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竟然不许 (第1/2页)
吏部。
文选郎张四维看向中书门下五房派来的宋之韩,心中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但是他很快抚平了这股情绪,热情的迎接了宋之韩。
没办法,宋之韩和他同属高拱门下,派遣宋之韩来吏部,也是内阁首辅高拱的意志。
会推阁臣候补,原本是由吏部主持的。
吏部尚书、侍郎一般也是候选人,所以为了避嫌,这项工作的主持工作一般交给文选郎来操持。
这也是文选郎的一项重要权利。
当然,文选郎做的就是一些秘书工作,真正决定会推名单的,还是六部的尚书侍郎、和九卿衙门的主官们,也就是大小九卿们。
但也不能小看这个秘书工作。
组织安排,这也是很出彩的事情。
大小九卿,既是会推阁臣的推举人,同时也是候选人。
下一位阁臣的,大概就是从这个名单上产生的。
文选郎忙前忙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且将会推工作组织好,也能给大小九卿重臣和未来阁老留一个好印象,日后再升迁的时候就没有阻碍了。
这原本是独属于文选郎的权力。
但是宋之韩的到来,就分润了这份权力。
除了分润权力之外,大小九卿廷推是闭门会议。
内阁想要知道会议的详情,文选郎是个很好的消息渠道。
现在内阁又派了宋之韩来监督,宋之韩本身就是中书门下五房的人,等于内阁亲自派了眼线,那文选郎的消息渠道优势也荡然无存。
如果不是因为宋之韩和自己是同党,张四维都要给他穿小鞋了。
想到这里,张四维越发焦虑。
宋之韩成为吏房主司之后,在高拱身边日夜贴身“伺候”,如今高拱派人去六部九卿衙门办事,都是宋之韩出马代行高拱的意志。
结果就是原本名声不显的宋之韩,在派系内的名望已经大过了自己这个选郎。
文选郎的权力,也就是在授官、考核的时候。
如今内阁也有了七品以下官员任免权,这项权力苏泽全权交给了吏房,也就是宋之韩手里。
内阁本身又对考核有一锤定音的权力,这样一来,这个中书门下五房吏房主司的权力,其实和张四维这文选郎的权力差不多了。
而宋之韩在高拱身边贴身办公,谁更亲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这也让张四维心里难受。
其实高拱首先是属意自己的。
但是张四维不甘心在苏泽名下办事,主动拒绝了这个机会。
现在搞得宋之韩这个庶吉士都不是的家伙,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怨恨归怨恨,但是张四维还是按照圣旨要求,组织了第一次递补阁臣的会推。
其实如今京师有资格候补阁臣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呼声最高的,自然就是吏部尚书杨思忠,通政使李一元,鸿胪寺卿王世贞了。
上一次增补阁臣的时候,三人就是入围人选,这次会推的结果也没什么变化。
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是素来在大小九卿中没有什么存在感,一心等着养老致仕的刑部尚书毛凯,突然发言质疑吏部尚书杨思忠的候选资格。
按照毛凯的说法,会推本就是吏部主持,那吏部尚书杨思忠名列其中,岂不是吏部自己推荐自己?
此事自然引起了很多官员的反对,和杨思忠相交甚好的官员跳出来,主张廷推并非吏部之责,只不过是在吏部进行的,如果因此吏部尚书都不能候选,那谁还愿意当这个吏部尚书?
对于这些,张四维心中明镜一样。
刑部尚书毛凯一向不问事,这次这次跳出来的,应该是为了李一元。
李一元担任刑部侍郎的时候,和毛凯关系很好,如今毛凯来阻挡杨思忠入阁,自然是为了帮助李一元。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杨思忠主动提出来,将自己的名字列入到会推名单最后一名,这件事才算是作罢。
会推名单上只有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的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
名字越靠前,表示在九卿廷推中得到的支持越多。
当然,皇帝很多时候也不一定会尊重九卿的意见,最终皇帝点谁,全看皇帝本人的心意。
杨思忠大概也是不在意名次先后的。
会推名单送到内阁,科道在确定会推名单上的人选没有重大丑闻之后,再由内阁用印送到宫中。
增补阁臣事关重大,这次苏泽亲自带着公文,来到了内廷。
走进司礼监,今日是司礼监秉笔张诚轮值。
见到苏泽,张诚起身迎接道:
“有劳苏检正亲自送的奏疏,是会推结果出来了吗?”
苏泽点头,将内阁用印后的会推文书举起来说道:
“九卿会推已经结束,内阁那边也已经用印,请张公公过目。”
张诚连忙说道:
“会推阁臣这等大事,吾等侍奉之臣岂敢染指!还请苏检正辛苦一下,送到陛下那边。”
隆庆朝对于太监权力十分限制,在继位初期隆庆皇帝就撤回了很多镇守太监,也不让内廷干预外廷事务。
张诚是最晚入司礼监的,自然只有更加的谨慎。
张诚虽然晚入,但是在外朝口碑最好。
他执掌内帑之后,先是抓出了几个内承运库的蛀虫,通过立威控制住了内承运库。
如今的内帑丰盈,张诚执掌内帑之后又做了不少开源节流的事情,内廷外朝都以为能。
只有张诚知道,他这些这些理财之名,大半都是苏泽的功劳。
当年他在莱州担任市舶司太监,虽然张诚是主持铸币的,但是铸币的方案和技术都是苏泽提供的。
入司礼监以来,张诚也通过胖鸽子和苏泽密信往来,苏泽也给他了很多有关内帑的建议,几项改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当然,太监结交外臣是犯忌讳的事情,张诚和苏泽的往来也是私下的,两人当面还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规则上不允许,但是内廷实权太监和外廷结交也是默认的潜规则了。
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冯保,和次辅张居正的关系就不清不楚。
本朝的司礼监,是没有资格在增补阁臣的事务上发言的。
司礼监如此谨慎,苏泽只能说道:“那还是要烦请张公公引路了。”
“苏检正请。”
苏泽跟着张诚,一路来到了皇帝的寝宫之前。
张诚先入寝宫通传,接着苏泽应招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