明白明白!”
  
  谭渊、俞靖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
  
  老蒋真的没话说。
  
  作为王爷的大管家,本来有限的钱,为了辅佐王爷建设大海军和新式陆军,真是一文钱掰成两瓣花。
  
  和东番的乡土村社村,合作搞养殖。
  
  海陆两军几乎三万人,竟然能做到,隔三差五都能吃到猪肉、鸡肉。
  
  兄弟们平日里虽然不说。
  
  但都知道,海陆两军能有现在的战斗力,老蒋也功不可没。
  
  现在又为了兄弟们回朝时,能穿上新军服,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一点点省出钱,给兄弟们置办新军服。
  
  ……
  
  诸如此类小事,太多了。
  
  ……
  
  朱棣站在帅帐门口,看着三人勾肩搭背离开。
  
  笑着转头,看向徐辉祖:“闽县都安顿好了吗?”
  
  辉祖也要回去。
  
  李渔马上也要生了。
  
  且此番北征,可是千载难逢,长见识、历练的机会。
  
  辉祖年龄也够了上战场。
  
  自家小舅子,肯定要带着回去长长见识,历练一番。
  
  “准备好了,闽县现在已经步入正轨,刘县丞这几年配合我搞乡土村社,也尽心尽力,让他独掌一方一段时间,将来也好提拔……”
  
  徐辉祖含笑点头。
  
  他倒不是培养嫡系。
  
  刘县丞这几年,尽心尽力配合他搞乡土村社。
  
  他得了这么大的政绩。
  
  也应该回报,给人家一个机会。
  
  单纯的感谢罢了。
  
  不然,这位年过四十,只考中秀才的县丞,可能一辈子,都要在县丞这个位置,兜兜转转了。
  
  对方这些年,搞乡土村社也的确掌握了不少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建设经验。
  
  朝廷将其提拔为县令。
  
  怎么也比那些刚考中进士,一点实干经验都不懂的读书人强。
  
  至于往后,对方能走到哪一步,就与他无关。
  
  他也不会再予以对方帮助。
  
  更不会与对方有任何瓜葛联系。
  
  即便对方变质腐败,与他也没有关系。
  
  朱棣点点头。
  
  徐家现在的地位,不需要拉帮结派。
  
  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少不了实权。
  
  辉祖这样安排刘县丞很恰当。
  
  至于辉祖的能力。
  
  虽然才智只能算是中上之姿。
  
  可胜在肯学啊。
  
  这几年,在闽县搞乡土村社就干的很好。
  
  再加上身份缘故。
  
  普通人很难得到的锻炼机会,辉祖却很容易得到。
  
  就如此番北征。
  
  敌我双方集结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大战,能参与其中,虽然有些危险,但很涨见识。
  
  普通人能得到这种机会吗?
  
  ……
  
  朱棣拍拍徐辉祖肩膀,“进忠给你准备了一套新军军服,膺绪和增寿帮你收着,你去找他们准备吧。”
  
  徐辉祖顿时笑了,迫不及待道:“姐夫,那我去试衣服了。”
  
  他早想要一套新军军服了。
  
  话音未落,就已经跑着离开。
  
  ……
  
  三日后。
  
  两百艘海军战船,密密麻麻,停靠在风平浪静的海湾内。
  
  海岸两边站满了百姓。
  
  嗒嗒嗒……
  
  整齐的步点声响起。
  
  百姓循声看去……
  
  一个个身穿分体式军服,肩扛明黄军衔,头戴飞碟帽的陆军第一镇将士,从陆军大营徒步而来。
  
  铳剑插在火铳内,将士们走过时,明媚阳光映照在铳剑上,一片雪白森然,随着将士们走动,起起伏伏。
  
  “嘶!这就是咱们东番陆军第一镇!”
  
  “快看,全部换装来福铳了!”
  
  ……
  
  百姓瞪大眼看着,笑着议论,一副与有荣焉。
  
  朱棣没给新式的长管身火铳起名字。
  
  可随着陆军第一镇不断出现在鸡笼屿,百姓见得多了,就给起了个来福铳的名字。
  
  来福铳的由来也很简单。
  
  首先,这是他来福建后发明的火铳。
  
  其次,来福寓意好,这个名字不知被谁最先提出来后,就快速被人们接受。
  
  最先是百姓这样叫。
  
  兄弟们听到后,觉得这名字好听。
  
  久而久之,军中也这样称呼。
  
  将士们靠近码头后立正停下。
  
  然后以营为单位,陆陆续续登上海军战船,一艘艘载满将士的战船,有序离开码头,将位置让出来。
  
  百姓看着这般井然有序,鸦雀无声。
  
  步军将士登船后。
  
  一门门铜铸黄橙橙火炮,在龙门架悬吊中,缓缓上船。
  
  “王爷来了!”
  
  有人忽然喊了一声,寂静的码头瞬间沸腾。
  
  众人齐齐转头……
  
  朱棣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雄英、东旭一群孩子。
  
  文武三班人呈三队跟在后面。
  
  “王爷旗开得胜!”
  
  “恭祝王爷北征,旗开得胜!”
  
  ……
  
  百姓的欢呼声响起。
  
  谭渊等人纷纷向百姓看去。
  
  然后又看向走在前面的朱棣。
  
  朱棣冲百姓招了招手,一时间,整个海湾内瞬间沸腾。
  
  跟随回朝的将领们,带着孩子们,陆陆续续登上装配一百六十门火炮的巨舰后。
  
  朱棣看向蒋进忠等要留下来的众人。
  
  蒋进忠从旁边人手中接过盛满酒的碗,举向朱棣,“臣等祝王爷此番北征,扬威天下,旗开得胜!”
  
  朱棣看看蒋进忠身后众人。
  
  再看向蒋进忠。
  
  谁能想到,当初江宁那个爱慕虚荣,搞形式的蒋胖子。
  
  如今能辅佐他,干出这么大一番事业。
  
  这些年,蒋胖子操心操力,他和妙云都看在眼里。
  
  朱棣含笑接过酒碗,“兄弟们今天的荣耀,进忠你功劳很大,本该让你跟着兄弟们一起回去的,可……”
  
  朱棣还在说。
  
  蒋进忠已经忍不住,嘴角都快笑的咧到耳根。
  
  相比回朝锦衣归乡的荣耀。
  
  他更喜欢被王爷称赞。
  
  朱棣无奈瞪了眼,这胖子什么都好,就是经不住夸,摇摇头,“别的不多说了,兄弟们肯定不辜负你,这几年,一个铜板掰成好几瓣花的辛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