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好好活 (第2/2页)
花猫会意,笑着将秦旭往外引。秦旭刚要推辞,却被架不住花猫力气,半推半就地架出了门。巷口面摊的蒸汽在晨光中氤氲,却掩不住花猫眼底闪过的那丝算计。
花猫呼噜噜吸着面条,汤汁溅在衣襟上也浑不在意:“秦二爷,下午大槐树底下有场斗鸡,去耍两把?”
秦旭捧着面碗的手微微一抖,碗里的面汤晃出几滴。他强笑道:“不了不了,这点钱还得紧着过日子呢。”说着三两口扒完面条,起身拱手,“您慢用,我先告辞了。”
出了面摊,秦旭脚步轻快地往集市走去。阳光照在青石板路上,他忽然觉得这寻常街景格外明亮。
米铺前,他挑了一担新米;肉案旁,选了块后腿肉;菜摊上挑了些蔬菜,他又叫人往家送了两筐煤块。
“统共才花了五块大洋”秦旭拍了拍着口袋,心里盘算着。沉甸甸的银元拍在腿上发出悦耳的声响,这踏实过日子的滋味,可比从前死要面子活受罪强多了。
陆嘉衍刚踏入学堂大门,就被飞奔而来的小宝拦住了去路。少年举着成绩单,眼睛亮晶晶的:“师傅您看!先生给的评语!”
接过成绩单细看,陆嘉衍嘴角泛起笑意:“不错,照这个劲头,明年就能送你去军营历练了。”他俯身凑近小宝耳边,“半年实操后,我再想法子保荐你去讲武堂。”
“当真?”小宝一蹦老高,崭新的布鞋在青石板上踏出清脆的声响,“我要当军官啦!”这声欢呼引得路过的学子纷纷侧目。
陆嘉衍忍俊不禁:“今日放学为师请你吃饭。”
“我要吃烧羊肉!”小宝拽着他的衣袖摇晃,“还要去广和楼听戏,听说新排的《杨六郎》可精彩了!”
“好,好。”陆嘉衍轻抚少年发顶,“我去同二公子打个招呼,定个前排的座儿。现在快去上课,仔细先生罚你。”
望着小宝蹦跳远去的背影,陆嘉衍想起新组的戏班。眼下虽能借别家名角搭台演出,终究缺个撑场面的台柱子。
红豆馆主与二公子虽是票友中的翘楚,到底比不得科班出身的红角。这寻访名角的事,只有靠他们俩了,现在火爆全是因为戏文写的好。
陆嘉衍在报社与诸多文人阐明新戏宗旨后,文坛顿时掀起波澜。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投书,有的献上修改意见,有的撰文盛赞新戏“振民族之魂,扬抵御外侮之正气”。
更有尖锐者将筹安会的文章批得体无完肤——那些鼓吹君主立宪的言论,细究起来不过是为复辟帝制张目。随着舆论发酵,越来越多人开始看清其中端倪。
“混账东西!叫他立刻滚回来!”某处深宅大院里,一位身着戎装的老者将报纸摔在桌上,“写戏文骂到亲爹头上,反了他了!”
身旁的军官小心翼翼地拾起报纸:“大帅息怒,二公子这戏文跟您无关,明明是大公子今日送来这报纸胡说。当务之急,是罗厅长递辞呈这事。”
“少跟我打岔!叫他回来,我当面问。”老者一摆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