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

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

第二百八十八章:朱元璋的底气!八百里加急! (第2/2页)

总之,孩子们表现好,陛下和皇后要召见朱先生和徐先生。
  
  蒋进忠显然并不明白,朱元璋的苦涩:他现在想让小夫妻两回宫,都只能用这种借口。
  
  ……
  
  “出发!”朱棣大手一挥,孩子们笑着往马车跑去。
  
  朱棣和徐妙云则上了其中一辆马车。
  
  ……
  
  “燕王亲兵!马车里坐着什么人?”
  
  “是朱秀才的学生,我看到了!这是要去哪儿?”
  
  “看样子是去皇宫?”
  
  “对,就是去皇宫,据说,今天督查中书省。”
  
  “朱秀才在不在马车内?俺想问问他,有没有把握,再考个甲等第一名。”
  
  ……
  
  当谭渊等人,赶着马车,从贡院来到洪武大道,瞬间引起百姓注意。
  
  最前面一辆马车内。
  
  徐妙云抱着小雍鸣,侧耳辨别外面议论内容,听着议论内容,渐渐全都变成关于四郎秋闱举人考。
  
  笑笑,“金陵百姓都议论,你能不能再考甲等第一名,朱先生,有没有信心?”
  
  朱棣笑着瞪了眼。
  
  徐妙云故意道:“雍鸣,快问问阿爹,有没有信心?”
  
  咿咿呀呀……
  
  “阿……爹……”
  
  突然的声音,让朱棣瞬间低头,徐妙云瞬间抬头……
  
  两人全都眼巴巴看着,爬在朱棣胳膊上,乱动的小祈婳。
  
  朱棣抬头,错愕询问:“咱们家小棉袄,刚才是不是叫我阿爹了?”
  
  徐妙云瞧着朱棣满脸惊喜,笑着点点头。
  
  得到确认后,朱棣立刻低头,逗弄道:“再叫一声,祈婳,再叫一声……”
  
  “阿……爹。”这回,小祈婳叫的比上次更加娴熟。
  
  哈哈……
  
  朱棣顿时爽朗大笑。
  
  徐妙云含笑微哼,“我天天照顾他们两个,没先叫一声娘亲,反倒先叫阿爹,这太不公平了。”
  
  两个小家伙出生至现在,已经七个月了。
  
  能磕磕绊绊,牙牙学语,喊一声阿爹也并不神奇。
  
  朱棣凑近,含笑低语,“孩子先叫谁,不看和父母相处时间,主要还是看,他们听到阿爹和娘亲这两个词,哪个更频繁一些,你肯定没少当着两个小家伙说:你们阿爹如何如何吧?”
  
  暴露了!
  
  徐妙云脸瞬间通红,把头蒙在朱棣肩头偷笑。
  
  的确。
  
  平日里,尤其是四郎陪雄英去辽东,不在期间,她想四郎,就给两小家伙讲他们阿爹的种种。
  
  另外,编排一点他们阿爹的‘坏’!
  
  没想到,她的思念,却让小祈婳给暴露了。
  
  小祈婳、小雍鸣睁着黑豆豆大眼睛,好奇看着娘亲……
  
  ……
  
  马车一路来到洪武门。
  
  在值守禁军注视下,驶入皇城。
  
  小家伙们,好奇撩起帘子,打量着……
  
  直到几辆马车,在六部官衙外停下。
  
  “来了!”
  
  “朱四郎和他的学生来了!”
  
  ……
  
  早等待的百官,纷纷走出来,远远看着。
  
  朱棣下车时,叮嘱道:“你先去御书房,我送孩子们进去后,就去找你们。”
  
  下车后,目视马车离开。
  
  瞥了眼六部官衙,或明或暗投射来的视线,笑着招呼:“皮孩子们,下车了。”
  
  孩子们闻声,大孩子先下,然后帮着小的下车。
  
  快速在朱棣面前站好。
  
  朱棣对谭渊点了点头,谭渊带着几名兄弟,赶着马车出宫。
  
  朱棣收回视线,看了眼孩子们,笑笑:“跟着师傅。”
  
  话落,提步直奔中书省。
  
  “朱秀才。”
  
  “朱秀才。”
  
  ……
  
  百官纷纷勉强笑着打招呼。
  
  他们可不想变成第二个涂节,人要能屈能伸,这个时候,千万别招惹朱四郎。
  
  朱棣一边抱拳回礼,一边带着孩子们往里走。
  
  等抵达中书省官衙大堂。
  
  便见右相汪广洋已经在大堂内等着了。
  
  大堂一字排开几十张桌子。
  
  每张桌子上,除了账簿、田契,还放着一张纸条,写着对应官员名字。
  
  不过没有胡惟庸的名字。
  
  汪广洋抱拳,“朱秀才,中书省需要督查的官员账簿、田契都在这里了,我们已经知晓你们的督查流程,大家会一边处理政务,一边配合督查,至于胡相的,在胡相官房。”
  
  “多谢右相及各位大人,支持我们督查。”朱棣抱拳感谢。
  
  然后看向孩子们,“春晓、东旭你们和师傅去胡相官房,民丰、原吉你们带着师弟师妹在外面核查。”
  
  “知道了师傅。”
  
  孩子们应了一声。
  
  朱棣和汪广洋简单寒暄几句,就带着春晓、东旭去胡惟庸官房。
  
  朱棣刚走,中书省官员、吏员瞬间围了上来。
  
  孩子们抿唇,明显有些紧张。
  
  不过却在几个大孩子带领下,低声讨论几句,就默默有序分组,在一张张桌子前坐下。
  
  一人打算盘。
  
  一人用毛笔演算,同时负责记录。
  
  百官凑近瞧着,低声议论。
  
  “确实很优秀啊!明显紧张害怕,可竟然还能保持镇定。”
  
  “这就是朱四郎教的新式数术吗?”
  
  “好好看看,若是效率比咱们使用的记账、统计法子便捷,最好学一学,这中书省,年年忙的要死!”
  
  ……
  
  汪广洋听同僚议论声,也好奇看着这些孩子。
  
  他不得不承认。
  
  朱四郎夫妇,真的把这些孩子,教的很优秀。
  
  将来,这些孩子肯定会追随朱四郎。
  
  怪不得胡惟庸如临大敌。
  
  汪广洋往胡惟庸官房方向看去。
  
  恰好看到朱棣敲门后,走入官房的背影。
  
  ……
  
  “朱秀才,可把你盼来了。”
  
  朱棣进屋后,胡惟庸放下手中折子,起身笑着从桌案后绕出来。
  
  他才不会蠢到,在朱四郎查他的时候,算计朱四郎。
  
  朱棣笑着拱手,“胡相。”
  
  “拜见胡大人。”
  
  春晓、东旭跟着行礼。
  
  “朱秀才,这便是去韩国公府的两个孩子吧?你这些学生,可都了不得,将来成就,恐怕不可限量!”
  
  胡惟庸含笑打量春晓。
  
  这女娃娃,把耿炳文家倒霉孩子逼得节节败退。
  
  还隐晦抽了朱紫巷权贵一个耳光。
  
  又在李府核查、统计时,替长公主号脉,发现长公主怀孕。
  
  确实很优秀!
  
  只是,这些孩子,和朱四郎捆绑的太深了。
  
  朱四郎风光,他们前途不可限量。
  
  某天,若太子、朱四郎反目成仇,朱四郎倒霉,这些孩子也不会有好下场。
  
  “胡相过奖了。”朱棣随意寒暄一句,看向摆放在官房正中的大桌子。
  
  桌案上,堆满账簿和田契。
  
  这些年,胡惟庸还真没少捞!
  
  怪不得,不愿效仿其他人,摆放在外面大堂。
  
  胡惟庸顺朱棣视线看去,尴尬之色一闪而逝,‘看什么,这些其实都是你朱家该给我胡惟庸的!’
  
  暗怒腹诽一句,胡惟庸也没了和朱棣虚情假意的情绪,勉强笑道:“朱秀才,是不是开始?”
  
  朱棣收回视线,“好。”
  
  春晓、东旭在朱棣看来时,点点头,悄悄捏了捏拳头,来到桌边坐下。
  
  师傅被惊到了。
  
  他们也被惊到了。
  
  昨天韩国公就不少了。
  
  可和这位胡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有多少,像他们家这样的农户,开国分到的良田,被这位胡相巧取豪夺了?
  
  有良田,在没有搞乡土村社,粮食只能贱卖的情况下。
  
  青黄不接时,夹杂着野菜才能填饱肚子。
  
  被置换成坡地、旱地,怎么活?
  
  ……
  
  “胡相。”
  
  门口响起的声音,打断几人思绪,循声看去……
  
  一位老嬷嬷拎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外,浅笑道:“陛下和娘娘吩咐婢子给朱秀才的孩子们送点点心。”
  
  胡惟庸含笑让老嬷嬷入内。
  
  心中则掀起了波涛,余光瞥视朱棣,‘朱皇帝对这些孩子这般好,分明就是爱屋及乌。’
  
  老嬷嬷还是之前去贡院送御膳的老嬷嬷。
  
  给东旭、春晓摆放好点心后,喜欢的摸了摸两个小家伙小脑袋,然后来到朱棣身边,“朱秀才,陛下和娘娘召见。”
  
  朱棣点点头。
  
  和胡惟庸寒暄几句,又和春晓、东旭交代几句,跟随老嬷嬷离开。
  
  朱棣离开后,胡惟庸回到书桌后,一边批示折子,一边观察春晓、东旭。
  
  ……
  
  这一日。
  
  临近天黑时。
  
  朱棣、徐妙云才带着一群小家伙出宫。
  
  同时,多了几辆大板车,上面载满了一只只大箱子。
  
  ……
  
  百官下朝,纷纷找到中书省同僚,打听消息。
  
  “近距离观察朱四郎学生,感觉如何?”
  
  “何止观察,我还旁敲侧击和这些孩子说了几句话,很优秀,四书五经虽然还没有学完,但学过的,学的很扎实。”
  
  “据其中一个小孩无意间说漏嘴,他们每天五更天后,就会在村子里徒步晨诵,咱们家,谁家孩子能做到这般?”
  
  “我们中书省,已经决定,此事之后,向朱四郎学习他那种数术法子,的确很便捷。”
  
  ……
  
  随后数日。
  
  各部一一被督查。
  
  虽然有御史台的前车之鉴。
  
  可总有人认为,自己可以侥幸。
  
  落网的官员不断出现。
  
  金陵百姓纷纷拍手叫好。
  
  “到今天为止,朱秀才抓了多少个大官了?”
  
  “十八个!”
  
  “光三品大员,就四个了!”
  
  ……
  
  又一日伊始,据张榜日,只剩三天时,街面渐渐热闹起来,相熟的百姓见面后,打招呼不问吃了吗?吃了什么?
  
  纷纷讨论又抓了几个官员。
  
  “让开!让开!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百姓目视风驰电掣,疾驰而过的斥候,纷纷狐疑议论时。
  
  皇宫内。
  
  上至朱元璋,下至文武百官,顿时被斥候带回的消息所惊动。
  
  “辽东八百里加急,高丽遣使称臣纳贡!高丽遣使称臣纳贡!”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