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军!吕珍揭秘太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军!吕珍揭秘太子!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军!吕珍揭秘太子! (第1/2页)

翌日。
  
  鸡笼屿新军大营。
  
  朱棣、徐辉祖、徐妙云一群人抵达大营。
  
  五千人大营十分大。
  
  海湾内河堤后方,最平整,占地足足两百亩土地,全被规划成步军大营。
  
  俞靖和沈至骑马跟随在后,走入大营,随意扫了眼,就止不住眼红,小声嘀咕:“该死的蒋胖子,每次来步军大营,我都想刀了他!”
  
  步军是谭渊、张武等人管辖。
  
  他很怀疑,蒋胖子就是因先认识老谭等人,关系好,才特批了两百亩大营。
  
  要不然,在这四海之上,他们海军才是真正的主力,为什么,海军弄个造船厂,蒋胖子却只给一百亩?
  
  沈至哭笑不得,“老俞,你这可就没良心了。”
  
  步军用地不在海岸边,是海岸后面,这里的开阔地虽然也少,但不缺这两百亩。
  
  而且,燕王的私兵两万人员。
  
  这还只是现在。
  
  等燕王彻底出走大明后,发展多少军队,就不必顾虑大明的感受了。
  
  这处兵营,也会成为燕王步军的训练基地。
  
  现在留足足够使用的土地,很正常。
  
  造船厂在海岸边。
  
  优质的地段,还要留出来,分配给商行。
  
  而且海军也不止造船厂,战船不要停靠了?
  
  海湾处,最好的一块深水港,就单独划给了海军。
  
  殿下没提,蒋进忠已经为俞靖考虑好了,为实现商船和战船分离,将来还要给海军建设单独的水寨。
  
  确保敌人无法利用商船,袭击海湾内的海军战船。
  
  老蒋这一年,为了王爷在东番的基业,两百斤的胖子,都生生累掉了几十斤,他看着都感慨。
  
  这和他们沈家打听到的蒋进忠形象,完全不符。
  
  嘿嘿……
  
  俞靖厚着脸皮讪笑。
  
  吕珍、梁道明两方人跟在后面,听着两人议论,眼中惊色不时闪过。
  
  梁道明微微凑向吕珍,低语,“吕前辈,如今的鸡笼屿和陈祖义时期,完全不一样啊!”
  
  与陈祖义时期,海盗窝的混乱无序,声色犬马不同。
  
  现在的鸡笼屿,充斥着一股昂扬凝聚力,生机勃勃。
  
  他们比朱棣早到几天。
  
  朱棣腊月二十八抵达当天。
  
  他们一行人,征得蒋进忠同意后,沿鸡笼河谷往上游,去观摩了各个安置点。
  
  “我有种感觉,这股昂扬凝聚力,鸡笼屿海湾似乎快笼罩不住,总有一天,会发出一声龙吟,冲出海湾!”
  
  彼时,他们当如何自处?
  
  这一年,钱没少赚。
  
  可,对于未来前途命运,他还没琢磨好。
  
  吕珍梅花瓶老巢,就在鸡笼屿东北方。
  
  四皇子这条龙,腾势而起,冲出鸡笼屿海湾时,吕珍的老巢首当其冲。
  
  双方关系再好。
  
  四皇子恐怕也无法容忍,一支不属于自己的力量,侧卧身畔!
  
  吕珍沉默不语。
  
  有些话,不能与梁道明说。
  
  临近年关时,有锦衣卫驾驶小船出现在梅花瓶。
  
  自称代表太子朱标而来。
  
  希望他能效忠太子。
  
  潜伏在四皇子身边。
  
  这人还给他留下一块锦衣卫百户腰牌,一套百户官服。
  
  对方真是大明太子朱标的人?
  
  他无从验证。
  
  他甚至怀疑,对方报出的名讳,都是假的!
  
  若真是太子朱标的人。
  
  是不是就意味着。
  
  传闻中,大明太子和四皇子手足情深,都是假的?
  
  他这次来,就是想把此事告诉朱家老四。
  
  太子离他太远。
  
  朱家老四却在身边。
  
  而且,如今,他麾下数百兄弟,完全依赖大燕商行讨生活。
  
  大燕商行对他们也不错,至少,这一年,兄弟们从中赚了很多。
  
  即便现在不干。
  
  在东番岛当百姓,都能过上富裕日子。
  
  何况,相比朱元璋喜爱的太子,他更欣赏朱棣!
  
  ……
  
  众人一边议论一边想事。
  
  很快来到早已布置好的点将观摩台旁边。
  
  五千人,已经列阵而立。
  
  虽然基本都是一群新兵,少了点杀气。
  
  可横平竖直,一条条直线构成的整齐阵列,威严肃穆。即便老行伍,也都不由眼前一亮。
  
  吕珍、梁道明好奇打量同时,跟随朱棣一行人走上观摩台。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支新军。
  
  众人落座后。
  
  朱棣大踏步走到观摩台前方,脚踩在木板上,发出嗒嗒嗒步点声。
  
  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
  
  此刻朱棣不同往日。
  
  徐妙云抱着小雍鸣、小祈婳,看着朱棣背影,低头,含笑低语,“看,阿爹是不是更威武了?”
  
  “稍息!”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突然响起。
  
  嗒!
  
  吕珍、梁道明不解皱眉时,五千将士,左脚顺脚尖方向,同一时间伸出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梁道明、吕珍惊骇对视,下意识起身。
  
  他们太清楚,这小小动作,所有人都作对,且所有人同一时间做出,意味着什么!
  
  令行禁止的纪律!
  
  朱棣唇角也不由浮现笑容。
  
  谭渊、张武两人,带领三百海防将士,能用一年时间,硬生生把一群,大部分不识字的农家子弟,训练到如此程度,恐怕两人没少脱皮流汗。
  
  “拜见殿下!”
  
  谭渊站在最前面,大声行捶胸礼。
  
  “拜见殿下!”
  
  五千人紧随高呼。
  
  山呼声,惊动海湾内海鸟,成片啼鸣飞起。
  
  “兄弟们的家人已经落户东番,今后我将带领兄弟们,立足东番,守护我们的家人,用我们手中刀枪,开创属于我们的未来,我朱棣,在此起誓,将来我们所有人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
  
  梁道明低语,“吕前辈,看这些将士的眼神!”
  
  他竟然看到信服、崇拜!
  
  这可都是新兵。
  
  朱棣没率领他们打过胜仗!
  
  而且,这一年多,朱棣忙于建安乡土村社建设,来鸡笼屿次数也屈指可数。
  
  吕珍边听朱棣讲话,边说道:“这些将士,都来自咱们昨天参观的鸡笼河谷安置点,他们来东番前,都是佃农,来到鸡笼屿后,分了田,成立了乡土村社……”
  
  ……
  
  “如果你肯给他们这么多,为他们考虑这么多,他们也会对你如此!”
  
  梁道明苦笑。
  
  他就是想,也没这个才能。
  
  这一年,他也兴致冲冲,在三佛齐,自己的地盘,试着搞乡土村社。
  
  没有一点意外。
  
  失败了!
  
  反对声、搞破坏的人,太多太多了。
  
  就连自家人都唱反调!
  
  还怎么搞?
  
  搞了几个月,就意兴阑珊放弃了。
  
  “好了,接下来开始发新式军服,这些军服所用布匹,都是咱们建安老乡织的……”
  
  建安乡土村社建成后。
  
  他就购买了一批棉花。
  
  分包给农村妇女,按妙云织劳动布的法子,让建安农村妇女分工合作,织出了这批布。
  
  这个过程,农民即赚了钱。
  
  还学会了土桥村分工合作的纺织模式。
  
  完成这个任务后。
  
  沈至就趁热打铁,派出沈家织工去村中指导,让建安农村妇女,按照要求,纺织海贸需要的棉布。
  
  这种农村织出来的低价棉布,据沈至说,海贸不愁销路。
  
  总之,他已经开始用经济方式,宏观引导建安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了。
  
  未来一年,建安、闽县,以及建成乡土村社的其他村庄,他都会尝试用经济方式,进行宏观引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