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小说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17章:怎么才能打进长安?

第317章:怎么才能打进长安?

第317章:怎么才能打进长安? (第1/2页)

一场大胜。
  
  让洛阳被封锁的局面得以缓解。
  
  就目前来说,战争一直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没有对百姓造成太大的困扰。
  
  李承乾跟李世民双方都有所节制。
  
  毕竟不管是谁赢了,这些百姓都还是自己的百姓。
  
  洛阳宫城内。
  
  得到消息的李承乾,正在跟太子妃苏玉儿一同晚膳。
  
  自从苏玉儿抵达洛阳后,后宫这块,李承乾就基本上没管过了。
  
  “恭喜殿下。”
  
  苏玉儿笑着说道。
  
  李承乾回道:“仅仅只是个开始,倒也不必太过高兴。”
  
  “李靖没这么简单对付,父皇也没有。”
  
  对手可是千古一帝,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不是说火炮在手,就一定能横推的。
  
  李承乾也想带着这一百二十门火炮,直取长安,自玄武门进。
  
  然而实际情况来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是弹药供应方面。
  
  即便是一直在全力生产,火弹的数目不足三千发。
  
  且这些火炮的承载也是个问题。
  
  在锻造技术上,总是有些缺陷的,也不可能说一下子跳过大发展。
  
  之所以要造一百二十门火炮,是因为以如今的技术,一门火炮的寿命,也就是在二十发左右。
  
  这里面涉及到气密的问题。
  
  二十发火炮后,就会很容易出现火炮炸膛的风险。
  
  再说路程。
  
  洛阳至长安,快马加鞭,也就一天一夜的功夫。
  
  这是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
  
  行军就完全不同了。
  
  洛阳西进,须经五重关卡。
  
  第一关虎牢,第二关函谷,第三关潼关,第四关蒲津,第五关武关。
  
  虎牢控嵩山北麓,扼守中原西进之咽喉。
  
  但真正的天险,是函谷关东端的崤函古道。
  
  此处道路狭窄,两侧悬崖如刀削,最窄处仅容单车通行。
  
  函谷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当年孟尝君夜闯函谷关,正是此处。
  
  如果李承乾带着大军,强行推进长安。
  
  那么这路上的五道关卡,就是真正的拦路虎。
  
  且就算是破五关斩六将,最后抵达了长安城。
  
  怎么轰开长安,也是个问题。
  
  长安的外城墙,可不是火炮随便就能轰踏的。
  
  单单纵深,就有十多米厚。
  
  哪怕是三千发火炮全部打过去,都不见得能够轰塌下去。
  
  轰城门可以。
  
  然而李世民那边,必然是有了足够的准备,当初李承乾攻打辽东城的时候,就是轰碎城门。
  
  这个事情,李世民不可能不防。
  
  而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攻下长安。
  
  那最后等待李承乾的,只能是一败涂地。
  
  所以李承乾不可能孤注一掷,强攻长安。
  
  以洛阳为根基,辽东为后援,步步为营,逐渐发育,才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这便是高筑墙。
  
  在搞军备经济这块,李承乾自然是更有信心。
  
  大多数百姓都奔着洛阳来讨生活,因为他们看到,在洛阳才能赚到钱,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人口。
  
  没有人,能成什么事。
  
  这便是广积粮。
  
  那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呢。
  
  反正都已经起兵造反了,干嘛还要去跟李世民争名声。
  
  因为李承乾不称帝,那他就是太子。
  
  哪怕是已经被废了,在天下百姓,世家贵族,读书人的心里,他还是太子。
  
  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场父子战争,而非改朝换代的战争,战争的程度,会被限制在一个范围内。
  
  最主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只会对李承乾越来越有力。
  
  因为大唐总是需要未来的继承人。
  
  李世民再厉害,总会老去。
  
  这个新生的王朝,需要新的继承者。
  
  面对皇帝这么大的优势,还能维持不败的太子,难道不是这个王朝最优秀的继承人吗。
  
  时间一长,大家的心思都会发生变化。
  
  况且随着洛阳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也会逐渐意识到,如果让太子继承大唐,是否会让大唐迈向更好的未来。
  
  这就是缓称王。
  
  倘若李承乾强攻长安,那才是脑子进了水,把大好的局面全都败坏。
  
  须知李世民即便是整二十万大军,都不可能说短时间内,就能把东都洛阳拿下来。
  
  加上火炮驻守。
  
  莫说二十万,就是五十万,一百万大军,那都白搭。
  
  ——
  
  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高踞龙椅。
  
  下首坐着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魏征四人。
  
  “陛下。”
  
  长孙无忌微微拱手:“霹雳火既成,当下之急,便是谋议如何用之对抗太子,以挽今日之局。”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投向房玄龄,问道:“房卿向来足智多谋,又深通兵法,依汝之见,这霹雳火当如何部署?”
  
  房玄龄沉吟片刻说道:“陛下,霹雳火威力绝伦,堪为震慑敌军之要害利器。太子拥兵自重,凭火炮之利屡战屡胜,士气正盛。我军若善用霹雳火,必能挫其锋芒。”
  
  “臣以为,可于潼关、虎牢关等战略要地暗中布下此火,待太子大军来犯,出其不意,痛击之。”
  
  褚遂良闻言,当即附和道:“陛下,房相所言极是。然霹雳火之施用,需慎之又慎,切不可轻易泄其威力与数量。臣建言,敌军来攻时,先以少许霹雳火试探,观太子军之应对,再伺机而动,逐步扩大战果。”
  
  李世民微微蹙眉:“逆子心思缜密,麾下又有苏定方、薛仁贵等良将,我军若贸然行事,恐为其所察。”
  
  “无忌,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可施声东击西之策。一面佯于潼关增兵防守,诱太子军主力来攻。”
  
  “另暗中遣精锐之士,携霹雳火,绕道突袭太子军侧翼或后方,乱其阵脚。待其阵形大乱,我军再自正面发起总攻,必能大获全胜。”
  
  略微停顿后,长孙无忌再次建议道:“陛下,或可将这霹雳火研制成功一事,昭告天下。”
  
  “太子军仰仗火器之威,军心正盛。若此时将我军也有霹雳火之事传扬出去,定能令其军心大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