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大宋文豪 > 第224章 来解围的梅尧臣

第224章 来解围的梅尧臣

第224章 来解围的梅尧臣 (第2/2页)

“建州团茶。”
  
  欧阳修抬了抬下巴颏,看着下首的晏几道,说着:“还得是丁晋公会喝啊,这一块茶饼不便宜吧?”
  
  丁晋公指的就是真宗朝的宰执丁谓,建州团茶这种小茶饼,正是始制于丁谓任福建转运使之时,最初是专供禁中饮用的,后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可饮用的人群在仁宗朝开始逐步扩散。
  
  而建州团茶也是有等级的,虽然都统称“大小龙凤团茶”,但其实里面的说法很多。
  
  团茶依据采制的时间、场地、芽状和品位,分很多档,学名叫“纲次”,有细色五纲、粗色七纲,细色五纲并列有各纲品名和入贡数,粗色七纲未列品名,仅分纲列入贡数,而除了这些官焙,民间还有私焙。
  
  “没什么便不便宜的,能入得欧阳公的口,自然是这些茶饼的荣幸。”晏几道莞尔道。
  
  晏殊当了这么多年宰执,如今刚刚去世,人情冷暖当然是有,但要说晏几道的生活水平马上就大跌一截,那也不可能。
  
  现在的晏几道,依然维持着他贵公子的生活,只是身边的有些人,可能刻意开始跟他保持距离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次晏几道出钱举办青松社聚会的事情,晏几道虽然必定可以恩荫入仕,但他也有结识一些青年才俊,拓展自己朋友圈的意图。
  
  而欧阳修也很给晏几道面子,从座次里就可以看出来,晏几道是这些年轻人里,位置最靠近欧阳修的原因也简单,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喜欢提携后辈,诸如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年轻时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了重用,甚至富弼还成了晏殊的女婿,而晏殊更是欧阳修那一年科举的主考官。
  
  故而晏殊虽然离世了,但这份恩情,欧阳修还是认的,并且要报偿在晏几道身上。
  
  “好茶!”欧阳修率先端起茶盏,轻嗅茶香,浅啜一口,赞道,“清风楼这龙团,火候、点注都恰到好处,诸位请用。”
  
  众人纷纷举盏品茗,气氛轻松融洽。
  
  陆北顾也依样而为,感受着这大宋顶级文士圈子的雅致日常,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这里不是学校,不是考场,确实不能绷得太紧,否则反倒显得格格不入。
  
  “今日之会,可类昔年西京乎?”梅尧臣笑着问道。
  
  “当然。”
  
  欧阳修哈哈大笑。
  
  这段对话是有典故的,欧阳修的作风跟赵抃、宋庠这些严正古板的传统士大夫不太一样,属于那种比较会享受的,而他的这种作风的来源就是刚进入仕途时遇到的上官,西京留守钱惟演。
  
  钱惟演是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出身极高,当时欧阳修、梅尧臣都在他手下任职,而钱惟演对这些青年才俊特别的好,不仅不让他们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们吃喝玩乐放松心情,更好地进行文学创作。
  
  有一次,欧阳修和梅尧臣等人离开洛阳去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不久之后钱惟演的使者就赶到了,还带来了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洛阳衙署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正是在钱惟演的这种支持下,欧阳修和梅尧臣等人开始琢磨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
  
  宋代古文运动的根子,就在这段经历上面。
  
  所以,欧阳修也从不掩饰自己宴饮行乐,活在当下的作风,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正是在这种心态下诞生的产物。
  
  品完茶,又给每人端上来了点心蜜饯,点心是小巧玲珑的“滴酥鲍螺”,也就是一种由奶酥制成的螺形点心,被堆迭成了塔状。
  
  最后,为每人案头添置了文房四宝,这是为稍后可能即兴赋诗或题字准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