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四十八章:朱元璋派出的文武、水陆观摩团!

第三百四十八章:朱元璋派出的文武、水陆观摩团!

第三百四十八章:朱元璋派出的文武、水陆观摩团! (第2/2页)

到最后,甚至整个海湾内,都能闻到火药味。
  
  将士们反复走过的那段路,到最后都被染红。
  
  一直到傍晚。
  
  大营内才平静。
  
  朱棣开始巡视每个营房,交代将士们用海水洗脚,清理伤口。
  
  众人全都被震惊了,默默离开大营。
  
  吕珍房间内。
  
  梁道明感慨道:“娘的!太狠了!王爷真的太狠了!”
  
  对别人狠,不算什么。
  
  对自己狠,才可怕!
  
  一个营,一个营亲自带着一遍遍走。
  
  将士们走一遍,朱棣就走十几遍!
  
  最可怕,到后来,每个人脚底流血不止,气势反而越来越盛,每当进入石子路段时。
  
  每个人步点故意踩得特别重。
  
  就像一群二傻子!
  
  身为领兵之人,大家都明白,这不是傻。
  
  是血勇!
  
  朱棣以身作则,比士卒走的更多,受的伤更重,流的血更多,成功激起了将士们血勇!
  
  古往今来,锻炼新兵血勇,最常见的办法,是让新兵参与屠城,或者杀俘。
  
  俗称见血。
  
  当兵的见血。
  
  就好比刀开刃。
  
  “我第一次见,用这种方式,让新兵见血开刃!”
  
  吕珍苦笑,“可我感觉,这种办法形成的血勇,比杀别人产生的血勇,更强!”
  
  伤人和伤己。
  
  所需勇气完全不同。
  
  他可以毫不犹豫杀别人。
  
  但让他拿刀在自己身上,不伤害性命前提下,划拉几下,心中也会犹豫。
  
  梁道明苦笑提醒,“据说,这一年,谭渊等人只是训练了列阵、射击等科目,年后,燕王将在鸡笼屿停留数月时间,展开新的训练。”
  
  他实在不敢想象。
  
  朱棣要把这支新军,训练成什么样子。
  
  反正,即便现在,这支新军他都十分眼馋。
  
  他要有这样一支万人精锐。
  
  可以在三佛齐横着走!
  
  ……
  
  这一刻,很多人都在议论今天的训练。
  
  朱棣巡查营房后,返回他和徐妙云的住所。
  
  吱呀。
  
  推门声响起时。
  
  徐妙云托腮坐在婴儿床边怔怔出神,闻声忙转头,见朱棣回来,松了口气,起身同时,忙催促:“快来洗脚……”
  
  “没事。”朱棣笑着走到床边,看着已经摆放在床边的洗脚盆,无奈摇头。
  
  训练中,这点伤算什么。
  
  他以前,伤的比这更重。
  
  那时,可没人知冷知热关心。
  
  徐妙云瞪了眼,蹲在床边,帮朱棣脱掉靴子。
  
  靴中白鞋垫,已经完全染红。
  
  洗过后,看着朱棣脚底密集的血口子,有些里面还扎着木屑,低着头,眼睛瞬间蒙上水雾。
  
  “有些伤口有东西,我要帮你清理,忍着点……”
  
  闷闷声传出。
  
  朱棣不由后悔了。
  
  早知道,他就在营房处理后再回来。
  
  “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真不疼。”朱棣笑着安慰。
  
  徐妙云抬头瞪了眼。
  
  大老爷们儿受伤就不疼?
  
  把她当孩子了?
  
  徐妙云一边给朱棣处理伤口,一边询问:“吕珍和你说了什么?你别瞒着我,我能感觉到,刚开始,你情绪很压抑……”
  
  后来,随着训练反复进行,四郎虽然脚上伤势越来越重,可情绪却渐渐变好了。
  
  朱棣无奈笑笑,也不瞒着,“吕珍……”
  
  徐妙云不由微微皱眉。
  
  会是大哥吗?
  
  不是大哥,又会是谁?
  
  “那你准备怎么办?”
  
  “凉拌。”朱棣笑容渐渐消失,“我让吕珍担任这个锦衣卫百户,我想看看,到底是谁?”
  
  他十分想知道,背后主使之人。
  
  徐妙云沉默不语。
  
  如果真是大哥。
  
  大哥想要什么?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亦或,担心四郎的海军力量,未来过分壮大,希望吕珍在某些特定时刻,带着四郎积攒起来的海军战船,投效朝廷?
  
  ……
  
  若不是大哥,而是其他人,那就是离间四郎和大哥。
  
  可又是谁。
  
  竟然能指使动锦衣卫?
  
  蒋瓛?
  
  他就不怕,四郎直接回朝对峙?
  
  ……
  
  父皇对四郎的考验?
  
  ……
  
  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她也没头绪。
  
  但她知道,四郎绝不希望,秘密揭开时,这个人是大哥。
  
  所以,下午刚开始时,隐藏最深的情绪,才会十分压抑。
  
  ‘希望不是吧。’
  
  夫妻二人,默契把此事压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
  
  ……
  
  年后。
  
  徐辉祖、沈至等人启程离开。
  
  朱棣、徐妙云带着孩子们,则留在鸡笼屿。
  
  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及跟着朱棣学习武术外。
  
  俞靖特鸡贼,知道这些孩子将来肯定是朱棣身边的中流砥柱,经常开着战舰,带孩子们出海。
  
  希望孩子们喜欢海军,将来在海军效力。
  
  学生在海军效力,朱棣作为老师,总得把资源偏向海军吧?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
  
  金陵城都能听到。
  
  而朱棣,则大部分时间,泡在军营中。
  
  训练将士们。
  
  福建方面,叶茂带着一群士绅,春节期间,亲自来了一趟鸡笼屿。
  
  最终商议确定,今年福建批准搞一千个乡土村社。
  
  至于去年三百个乡土村社村庄,周围邻村,自发性搞乡土村社,布政使衙门不限制,采取默许态度。
  
  朱棣就是想看看,百姓自发搞,能干成什么样。
  
  与叶茂等人的悲观不同。
  
  他对此较为乐观。
  
  敢于自发主动搞的村子,一定有敢闯敢干,并且能组织起百姓的能人。
  
  他曾见过一个时代。
  
  农村涌现出许许多多这样的能人。
  
  这个时代,肯定也不会少。
  
  他也不怕这些能人,窃取乡土村社的全部利益。
  
  朝廷从律法上,已经确定,乡土村社股份不可转让,只能父子传承。
  
  这些能人,带领乡土村社发展起来,如果不满足乡土村社带来的财富,只能带着积累起的本钱,转变为商籍,前往城镇发展。
  
  按照他的规划。
  
  商人也必须施行雇工身股制。
  
  总之,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就是搞活民间,就如同乱世一样。
  
  民间越活跃。
  
  越容易在庞大的百姓群体中,筛选出有能力的佼佼者。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模式,又规定了,这群有能力的佼佼者,可以更富,但必须分润一部分财富,直接在民间层面进行均富。
  
  带更多人富裕。
  
  商业模式传统,说到底是培养出来的。
  
  只要他坚定不移这么干。
  
  坚持时间久了。
  
  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方式时。
  
  即便一小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想改变,也不敢犯众怒。
  
  培养全民共识至关重要。
  
  他就要在福建试验。
  
  他要看看,整个福建,大多数人形成这种共识后。
  
  等他离开福建,离开大明后。
  
  他留下的这套东西,能延续多久?
  
  如果大部分人的认同共识,最终能挡住小部分人贪得无厌的私欲。
  
  那就证明,这套东西,可以长久存在。
  
  所以,接下来,他要在整个福建,推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同时,掀起一场,全福建,全民共识!
  
  这种共识,最终要像三纲五常,牢不可破,坚定不移!
  
  ……
  
  福建轰轰烈烈的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引起金陵激烈讨论。
  
  ……
  
  洪武十三年十月。
  
  御书房。
  
  朱标刚刚结束兵法考校。
  
  恰在此时。
  
  蒋瓛送来了福建最新消息,“陛下,锦衣卫已经调查清楚,整个福建,至少五成商贾,已经完成雇工身股制改造,燕王近期通过布政使衙门,在整个福建民间,推动雇工身股制舆论认同……”
  
  ……
  
  “大儒吴海带头反对……”
  
  朱元璋微微皱眉,没想到朱棣动静闹得这么大。
  
  大儒吴海影响力不止在福建。
  
  整个大明都不小。
  
  待蒋瓛介绍完后,朱元璋没发表意见,看向蓝玉等人,笑问:“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蓝玉忙答道:“陛下,臣等准备近期就启程去福建。”
  
  “父皇,儿臣想让方希直、练子宁等人去福建观摩。”朱标恰到时机提及此事。
  
  朱元璋笑笑,随即说道:“可以,另外,水师也派人去,组成一个文武、水陆观摩团,你们准备准备,三天后就动身。”
  
  所有人惊愕抬头。
  
  这观摩团规模,太大了吧!?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