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宝琴:史官记你一笔 (第1/2页)
顺着山路走了约百余步,楚延来到山脊上,前面便是凸碧山庄,乃是一座敞厅式房子,前面有宽阔平台,敞厅四周有美人靠。
站在敞厅前往下看,恰好能看到大观园正殿前两座飞楼的屋顶,一览大半个园子风景。
楚延上到山庄时,见到身姿绰约、尚有几分稚气的宝琴,正站在山庄围幕后,跟里边的人在争辩什么。
宝琴未曾察觉他来了,可她身边的小螺,和看守此施工地方的几个小太监,却早已发现。
宝钗心下一惊,听出她是在与围幕后的男人交谈,飞快看一眼楚延后,忙笑着喊她:“琴妹妹,皇上驾临,还不快些来迎?”
宝琴扭头一看,见到楚延后,她那张眉眼精致的小脸顿时展露笑颜,让楚延隔着三丈远都能看到她那双漂亮可爱的月牙眼,和两腮上的小梨涡,真真是一笑惹人爱。
“陛下怎么来了?”宝琴撇下围幕后的人,欢天喜地的迎过来。
楚延笑道:“我来瞧瞧琴妹妹新家盖得怎么样了。”说着,伸手一拉,将宝琴拥入怀中,片刻后才松开手。
宝琴脸上红了,却仍旧笑道:“他们说要盖两个月才好,我正跟……”
宝琴伸手指着刚才她站的地方,说到这后,才猛然醒悟过来,小脸唰的涨红,低下头去慌忙解释:“陛下,我才刚跟画图的赵老先生聊房屋布置,本想着之后才跟陛下说的……”
宝钗也有些担心。
虽说是大庭广众下,有小太监和跟随的丫鬟婆子看着,也隔着围幕,可到底是跟男人交谈了,有些不合规矩。
宝钗忙怪责她道:“你从小跟随父母走南闯北,见多了人和事,也将男女大防看轻了去,你有什么想改的,吩咐太监们去告诉他们就好,何必跟外人亲自谈?”
宝琴低着头,乖巧的小声道:“陛下,姐姐,我知道自己错了,望陛下恕罪。”
楚延笑起来:“这句话我近来听几次了,刚才薛夫人穿着抹胸闯进屋里,也跟我求恕她罪。”
宝钗闻言,顿时脸上飞红,羞着默不作声,心中暗道,原来母亲是意外撞见陛下,才闹出那些事来。
宝琴却诧异抬头,眼神不解的看向皇上,不知他为何故意提起伯母的这个丑事,还是当着她与宝姐姐说。
陛下定有谋划!
楚延又拉起她小手:“隔着围幕跟男人说话也没什么,来,我跟你去继续和他们聊,你要盖什么样的房子?”
才提起香韵事,又转而宠爱她,宝琴眼神幽怨,只得跟上他脚步,来到围幕旁,继续跟里边画图的人说她的一些巧思。
楚延和宝钗一旁听着,不免相视一笑,难怪她要和人争论,原来宝琴见过许多外国的房子,也想盖一座有别于汉人风格的院子。
见争论不下,楚延又让围幕内的人退出避开,他带着宝钗宝琴进入工地内现场看过,再一番商议,总算定下了最终图纸。
宝琴笑道:“再回园子里住时,就能搬进山庄里住了。”
见她满是高兴的样子,宝钗也笑道:“从家里搬到这儿来住,妹妹也是出嫁了,有自己房子,再不必跟我混住一起。”
宝琴脸上一红,下意识看向楚延。
她这番心思,想来姐姐和皇上都看出来了:
对这凸碧山庄,起初她是不甚在意的,后来楚延许她随意修盖房子,她来亲自看望后,便喜欢上了这儿。
小时候她和父母在外漂泊多年,居无定所,对家乡也没多少怀念。
等稍大些,父亲病逝,母亲留在老家,她来京城准备嫁人,原本就是要安定下来,从此相夫教子。
如今有幸被皇上垂青,纳入后宫,封为妃子,又在大观园和大明宫分别赐予她一栋房屋,她自然是就此安心住下。
“琴妹妹。”
楚延拉起她手,笑道:“有好些日子没跟你和你姐姐吃饭,今晚去你家里坐下后再慢慢吃喝。”
宝琴应下,又奇怪道:“既是回家,怎么是往东走?”
宝钗道:“不是蘅芜苑,是我娘住的地方。”
宝琴吃惊道:“今晚跟伯母一块吃饭?”说着,她看向楚延,大约猜出陛下的一些心思,眼神又多出几分幽怨来。
楚延只是笑着。
一路无话,很快三人出了大观园,走过一处拐角后,来到了薛姨妈如今住的地方。
这里靠近两府中间的私巷,有小门进出,且与大观园只隔着一道墙。
“妾王氏恭迎陛下!”
薛姨妈闻讯出来迎驾,与众多薛家丫鬟婆子跪下,弯下腰肢伏低身子迎接。
楚延居高临下,再次看到了跪地的薛姨妈那丰腴圆润的身段,尽管穿着宽松的衣裙,仍能看到她两边圆润臀在裙内的优美形状。
如熟透的桃。
妇人之丰腴成熟身段,与少女之丰润,又截然不同,臀儿其大,其美,其圆润宽厚,肉波荡漾之景,更是少女所难及。
楚延竟是出神片刻,才点头笑道:“起来罢。今日是朕第一次来你家中做客,下次来时不必再行大礼。”
薛姨妈与一众丫头婆子磕头谢恩后,方才起身。
宝钗含笑道:“陛下宽仁,平日里的诸多礼节都为我们免去了,琴妹妹也常跟我说,去养心堂没什么规矩。”
楚延一笑,拉着宝琴,顺道拉上宝钗的手,携姐妹二人进屋去。
宝钗跟着他进去,一路上皇帝只牵着琴妹妹的手,到家门前时,才牵她手,照顾她面子。
进屋后,分主次落座,楚延跟宝钗宝琴聊天,薛姨妈则是张罗着今晚酒菜。
“夫人,你叫人将桌椅搬进去罢。”
楚延跟薛姨妈说道:“朕吩咐人去运冰块来了,今晚我们在屋里喝酒。”
薛姨妈又是一副吃惊的神情,丰润白皙的脸上也有些红了,不敢说什么,忙吩咐婆子将桌椅搬进去。
楚延又说道:“将桌子靠近软塌,等会宝姑娘为朕倒酒也方便。”
薛家的软塌虽不如养心堂的宽敞,却也能并排坐下三人,只是宝钗、宝琴、薛姨妈等,都从前面种种迹象猜出些什么,如今楚延再说坐软塌,越发坐实她们心中所想。
一刻钟后,饭菜摆上,楠木圆桌摆在软塌前,设三张椅子,两个装了冰块的木箱被放置在屋内角落,楚延,薛夫人,宝钗,宝琴进屋后,丫头们退出房外,并将门关上,好让屋内凉快些。
只是……
门一经关上,薛夫人的心也不由得一跳,在灯光映照下的脸颊越发晕红。
“坐罢。”
楚延坐上软塌,笑道:“你们谁来给朕倒酒?”
他身旁有两个位置,来一个,或来两个,都随她们定,是宝钗来倒酒,还是宝琴,亦或者是夫人来倒,也由她们来定。
可“司马昭”之心,却是路人皆知矣。
“陛下!”
宝琴只喊了他一声,并不往下说,只是用她那月牙眼,以一种幽怨、无奈、娇嗔的眼神看着他。
宝钗本打算默不作声,见她这样,才拉了拉她衣角:“妹妹坐罢。”
宝琴看了看姐姐,再看向已低头不敢应声的夫人,再看向笑着的皇上,只得嘟囔两声,不甘心的坐下了。
“我来为陛下倒酒。”宝钗温顺的坐到楚延左手边,看向夫人,见她在宝琴身边坐下,皇帝并未动怒,方才心中稍定。
皇帝或许只是戏弄她们。
宝钗斟酒后,楚延举起杯先一饮而尽,与她们聊了几句,便说道:“今日小宴,没有那击鼓传花的酒令可顽耍,夫人也不善诗词,不如我们轮流来说一个地狱笑话,如此喝酒才有乐趣。”
“地狱笑话?”宝琴顿时好奇,忙问是什么。
宝钗也疑惑,地狱怎么跟笑话联在一块了?
楚延笑道:“我先说一个,你们听了就知道。”
看一眼面上仍有羞色、鬓发如云的薛夫人,才说道:“有一棺材铺老板街边吆喝:‘半截棺材,半截棺材,买一送一’,路人听了训斥道:‘谁家死人是要买两副半截棺材的?’老板答曰:‘前日李宅失火,老爷子烧成两截,在我处定制了两副,一半装着脑袋,一半装着屁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