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五十六章:观摩团开始沉默,压抑!

第三百五十六章:观摩团开始沉默,压抑!

第三百五十六章:观摩团开始沉默,压抑! (第2/2页)

“四郎,你直接一刀把吴海给杀了,观摩团众人对此有些微词。”要不是后来又听说,就连张三丰都受四郎‘驱使’,恐怕此事还真不能这么风轻云淡,被所有人刻意忽略。
  
  “阿爹,四郎杀吴海,是因吴海有动摇四郎在福建施政的可能。”不等朱棣开口,徐妙云就替朱棣说话,“而且,杀吴海,会引发很多读书人非议四郎,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太子系的人,其实愿意看到四郎被读书人抵触排斥。
  
  她教雄英时,隐瞒了此事。
  
  这件事,已经涉及了四郎和太子系的关系。
  
  雄英是个孩子,不应该掺和进来。
  
  更不能因此而替四郎出头。
  
  不然,对雄英将来继承皇权不利。
  
  “娘亲,阿爹的狗腿子!”小祈婳突然开口。
  
  徐妙云瞬间‘恼羞成怒’瞪视。
  
  朱棣低下头忍笑。
  
  哈哈……
  
  徐达微微愣怔,随即仰头爽朗大笑。
  
  ……
  
  观摩团下榻处。
  
  朱雄英被蓝玉、沐英带来这边。
  
  ……
  
  “舅姥爷,这些都是四叔、四婶儿教我的,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再过几个月,就快七岁的朱雄英,此刻已经像个小大人。
  
  比朱棣、徐妙云刚去土桥村时,孩子王杨东旭更加成熟且有主见。
  
  看着蓝玉、沐英,郑重说道:“舅姥爷,我知道你是想知道,四叔、四婶儿有没有好好教导我,雄英希望,舅姥爷下不为例,不然雄英会不高兴。”
  
  蓝玉、沐英错愕看着,严肃而郑重,小脸满是不容置疑的朱雄英。
  
  回神后,蓝玉笑道:“太孙,臣知道了,臣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随后,蓝玉叫人把朱雄英带走,送回县衙上课。
  
  两人站在门口,目视朱雄英离开。
  
  蓝玉唇角挂着笑容,感慨道:“在雄英身上,我看到了一丝朱老四的影子!”
  
  既令人惊讶,又让人欣慰。
  
  他没想到,雄英会这么武断提醒告诫他。
  
  这很朱老四。
  
  也很让人欣慰。
  
  朱老四小夫妻两的确没藏私,且雄英也很聪明,学到了真本事。
  
  事实证明,陛下让雄英跟在朱老四身边学习的决定,十分英明。
  
  沐英笑笑,眼底忧虑一闪而逝。
  
  他不像蓝玉这般乐观。
  
  蓝玉只考虑了雄英学到了老四为人处事的本事。
  
  却忽略了,这样的雄英和太子的性格是否能融洽相处,是不是为太子喜欢。
  
  ‘希望这种事不要发生吧。’
  
  ……
  
  于此同时。
  
  同一个院子内。
  
  旁侧屋内。
  
  方孝孺等人站在窗前看着朱雄英被送走。
  
  方孝孺转身,笑道:“永昌侯、西平侯都亲自考校了,燕王肯定没有对太孙藏私,这回大家可以放心了。”
  
  其实,他了解朱四郎夫妇。
  
  除了喜欢给人计小账外。
  
  其他方面真的没话说。
  
  同僚的担心根本是多余的。
  
  太子系很多人,一直对太孙跟着朱四郎学习,颇有微词。
  
  只是碍于陛下和太子,不敢明着反对罢了。
  
  众人关上窗户,来到桌边落座品茶。
  
  黄子澄忍不住询问:“朱四郎今天入城那番话,你们都听懂了吗?谁听懂了,给我讲讲,我听的有些稀里糊涂。”
  
  “我也有些不明白之处。”
  
  “我也是。”
  
  ……
  
  铁铉、盛庸看开口几人,就知道,这几人肯定没有沉下心观察农村。
  
  否则,不可能听不懂。
  
  燕王讲述的,其实已经很通俗易懂了。
  
  不过,他们懂,却讲不明白。
  
  于是,看向方孝孺,“希直兄,论咱们中间,谁对乡土村社最了解,肯定是你,你给大家讲讲。”
  
  方孝孺也不推辞,随即把他对朱棣那番话的理解,讲述给众人。
  
  最后总结道:“这也只是我的理解,等明天燕王带咱们去农村观摩时,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认真看。”
  
  众人纷纷点头。
  
  没来之前,大伙儿心中多少还有点不服气,存着比较一番的心思。
  
  毕竟,他们也搞乡土村社,效果、进展都很不错。
  
  可来了建安后才知道,原来乡土村社还可以这样搞。
  
  乡土村社并不只是农民合作种地这么简单。
  
  入城时,朱四郎多次提及的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更是想都没想过。
  
  此刻,他们迫不及待,想去看看,朱四郎在建安搞得乡土村社!
  
  ……
  
  翌日。
  
  朱棣带着观摩团众人动身启程。
  
  出城后。
  
  沐英指着随行新军将士的火铳,“老四,昨天就看到你麾下新军这种新式火铳了,方便给我们看看吗?”
  
  纪纲去迎接他们时,已经讲述了此事。
  
  还隐晦讲述了老四送回朝中的火铳,因为种种原因,被匠作监束之高阁。
  
  朱棣笑着点头,“孙元楚,把你们的火铳给西平侯等人看看。”
  
  沐英、蓝玉拿到手后,就开始仔细端详。
  
  木质的枪托没什么可看的。
  
  大明无数木匠可以做到。
  
  他们仔细端详锥柱形铳剑。
  
  铳剑插入火铳管身部位是圆柱形,露在外面是锥柱形,中间还有一段比较粗。
  
  朱棣在旁边讲解示范下,沐英、蓝玉明白,这段较粗位置,是方便手握,这铳剑还有着夯实火药,装填弹丸的作用。
  
  管身是两人观摩研究的重点。
  
  很精致!
  
  至少在他们眼中,已经十分精致了。
  
  这把火铳和大明现在装备的火铳相比,简直就像是一件艺术品!
  
  ……
  
  砰砰砰……
  
  随后,众人按照朱棣教的,坐在马背上射击了几次。
  
  徐达好奇询问:“四郎,你们制造这样一把火铳,成本多少?”
  
  “一两银子,如果制造的多,成本应该还可以压缩三四成。”
  
  听闻朱棣回答后。
  
  蓝玉、沐英、徐达、俞同渊都在暗暗琢磨。
  
  一两银子有点小贵,但也不算太贵。
  
  比制作一把制式弓箭还要省钱!
  
  朱老四的东番陆军第一镇,全部装备这种火器,也不过一万两银子。
  
  对于普通人,这个数字很大,可对于朝廷来说,还能承担。
  
  不过,还得等登上鸡笼屿,亲自观摩新军演练,才能评估,这种武器,大规模装备后的威力。
  
  蓝玉回神,把火铳交给孙元楚,笑着征询:“王爷,我们有些迫不及待,想观摩你的新军了,咱们加快点速度,尽快观摩完福建乡土村社建设,然后尽快去鸡笼屿如何?”
  
  ……
  
  临近中午。
  
  朱棣带着众人,来到距离建安县城最近的一个村子。
  
  刚入村。
  
  就见徐增寿和小早川仲业,各挑着两只木桶。
  
  “父亲!”
  
  徐增寿看到徐达时,高兴大叫一声,快速跑来。
  
  随着徐增寿靠近,众人闻到了一股刺鼻臭味,不由捂嘴。
  
  徐增寿注意到了,却没放下扁担,眼底坏笑一闪而逝,故意挑着木桶靠近。
  
  众人翻身下马。
  
  蓝玉没好气道:“增寿,你这桶挑过什么东西,这么臭!”
  
  “猪粪,我和小早川仲业刚刚往地里跳猪粪,蓝叔臭吗?你小时候也在农村,不会连猪粪都没闻过吧?”
  
  黄子澄、齐泰等人错愕看着徐增寿。
  
  然后又悄悄窥探朱棣。
  
  朱四郎让自己小舅子,在农村做这种事?
  
  徐增寿竟然能受得了?
  
  这么刺鼻的臭味,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徐达则满眼欣慰看着徐增寿。
  
  当初把这两个混账,塞给四郎和大丫,是个正确不能再正确的决定。
  
  蓝玉没好气瞪了眼,岂能听不出,这小子是在笑话他忘本,没好气道:“你还别说,蓝叔当时穷的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养猪了!”
  
  以前,这小子天天和他家两个小子、耿瑄等人混在一起。
  
  现在跟在朱老四身边,被朱老四带着、管着,把他家两小子,远远甩在身后了。
  
  就连耿瑄,现在为了能配得上苏春晓都特别努力。
  
  人比人气死人啊!
  
  沐英看着远远放下担子,来到朱棣身后的小早川仲业,好奇询问:“老四,你这里还有倭国人?”
  
  “小早川仲业是俘虏。”朱棣把事情经过告诉沐英,“他们这几人,和增寿兄弟二人,都被我安排在农村,搞乡土村社。”
  
  沐英深深看了眼朱棣。
  
  他十分肯定,老四对这几个倭寇另有所图。
  
  随后,众人入村。
  
  ……
  
  朱棣带着众人观摩了村里利用甘蔗养猪、商贾如何动员乡土村社百姓,完成海贸货单、种植桑树、柿子树、栗子树的山林。
  
  甚至,还带着众人,观摩了士绅入股搞乡土村社的几个村子。
  
  并且解释了,保留这几个村子的缘由。
  
  这一路走来,整个观摩团越来越沉默。
  
  尤其是黄子澄、齐泰几人。
  
  都是搞乡土村社,他们搞的,和福建差距太大了!
  
  福建这边的乡土村社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活跃感。
  
  对比之下,他们搞的就有些死气沉沉。
  
  而且,福建百姓对朱四郎的称赞,更是让人压力沉重和绝望!
  
  观摩团情绪变化,朱棣看在眼里,却假装没看到,冲击大是必然的。
  
  ……
  
  来到闽县时,已经是腊月中旬。
  
  与观摩团的沉默压抑相比,闽县格外热闹。
  
  张三丰,福建地方豪强、军政两班人马,全都在闽县等着。
  
  都想试一试,能不能跟着去鸡笼屿观摩新军。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