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开设戏班 (第1/2页)
陆嘉衍今日之约,意在结盟。世事如潮,当急则急,该缓则缓。钱财固然紧缺,但人才更需细琢。他所求之倚仗,非是陈腐旧势,而是方兴未艾的新生力量。
“少爷,溥爷和袁公子到了。”小龙在门外,声音压得极低,轻声通报着。
陆嘉衍听闻,随手掐灭手中的烟头,抬手仔细整了整灰布长衫的立领,这才迈着沉稳的步伐出门迎接两位贵客。
客厅之中,红豆馆主正闲适地坐着,修长的手指有节奏地轻叩着黄花梨茶几,嘴里悠悠地哼着《长生殿》里的一段曲调。他今日身着一件月白色杭绸长衫,质地轻柔的布料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而一旁的袁公子,则是一身剪裁极为考究的西装,金丝眼镜后的那双桃花眼,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整个院子,眼神中透着几分锐利与好奇。
“劳二位久等了。”陆嘉衍快步迎上前去,双手抱拳,恭敬地作揖行礼。
二位先生赶忙起身还礼,一番寒暄过后,各自在座位上坐定。红豆馆主微微屈指,叩击着紫檀椅背,手上的玉扳指碰撞间,发出清越的声响,他开口问道:“陆先生,怎么突然想到要开个戏班子呢?之前听闻你一心想办的,可是育人读书之事啊。”
陆嘉衍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后说道:“育人,实则就是为了开启民智。二位在这城中的影响力,我也就无需多言了。不知二位可听见外面报童的声音了?”
话音刚落,远处便隐隐传来报童清脆的叫卖声:“号外号外!青岛问题最新交涉!东洋人步步紧逼,代表团议题成疑。”
陆嘉衍目光从两位贵客脸上轻轻掠过,手上漫不经心地拨弄着茶碗中浮起的嫩芽,缓缓说道:
“社会舆论,需要正确引导。报刊虽说能发挥作用,可受众大多是读书人。但对广大社会大众而言,吃饱饭固然是头等大事,如今,很多人不识字,难以从报刊获取信息。唯有说书和戏文,能让他们知晓局势,明白该如何去做。所以,今日特来恳请二位相助。”
“《论通俗文艺与国民性改造》,刊登在京都晚报上的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吧?”袁公子突然发问。
红豆馆主脸色微微一沉,带着几分警惕问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大概明白了。你还是想借助舆论的力量,你究竟打算做什么?”
陆嘉衍神色坦然,目光坚定地回应:“我想让老百姓清楚地认识到,洋人靠不住,尤其是东洋人!得让大家分清主次。我打算借戏文传唱的方式,让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另外,我还计划在三地开办扫盲班,只教授识字和算数。招收的对象,主要是天桥上乞讨的孩子,还有那些从人贩子手里解救出来的孩子。至于办戏班子,也是想着给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一条生路,能有口饭吃,也算是我做件积德的事。”
红豆馆主闻言,赶忙拱手作礼,略带歉意地说道:“倒是我多虑了。戏文方面,我俩仔细斟酌一番便是。只是这戏班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