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庙堂派系 (第1/2页)
“那弹劾之后,结果如何?”
“大抵是两败俱伤。”
赵抃叹了口气,他平常自然不会跟别人说这些事情,今天是话题聊到这里了,心中也确实郁结,于是便一吐为快了。
“范镇不顾公议,一味暗中论列,营救陈执中,上惑圣听,又不建议马上立储。如今朝廷任命范镇知谏院,御史台是持风宪之地,彼此趋向各异,难以共处所以我上疏官家,请求外调,范镇也在请求外调。”
陆北顾一怔,自己刚到开封,老师就要再次调走了吗?
“在大宋,文官频繁调任是常事,以后你就知道了。”
赵抃看出了陆北顾的心思,说道。
“一定会外调吗?”陆北顾问道。
“也不一定。”赵抃又道,“现在御史台和谏院都在弹劾枢密使王德用,王德用是个识趣的人,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他不可能再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待了,应该过不多久就会卸任后面若是枢密副使王尧臣升任枢密使的话,那枢密副使的位置就会空出来。而能接任枢密副使的人选寥寥无几,王中丞算一个,若是王中丞升任枢密副使,范师道接任御史中丞,为师就不用走。”
赵抃的这段话,信息量极其密集,而且里面未言明的弯弯绕绕极多。
陆北顾略做思考,大概明白了过来。
王德用,是那位太宗心腹、真宗朝“名将”王超的儿子,嗯,就是在澶渊之战里,手握重兵在河北挂机的那位。
不过王德用比王超勇猛得多,属于是那种真刀真枪杀出来的资历老将,极得军心。
陆北顾听吕惠卿他们路上讲过,王德用被拔擢为枢密使的唯一原因,就是仁宗用他来明面上压狄青一头,堵上文官们的嘴。
但王德用跟狄青不一样,早就有了隐退之心。
而现在看来,王德用经历了仁宗病重的时候,宰执们绕过他和狄青,拉着枢密副使王尧臣开闭门会的事情后,早就心寒了。
而御史台和谏院虽然有矛盾,但属于是内部矛盾,一旦涉及到文官集团整体利益,马上又一致对外弹劾王德用了。
王德用之所以现在还在枢密使的位置上待着,陆北顾估计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仁宗要面子,另一方面是怕庙堂失衡。
——王德用和狄青,都是仁宗力排众议,拔擢上来当枢密使的,如今先后被文官弹劾,若都是一遭弹劾就马上贬谪,仁宗的面子往哪放?
不要小瞧“面子”这种东西在庙堂中的意义,对于仁宗而言,“面子”就是权威,权威丢了,操控庙堂可就难了。
而王德用卸任枢密使之后,若是如赵抃推演的一样,枢密副使王尧臣升任枢密使,对于仁宗来讲,各方面的后果可能都是灾难性的。
陆北顾蹙眉沉思片刻,说道:“那老师恐怕要调任了。”
“何出此言?”赵抃有些惊讶于陆北顾的反应速度。
“学生不太懂庙堂之事,但学生觉得,什么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人事.总不能两府相公全是天圣五年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